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公眾號的思想和執着

點擊上方藍字『幸福的味道』關注

那年,我哥在安哥拉。

隊醫。

我在南非,既然都走到南非了,就順路去找他玩一圈。

我哥提議,讓我從南非買幾部蘋果手機,帶標籤,帶發票,然後拿給他……

我也不大懂,問要買什麼樣的?

例如什麼顏色,什麼配置。

他說,無所謂。

我也沒敢多買,怕萬一被海關查到,又是麻煩事,這些落後國家的特點就是明搶,這些我都經歷過,包括去東南亞這些國家,海關工作人員就是明着要小費,給少了他就刁難你,給多了就直接放行,後來都成了潛規則,每人5美元。

還算順利。

我哥住的地方還算比較繁華的,是中國在這邊建的臨時場所,但是也比當地大部分建築要強,仿佛回到了中國,裡面什麼都有,川菜、魯菜……

吃住都不錯。

唯一略差的就是信號,網絡斷斷續續,還動不動停電,好在咱這邊有自己的UPS,電沒啥問題,但是大功率電器是有限制的。

當地醫療條件很差。

差到什麼程度呢?

粗略一點理解,就是自生自滅狀態,這也是非洲人壽命普遍比較短的緣故,實際上呢?在建國之前,我們的人均壽命跟今天非洲的差不多。

而今天呢,70多了吧,北上廣深能達到80了吧。

在那裡,比較大的醫院,例如咱這邊理解的縣級醫院才有心電圖,醫生還不大會用……

我哥懂點醫學,能做簡單的外科小手術,例如包紮、縫針、急救。

在當地貴族圈裡就屬於名人了。

當地貧富差距大嗎?

窮人?

溫飽都是問題,天天吃地瓜,不知道是地瓜還是土豆,反正就一個破鍋,破鍋里煮的都是這些玩意,集市上到處是賣這個的,他們很原始,原始到什麼程度?

沒有秤。

按堆來賣。

罷市後,找個塑料布一蓋,就回家了,也不怕偷。

抖音上很多視頻是講非洲人有多懶的,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沒有那麼懶,因為監工都是中國人,不要低估了中國人當監工的潛質,他們幹活是很賣力的,一天能發20~30元人民幣。

這些傢伙很窮,基本就是溫飽狀態,但是永遠熱愛生活,音樂一響,那屁股就扭起來了,喜歡機油,抹在臉上,衣服上。

若是師傅送他們點機油,他們仿佛過年了……

還有一點,無論男人還是女人,身材都特別好,比例好,勻稱,但是僅限於年輕的,年齡大一點的女性,就容易大屁股,那屁股大的簡直無法理解,孩子都能直接站上去。

稍微有點級別的,例如監工,在那邊就有小媳婦,級別差一點的,是非洲妹子,級別高一點的是中國妹子。

等他們調回國呢?

這些小媳婦就會轉送給後來者。

那貴族呢?

貴族在當地就住HOUSE了,有司機,有保姆,過着完全現代的生活,包括穿着打扮,一看就是從大都市回來的,他們收入都很高,例如在中國項目的這些貴族,年薪30萬美金。

普遍受過高等教育,甚至畢業於哈佛。

不誇張。

我記得當時我寫了一篇文章,全世界的富人過着相似的生活,但是全世界的窮人過着不同的生活。

例如,你在中國窮,至少你不缺水不缺電吧?看病還有醫療保險吧?但是那裡的窮人?基本上就是自生自滅,電是個什麼玩意?

他們家家戶戶買那種汽車用的電瓶,去鎮上充電,然後連一根電線,有個小燈泡,比蠟燭強點,這就是他們眼中的電。

至於村村通電。

不可能。

富人呢?

他們家裡有電,有網絡,當然若是想買個蘋果手機還是比較難的,我哥讓我帶的蘋果手機就是轉手賣給這些貴族的,加價多少?

加價百分百。

一部手機合人民幣要將近2萬。

但是,他們依然買單。

硬通貨,有多少都能賣得了,但是咱也不敢多帶,據我哥講,這些貴族買手機,基本上都是從中國代購的。

就是因為親身見了、經歷了如此的立體世界,我才發出了另外一個感嘆,就是你在上海發展呢,還是在縣城發展呢?

區域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的財富高度。

你的財富高度足夠,你在縣城也比在上海發展的要好,因為你眼界更高,最近我跟車友也聊起了這個話題,車友是北京的,他跟我講,北京的中小學教育競爭已經到了變態的地步,你要這麼想,這是一群精英生出來的孩子,他們的天賦是變態的,他們的教育方式也是變態的,一個初中畢業生的英語詞彙量可能就秒殺我們這些大學生,倘若把我們的孩子放過去呢?

是受辱的。

不僅僅縮短不了差距。

反而,加大。

非洲那些貴族,已經完全現代化了,每年體檢,有性安全意識,若是找我哥做一些簡單的治療,都會先出具體檢報告的。

這是有原因的。

在非洲,只要是需要包紮類的,例如那些工人,我哥他們是拒絕接診的。

因為,帶血的,容易傳染。

在那裡,我覺得就是世外桃源,天天吃的好,喝的好,玩的也好,從基地到機場有段沙漠公路,司機年齡比我小,很調皮,還特意穿進沙漠浪一圈。

我跟着我哥也去拜訪了幾位當地的貴族,每家裝修風格不同,但是都很現代,都有掛畫,而且很有禮貌,吃飯都跟電視上演的一樣,很有儀式感,一個菜一個菜的,還要點上蠟燭。

他們看我們,就是貴賓。

國強,則國民強。

十多年前,我工作,老大哥認識個洋人,在我們眼裡,所有的洋人都是貴族,洋人在我們那邊的院校教書,那麼我們偶爾就要請他吃飯,很隆重。

現在回頭想想,其實是一回事。

在中國,沒錢的人越來越當地化,有錢人越來越上海。

我去阿拉善,感觸特別深。

我們誤入了一片沙漠,屬於細沙,跟土一樣,看着很平坦,走起來沒事,但是一停車馬上就陷,旁邊有塊瓜地,哈密瓜,有一對年輕的夫妻在那邊收瓜,切成條,曬乾。

他有輛東風皮卡。

幫我把車拖出來了,那咱很感激,買點瓜吧。

40元,買了一麻袋。

這個男主人,很當地,穿着略有地域風情的衣服,普通話也不怎麼會說,笑的很淳樸。

這種,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出沙漠了。

未來,就是當地風俗的傳承人了。

在阿拉善,我還遇到了一群姑娘,都是一群富二代,有在美國讀書的,有已經回國的,你看他們的言行舉止,完全就是上海模式,最大的落差就是為什麼你們是阿拉善的?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都是礦二代。

打扮,絕對現代化。

意識,也是現代化。

我在縣城跟人聊天時,很少談旅行,因為談起來沒有回應,大家理解的無非去趟省會,去個海邊,而我說的則是能把世界地圖拿出來,這麼談。

但是,我跟自駕的這群車友呢?

那,你看大家的視野就是高度相似,大家談起世界仿佛真的是一個村。

所以,經濟基礎是可以打破地理對一個人的限制。

若是你強大如王思聰。

那你可以整天把玩地球儀了,全球都有你自己家的生意,就如同我們村東頭村西頭都有我們家的地是一回事。

文章有償閱讀,付費自願(點此查看詳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