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理小遊戲時間※

閱讀今日推文之前,來做個小遊戲吧!

👇試着點擊下方任意一張卡片👇

並按照卡片內容實踐一下

看看自己的心情有什麼變化?







以上是KY團隊專業研製的盲盒式抽卡小遊戲:心理翻翻樂的體驗版。

除此之外,在月食還有助眠聲音、解壓遊戲、線上互助群聊茶話會等工具幫你有效提升心理狀態,快來看看吧。


策劃、撰文 / 蔻蔻
編輯 / KY主創們

《花束般的戀愛》自去年在日本上映,就好評如潮。外網甚至一度將它評為2021年最好的愛情電影。前段時間它終於在中國播出,我也迫不及待地拉着朋友去看了,結果不出所料哭成了淚人。

在這部愛情片中,因為對電影、文學、音樂的共同喜好,小麥和小絹成為了靈魂伴侶般相配的戀人。


然而,由於各自不同的人生規劃,兩人的軌跡逐漸發生了偏移。

不僅生活節奏逐漸不同步,連共同話題也逐漸喪失。


漸漸無話可談的二人,最終遺憾分手。

和我同去的朋友為此emo了很久:「這麼匹配的兩個人都逃不開分開的命運,你說,是不是真愛必定都不能長久?」

事實不盡如此。我們可能把麥和絹的分手歸因於激情的消卻、規劃的偏移、家境的參差……

然而在分手前夕,說着愛小絹的小麥卻不止一次爽約兩人的約會,也不再能傾聽小絹對感情的需求,甚至對小絹的工作、愛好冷嘲熱諷。小絹也同樣不願意根據小麥的工作變化調整自己對他的預期。

在我看來,他們或許還是承諾之下的戀人,但卻已經不再是親密的朋友。他們雖然還住在一個屋檐下,但已經不再能像朋友一樣尊重彼此、看見彼此。

麥和絹的故事並不是生活中的個例,愛情中如果出現缺乏親密的感覺,其實是會對感情造成影響的。如果你也像他們一樣,處在一段缺乏「友誼之愛」的關係里,你可能會產生以下感受:

兩個人明明是伴侶的關係,但是卻感受不到二人之間的親密

對方對你的生活不感興趣,察覺不到你狀態的變化

對方聽不見你的需求,即使答應你改變也沒有實質的變化

對方不願和你進行有意義的對話

你感到在這樣的關係里一直在壓抑自己


是什麼導致關係中出現這樣的問題?友誼對一段長久、穩固的關係有多重要?如何才能在關係中創造友誼呢?

來看今天的文章。


在一份研究中,擁有15年以上長久婚姻的夫妻,被問及維持關係的秘訣時,大多都表示「我的配偶是我最好的朋友」(Lauer & Lauer, 1985)。

更有學者指出,當人們處於友誼濃度較高的關係中,ta們更尊敬伴侶、更在意關係,甚至在關係中實現自我拓展(self-expansion)(Lewandowski, 2020)。也就是說,這些人不但擁有穩定美滿的關係,還能在愛人的注視下變成更好的自己。

那麼,怎樣才算是友誼濃度高的關係呢?你或你的伴侶做到了嗎?

真實


在大部分浪漫關係的初期,都會由幻想和新奇主導。這兩種狀態會在短期內使那些實際上與我們差距很大的人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人們往往會在這個階段將自己的伴侶理想化,縮小或忽略那些可能使關係止步不前的不利信息。

遺憾的是,研究顯示,幻想和新奇都會隨着時間的流動和經驗的積累而消失(Walster & Walster, 1978)。很多新鮮的感情會在這個階段面臨挑戰,人們因為無法接受對方放下偽裝後的樣貌而分開。但是,以深厚的友誼為核心的愛情,可以在激情退卻後,依然因為雙方都深愛着彼此最真實的樣子,而讓關係保持長久的飽滿和豐盈。

平等和尊重


承接上面講到的真實,很多人會覺得,在伴侶面前做最真實的樣子意味着可以無拘無束,甚至,可以不用那麼尊重對方。但這其實是不對的。

Guthrie等人(2011)指出最親密的人往往是我們最尊重的人。如果尊重自己的伴侶,會關心ta的福祉,不願意ta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並且誠心地希望和支持對方擁有自主選擇自己生命發展的自由。

