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微信改版打亂發布時間
常有讀者朋友錯過文章更新
將「智谷趨勢」設為星標🌟
保持聯繫,一起前行
◎作者 | 正解局
◎來源| 正解局(zhengjieclub)已獲授權
智谷君語:

這幾天,全國多地援助上海的醫療隊總人數約一萬人,已經分批抵達上海,其中部分醫療隊已入駐方艙醫院,準備接收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

3日,來自天津、湖北等地的醫療隊陸續抵達上海。天津市津南區首批援滬醫療隊隊長郝術安說,首批30名隊員在2日晚接到指令後,星夜集結。「30人都是自願報名,其中不少有援鄂經歷。」

從3日傍晚開始,來自海南、廣東、四川、湖南的援滬醫療隊,分別搭乘9架民航包機攜帶物資陸續抵達上海浦東機場。

最硬核的是,3日深夜,運20都來了!!


根據解放軍報的報道,軍隊已經派出衛勤力量,支援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

軍隊抽組衛勤力量2000餘人,支援上海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此次抽組的衛勤力量來自陸軍、海軍、聯勤保障部隊所屬7個醫療單位,抵達後將迅速開展醫療救治、核酸檢測等工作。


此時此刻,上海進入了最關鍵的階段。那麼,上海的防疫關鍵點在哪裡?推薦此文。

今天,聊聊上海疫情。

最近一周(3月25日到3月31日),上海公布的本土新增確診病例累計達到1200多例,無症狀感染者超過2.7萬例。

要知道,新冠第一次大爆發的2020年,上海的確診病例也不過300多例。

這次疫情防控,對上海來說,真是一場硬仗。


3月3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上海相關領導說「疫情形勢十分複雜,防控任務極其艱巨」。

大家能想到的首先是,上海是個巨型城市,常住人口已經將近2500萬,比北京多300萬,比廣州多將近700萬,比深圳多將近800萬。

人口超過一定的閾值,管理和服務的難度不是簡單翻番,而是指數級增加。

但我今天要說的,還不是這個問題。

上海的一個居民小區內,醫務人員在為居民進行核酸採樣

實際上,上海現在的疫情防控,面臨一個更棘手的問題:

上海的老齡化程度高,老年人多。

先看數字。

根據去年4月發布的《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監測統計信息》,上海戶籍老年人的數量已經達到533.49萬,這已經超過了中國特大城市的最低人口規模標準(500萬)。而截至2021年,山西省會太原的常住人口也不過530萬。

上海老齡化程度更是高達36.1%!

什麼概念?就是在上海,不到3個人裡面,就有1個老人。

尤其是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2020年就有82.53萬。

像黃浦、靜安、普陀、虹口4個區,老齡人口占比更是超過了40%。

當然,上海是有絕對人口吸引力的,就算加上1000萬沒有戶口的人(有一個說法叫「外來常住人口」),上海的老齡化程度仍然高達23.4%。

同口徑相比,隔壁江蘇的老齡化程度是21.84%,浙江只有18.70%,深圳更是只有5.36%。

不得不感嘆一句,上海有點「老」,深圳是真「年輕」。

上海人口的「金字塔」


這個問題為什麼重要?

可能大家大致有個觀念:老人是新冠疫情的易感人群,更是高危人群。

像先前美國媒體報道的,厚厚一疊報紙里刊登的訃告信息,裡面絕大部分是老人。

但是,中國和西方的意識形態畢竟不同,比如,中國人自覺戴口罩,在西方,有人專門抗議政府戴口罩的要求。

我覺得和上海相比,有一定參考價值的,香港算一個,都是國際化大都市。

再來看看香港的數據。

下面這張圖,我貼過,因為數據有更新,所以重新貼一下。


數據的時間範圍是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3月30日00:00,也就是香港官方認定的,奧密克戎帶來的「第五波疫情」所處的時間段。

