close


「你朋友圈的平均水平,就是你的水平」。

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成年人的社交智慧,在於辨明身邊的「朱者」和「墨者」,並對這五類人敬而遠之。

1、道德綁架的人

人性都有貪婪的一面,有些人總把別人對自己的好當成理所應當,甚至做出恩將仇報的行為。

電視劇《都挺好》里的蘇家舅舅從小受姐姐疼愛,在他心中,姐姐給他花錢是理所當然的。後來,蘇明玉翻看母親生前的賬本,發現這些年舅舅家共欠蘇家20萬元。面對這一事實,蘇家舅舅還狡辯說:「記賬歸記賬,可是沒說過要我還這筆錢啊。」

喜歡道德綁架的人,骨子裡大多透着自私,凡事不為他人着想,不懂得感恩。

俗話說:

「斗米養恩,擔米養仇。」

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才是本分。

行善是一種美德,但善良有尺,忍讓有度。

別把善良給了不知感恩的人,別把忍讓給了道德綁架的人。

2、趨炎附勢的人

《增廣賢文》中有句話:

「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親戚尚且如此,更何況他人?

趨炎附勢的人關心的是你的收入,在乎的是你的社會地位,和你的親疏不是看情分,而是看境遇。

在這些人眼中,周圍的人只分為兩種:一種是墊腳石,一種是絆腳石。

當你風光無限時,他阿諛奉承,想來分一杯羹;當你落入低谷時,他事不關心高高掛起。

如果有一個人因為你的地位和金錢接近你,切勿養虎為患,否則只會傷到自己。

3、觸犯禮數的人

禮數是交往的基本禮儀,是維護關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現如今,很多年輕人害怕走親戚。因為一遇到親戚,多半會被問到有關婚姻、工作等方面的問題。問一圈下來,好像經歷了一次人口普查。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願被他人涉足的角落,哪怕對方的出發點再好,彼此的關係再熟,也難免會令人尷尬,甚至還會對人造成傷害。

正如小品《一句話的事兒》里說的那樣:

「一句話能成事兒,一句話能壞事兒,一句話能產生一個和諧的社會」。

一個懂禮數的人,說話有分寸,與之交談如沐春風。

因為他懂得人際交往的規矩,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尊重彼此,做到禮數,是為人處世極為重要的修養。

4、搬弄是非的人

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

有些人喜歡將道聽途說的消息,配上自己的「加工」到處傳播,捕風捉影、以訛傳訛。

其實,這是一種極不自信的表現。

愛搬弄是非的人,往往自身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只是通過這種方式加以掩蓋罷了。

與其在別人面前閒言碎語,不如沉下心來,多察自身,多思己過。

只有正視自我,做真實的自己,心靈才會更加清明,才會閒談莫論人非。

5、言而無信的人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

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

舉個例子:

人際交往中但凡涉及金錢,關係就會變得異常複雜。因為這其中包含金錢賬、人情賬等,一旦過而不還,再好的關係也會因此灰飛煙滅。

墨子曾說: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

與人交往,貴在言而有信,否則就像破碎的鏡子,裡面的自己會面目全非。

遠離背信的人,成為靠譜的人,你的人脈才會愈加豐富。

來源:人民論壇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