倘若一個人在關係中,希望對方委屈ta的利益來成全自己的「真實」,那就是一種自私,是對愛人和關係極大的不尊重。

支持和應答性


伴侶應答性(percie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指能夠明確感知到,伴侶對自己需求的關注、尊重、熱心和支持(Reis, 2009)。伴侶應答性可以促進關係里二人的自我表露、信任和相互依賴,它非常具有獎賞價值,可以讓人感到自己被理解、欣賞和珍視。

對許多人來說,以上提到的三個特徵可能存在於自己與好朋友的關係中,卻不存在於和伴侶的日常相處里。


人們並不是一直以來都重視愛情中的友誼。

在1993年的一項調查中,只有 44% 的大學生表示ta們的戀人也是ta們最好的朋友(Lee, 1993)。而這個數字在20幾年後幾乎翻了一番——2017年,有83%的受訪大學生表示自己正在跟最好的朋友戀愛(Lewandowski, 2020)。

推算一下不難發現,1993年的在校大學生多為七零後,而2017年的則多為九零後。那麼,短短20多年,兩代人的愛情觀就發生了巨變嗎?一起往下看——

首先,現在的年輕人更看重友情,ta們認為比起充滿激情的伴侶關係,深厚的友誼關係可以給人帶來同等的,甚至更多的滿足感,並不會一味地將愛情放在第一位(DePaulo, 2015)。

這與波蘭社會學家Bauman於2003年提出的概念——「流動的愛(Liquid Love)」不謀而合。這個概念中強調,愛情不應該是局限於狹義的夫妻之間的浪漫愛情,愛應該流動成一種更大的、更溫暖的能量。

另外,現在的年輕人更看重關係中的友情。有研究顯示,八零九零後與六零七零後的婚姻觀大不相同:對千禧一代來說,讓ta們決定步入婚姻的原因中,為了經濟穩定和生孩子的占比最少(27%、49%),ta們更在意彼此的投入(76%)和陪伴(71%)(Wang & Taylor, 2011)。

也有研究指出,八零九零後比六零七零後更喜歡找與自己受教育程度相同的人結婚。隨着性別平等運動的普及,女性普遍受教育程度更高,不再需要依賴男性獲取社會資源(Barroso et al., 2020)。

更多的女性希望在婚姻的權利動態中可以感受到「雙方的愛好都受到重視」「能夠自由自在地展現自我而不是矯揉造作」「珍視彼此的才能和決定」(Barroso et al., 2020)——這正好與好的友誼特徵「平等、真實、尊敬」不約而同(Davis & Todd, 1985)。



在過去,為了維持父權社會的穩固結構,女性最大的「功能」就是生育,以此保證丈夫的家族得以延續(McKelle, 2013)。這種文化體系里,對親密關係中權利與分工的期待是固化的。

若至今仍持有這種思維,無論男女,都很難認同自己能和伴侶做真正的好朋友。男性可能依然將相夫教子看作妻子的天職,女性也認為賺錢養家都是丈夫的事,自己不需要明白他的世界。

從本質上來說,缺乏友誼之愛的內核是,缺乏親密的互動、平等的溝通以及對彼此深度的真誠興趣。就算兩個人一開始看起來是完全契合的靈魂伴侶,只要在長期的相處中一直讓關係處於「一方不分享、另一方不過問」的狀態,即使肢體上依然同床共枕,心靈上都無法再真正看見彼此的世界。

實際上,無關性別,太多人都習慣將伴侶看作是靜態的、不會變化的,意識不到——即使對方作為自己伴侶的身份是固定的,個體本身卻可能是在不斷變化的。小到日常的情緒波動,大到對未來規劃的動搖,所有的變化都需要我們去洞察,並以對雙方都公平的方式去回應。

當一個人認為伴侶的情緒和感受沒有那麼重要,認為ta的「功能」應該僅限於支持自己的工作、為自己分擔壓力以及解決性需求時,那麼伴侶一切作為人的正常需求都會顯得麻煩,甚至貪婪。