短短3個月,香港因為疫情被奪走7493條生命,其中,60歲以上老人有7191人,80歲以上高齡老人有5322人。

算一下百分比:60歲以上老人的占比將近96%,80歲以上高齡老人占71%。

也就是說,病毒吞噬的主要是老人的生命。

我專門做了下面一張圖,看起來就更清楚了。

香港「第五波疫情」中死亡人口的年齡分布

前面說了上海的老齡化程度是36.1%,而香港只有27.51%。

上海比香港的老齡化程度要更嚴重。

香港老年人口數量總共是203萬,8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數量是40.2萬。

所以,在疫情中,上海要保護的老人數量,是香港的2倍以上。

香港的數據還顯示,因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的人口中,年齡中位數是86歲。

即便是老人接種了疫苗,仍然不可掉以輕心。

香港數據顯示,接種兩針或者三針疫苗的死亡率,80歲以上的老人是3.12%,70-79歲是0.36%,60-69歲是0.09%,50-59歲是0.03%,40-49歲是0.01%,低於39歲就是0。

接種一針的80歲以上老人,死亡率是5.98%,沒接種疫苗的死亡率則高達16.11%。

香港死亡病例的疫苗接種情況

也就是說,接種疫苗仍然是保護老人健康的重要手段,可即便是接種了疫苗,老人還是高危人群。

我沒有找到上海新冠疫苗接種率的權威統計數據。

但去年12月時,就有個新聞說,上海3歲以上人群新冠疫苗全程接種率87.7%,18歲以上人群全程接種率達93%。

但老人的接種率還不高。

在同一個新聞里有個數字:上海60歲以上人群里,361萬人接種新冠疫苗,353萬人完成全程接種,40萬人完成加強免疫。

也就是說,哪怕是按照最大的口徑,打一針,在去年11月底時,上海老人的疫苗接種率可能也就62%。

如果按照嚴格的加強免疫標準,那比例更是只有7%左右。

也就是說,還有一兩百萬上海老人沒有接種疫苗(截至2021年11月底的數據)。


老齡化程度高、老人多給疫情防控帶來的困難,在2020年其實就已經體現出來了。

當時,有人統計,在華東7個省市里,上海的死亡率是最高的,達到2.06%,相比之下,江蘇是0、浙江是0.08%,平均也才0.44%。

2020年第一輪疫情的相關數據

上海的醫療資源極其豐富,三甲醫院就有30多家,當時病例也不過300多例,救助肯定很及時,也有充裕的救助條件,但為什麼這些人還是不幸去世了?

很重要的一個解釋可能就是,上海老人多。

我又找了下當時7個去世的患者信息,年齡分別是:88歲、79歲、25歲、75歲、81歲、63歲、83歲。

7個人里,6個是老人,5個超過70歲,3個超過80歲。

而那個25歲的患者,患有肥胖症,有報道說體重高達240斤。

這就有了印證。

其實,同樣還有印證的是,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1》醫療衛生機構住院服務里的「病死率」,上海高達1.4%,是全國最高,全國平均水平只有0.4%。

比上海醫療條件差的省份多了去了,除了可能存在外地病重到上海求醫的人多的情況,那麼,最有可能的解釋,還是上海老人多、老齡化程度高。

放在全國範圍看,上海的醫療資源可能也就稍遜於北京

目前,上海疫情已經在社區傳播。

微博開闢了一個「上海求助超話」,瀏覽一下,裡面的內容大部分也和老人相關。

前兩天,一個不少人轉發的視頻里顯示,在封控小區里,老人蹲在圍欄下,拜託路人幫忙買雞蛋。

這讓人感到莫名酸楚。



疫情里,要保護好這批最脆弱的群體。

對於上海來說,是一場硬仗。

原創不易,感謝有你!
一起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

右下點在看,右上點【···】分享,就是最好的支持
☞智谷趨勢為中產階級的資本覺醒服務,幫助更多人獲得財富。據悉,帝都深處的人也會在睡前打開這個號。高層會議、宏觀經濟、城市脈絡、政策變動……這裡有最真實的中國,有許多人難以察覺到的趨勢信號。

更多精彩經濟趨勢分析
請關注「智谷趨勢」
最近智谷趨勢開通了視頻號,每周都會分享深度視頻和直播,包括但不限於市場熱點分析、確定性投資紅利等,還有5位重磅嘉賓的8小時乾貨PPT領取。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我們在那裡接着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