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華人資訊網出品
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編輯:Schnappi
【編者按】
2022年3月3日傍晚,皇后區艾姆赫斯特醫院門口聚集了數十名群眾,他們來自紐約的各個區和多個族群,有着不同的膚色,說着不同的語言,他們手捧鮮花或者蠟燭,默默祈禱,為馬桂英送行。

馬桂英去世 這是紐約兩月來遭遇攻擊死去的第四位亞裔受害者
文:紐約華人資訊網特約記者 Immanuel
本文與非營利調查新聞編輯室「信息正義(Information Justice)」聯合發表
62歲的馬桂英來自遼寧,她和她的丈夫高占新在四年前來到紐約,正計劃回國的時候遇到疫情滯留在美國。高占新以在餐廳打工和幫人清洗抽油煙機賺取生活費,馬桂英則做一些雜活補貼家用。
據警方的通報,11月26日早,馬桂英在科羅娜38大道交97街家門口的街道上打掃衛生的時候與一個西語裔的流浪漢,33歲的佩雷斯 「發生口角」 ,隨即被對方用石頭砸在右側頭頂,昏倒在地。佩雷斯以B級重罪一級攻擊罪、D級重罪二級攻擊罪和非法持有武器罪被檢方起訴,但當時兩個語言不通的人究竟發生了什麼 「口角」 也再難以查證,佩雷斯聲稱馬桂英影響到他的休息,他的行為也沒有被檢控為 「仇恨犯罪」 。




民眾手捧鮮花,站在醫院牆邊為馬桂英送行。| 攝:Immanuel
「我一直在等她醒來,一直想要幫她做翻譯,幫她留下證據,我想知道那天早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等不到這一天了。」義工李安手捧寫着「馬桂英安息」的牌子,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她拍了馬桂英在病床上的照片並且把它發到了網上,她說她知道這是不應該的,但她又想要留下這個證據,想要行兇者得到應有的懲罰。那時候馬桂英短暫地醒來過,但是只有眼睛能動,沒法跟人交流。頭部的紗布拆開後,被石頭砸癟的頭顱觸目驚心地呈現出來,這張照片在網上廣為傳播,也激起了大量民眾的義憤。
李安告訴記者,佩雷斯已經被警察抓了十多次又放出來,周邊的民眾也經常打電話投訴,說他是個看起來不太正常的「會搞事」的人,但是一直沒有人管,直到有人終於受害。
在馬桂英昏迷期間,丈夫高占新曾經告訴媒體,他感覺天都塌了。他們在美國並沒有親戚朋友,別人說話也聽不懂,馬路上的字也看不懂,就像個瞎子、聾子和啞巴。他只求太太能好起來,然後他們一起回中國,再也不想停留在美國了。2月22日晚,馬桂英因搶救無效離世,高占新在送她最後一程後也將會回國,他並沒有跟媒體提過任何追責或者起訴賠償的話,就只是強調要回國去了,3月3日的這場悼念活動他也沒有來現場參加。

民眾在艾姆赫斯特醫院門口的電線杆上掛上馬桂英的漫畫肖像。| 攝:Immanuel
悼念現場有不少民眾依然在憤怒的指責兇手是「仇亞犯罪」,他們舉着牌子,或者喊出口號,要求紐約市能拿出行動制止這種事情的一再發生。

亞裔女孩拿着「馬桂英因為是亞裔女性,所以被殺」的牌子,要求紐約市「保護亞裔婦女」。| 攝:Immanuel
然而,就如同許多亞裔婦女和老人被隨機攻擊的案件一樣,最後官方的檢控結果並沒有支持「仇恨犯罪」,因為沒有獲得充分的仇恨犯罪的證據。
紐約市皇后區市議員黃敏儀告訴紐約華人資訊網記者:「一些華人不懂英文,就算別人罵你,你可能也聽不懂他在罵什麼,就算警察問你,你可能也說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沒有辦法作證說這個人對你說了什麼話,所以我覺得法律上可以改變一下,地方檢察官 (District Attorney,簡稱DA)和警察局也應該改變一下認定仇恨犯罪的證據的方法。」
皇后區市議員黃敏儀呼籲立法和執法方式改變。| 攝:Immanuel
另一方面,黃敏儀認為,華人也應該要勇敢地把自己遭受的歧視或者不公正的待遇大聲說出來。華人遭遇了很多歧視,但是很多人就這麼算了,所以從統計數據上也體現不出來我們遭受不公正對待的真實情形。尤其是疫情開始以後,有很多人把責任歸咎於華人,這種心態是真實存在的,我們面臨的更為不利的社會環境是現實的困境。而站在華人自己的角度說,更是要扭轉「外來人心態」,華裔美國人不要再覺得自己是外來客,要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是主人,從小孩的教育開始,從每一個社區開始,要徹底改變這樣的想法。不僅要說我們被傷害的故事,也要說出來我們華人做出貢獻,幫助了美國社區的故事。
守夜現場的人們反覆提到馬桂英的善良,以及她「跟我們每個人的母親和奶奶都一樣」的那些生活化的細節。還有參加悼念的華人在現場為她唱起了《紅顏劫》,這是馬桂英最喜歡的《甄嬛傳》的主題曲。
一位黑人大姐在現場說道,馬桂英是個無私的人,是個無辜的受害者,我們應該永遠記住她。| 攝:Immanuel
悼念者唱《紅顏劫》。| 攝:Immanu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