1) 學會支持你不完全同意的東西—— Agree to disagree


你需要意識到,伴侶的觀點和需求,與自己的一樣真實和重要。學會在任何時候都給予伴侶無條件的支持,很多時候「我永遠和你站在一起」比「我是對的」更重要(Seltzer, 2022)。

當遇到自己不完全了解或支持,但對伴侶來說很重要的話題,比起「我不感興趣、我不接受」更好的反應是:「我不太了解,要不你教教我吧?」或「你為什麼會這麼想呢?可以和我說說嗎?」

2) 學習彼此「愛的語言」——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同

婚姻諮詢師Chapman(1995)指出,在親密關係中,因為雙方表達愛的方式不同,會導致一方總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而另一方卻還是不滿意。

很多時候,不是你或ta做得不夠多不夠好,而是你們沒能理解對方表達愛的方式。對方可能給你的並不是你最想要的,但ta可能給的是在ta的認知中最好最珍貴的東西。

這時,就需要你們彼此之間像朋友一樣坦誠直接地溝通,才能夠擁有長久的親密關係。(如何表達愛?戳黃磊孫莉相愛24年丨「表達」在關係里有多重要)

3) 挖掘共同語言——若沒有,可以共同去創造新愛好

挖掘你們之間相似的地方,並試着擁有一套專屬的秘密話語體系,比如創造一些只有彼此才懂的暗號和「梗」,又或是特別的表述方式,都會對促進關係有極大的好處。

試着關注你周圍的機會,比如情侶工藝工作坊,新電影的上映,或者新餐廳的開業。任何你可能想體驗的東西,都可以向伴侶提出你的想法,並邀請ta也這樣做(Narum, 2021)。

最後借用諮詢專欄作家蘭德斯的一句話:

沉迷於色慾和真正的愛情之間有着很大的差別,愛情比純粹的激情更為深刻和豐富。愛情是構築在寬容、關愛和溝通基礎之上,愛情是「熊熊燃燒着的友誼」。
——— Landers, 1982

祝願我們都能和最愛的人做最好的朋友~

今日互動:你認為和伴侶做朋友重要嗎?你遇到過缺乏友誼的愛情嗎?

點點「在看」,願我們都能跟最愛的人做好朋友~



✉ 特邀共創官邀請函

如果你想成為第一批

體驗KY產品功能的幸運KYer,

如果你想建言獻策,與KY共同成長。

如果你有覺知、善思考、樂探索、

能創造、負責任

並願意投入一些熱情和時間

那就填寫下方表單,申請加入吧!

*我們將在10個工作日內郵件通知招募結果


References:

Lauer,J.,& Lauer,R.(1985).Marriages made to last. Psychology Today,pp.22–26.

Walster,E.,& Walster,G.W.(1978). A new look at love.Reading,MA: Addison-Wesley.

Guthrie, M.F., Hendrick, C., & Hendrick, S.S. (2011). Respect in friendships associated with level of friendship, gender,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San Antonio,TX.

Reis, H.T. (2009). 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as an organizing theme for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exas Symposium on the Development of Close Relationships, Austin, TX.

Davis, K. E., & Todd, M. J. (1985). Assessing friendship: Prototypes, paradigm cases and relationship description.

McKelle. (2013).5 reasons why we need to ditch the concept of virginity for good. Everyday Feminism.

Landers,A. (1982). Love or sex ...and how to tell the difference. Chicago: Field Enterprises.Lewandowski. (2020, May 18).Should my partner be my best friend?Psychology Today.

DePaulo, B. (2015).How we live now: Redefining home and family in the 21st century.New York: Atria Books.

Wang, W., & Taylor, P. (2011).For millenials, parenthood trumps marriage. Pew Research Center, Social & Demographic Trends.

Barroso, A., Parker, K., & Bennett, J. (2020). As millennials near 40, they’re approaching family life differently than previous generations.Pew Research Center.

Dreikurs, R. (1946).The challenge of marriage.Taylor & Francis.

Seltzer. (2022).9 ways to make your partner your best friend. Psychology Today.

Chapman, G. (1995). The five languages of love. Chicago: Northfield.

Narum. (2021).Discovering common interests in a relationship. Relationship Counselling Online | Improve Your Relationship | Remainl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