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這是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的新要求。
將專項治理高價彩禮問題納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遏制「天價彩禮」、防止「因婚返貧致貧」話題進入官方視野。如何不讓「結個婚掏空家底」?來自鄉村的全國人大代表們紛紛建言,希望早日告別「望婚興嘆」。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笏石鎮岐厝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曾雲英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難以承擔『高價彩禮』『天價彩禮』,成為一些農村家庭遭遇的難題。」曾雲英在長期基層工作調研中發現,如今結婚門檻越來越高,結婚時女方家庭索取的彩禮動輒二三十萬元(人民幣,下同),五六十萬元也屢有所見,彩禮和房子、車子成為普遍家庭不可承受的重擔,結個婚掏空家底。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寧德福安市坂中畲族鄉後門坪村黨支部書記雷金玉認為,「高價彩禮」「天價彩禮」等社會現象不僅侵蝕社會風氣、顛覆公序良俗,而且導致「因婚致貧」「因婚返貧」現象,加劇了農村家庭養老風險,影響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危及鄉村發展。
因應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的新要求,曾雲英提出,要弘揚婚姻新風,告別「望婚興嘆」的窘境。
雷金玉建議,積極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讓青年真正成為移風易俗的踐行者、引領者、宣傳者;抓基層建設,發揮村民自治組織作用,強化村集體的監督作用。
從農村進城打拼多年的全國人大代表、福州佳好佳清潔服務有限公司項目班長侯艷梅認為,應總結推廣各地婚俗改革試點的經驗成果,建立健全移風易俗長效機制;通過村規民約對紅白喜事進行規範,約定彩禮、酒席的標準,遏制農村競相攀比彩禮的情況。
曾雲英建議,各地各級相關部門聯合向社會發出倡議書,遏止高額彩禮;開展「推高彩禮不可取,傷風違法害子女」普法宣傳教育;舉辦「文明家庭」「最美新娘」「致富明星」「媒介能手」等系列活動,使婚姻新風成為民眾自覺行動,減輕結婚帶來的負擔,消除結婚致貧返貧的風險。
來源:中國新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