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我們很少聽說壽命有超過100年的動物,但壽命超過100年的植物卻比比皆是。
正如英國著名植物學家、科普作家、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曼納植物科學中心主任丹尼爾·查莫維茲(DanielChamovitz)所說:「人們必須意識到植物是複雜的生物體,過着豐富而感知的生活……
如果我們意識到所有的植物都受到讓它們不能活動的『紮根』這一進化上的限制,那麼我們就會開始欽佩葉子和花朵里所包含的複雜的生物學。
『紮根』是一個進化上的巨大限制,這意味着植物不能逃脫惡劣的環境,不能為尋找食物或配偶而遷移。所以植物必須形成極為敏感且複雜的感知機制,才能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企業應該是植物而不是動物,植物沒有腿,因此不管環境的好壞,都要想辦法把根紮下去,吸收養分,與環境融為一體,逐漸強大自身。外部環境一定是不確定的,唯一能確定的就是自己必須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這點和做企業何其相似。
從這個角度也就能更好的理解任正非為什麼會說「美國能做什麼我們不能左右,我們只能把自己做好」。
尖毛草效應&竹子定律
一分耕耘,十分收穫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特殊的草,前半年它一直保持着兩三寸的高度,混在其他草里非常不起眼。但半年後,雨季到來,短短几天,他會迅速竄到兩米多高,在草原上形成一道「高牆」,讓人再也無法忽視。直到人們刨開土地才發現,它的根部,長達28米!
原來,在之前長達6個月的時間裡,它從未停止生長,只是在努力紮根。它不動聲色地為自己積蓄力量,只為等待一場大雨的降臨,這就是著名的「尖毛草效應」。
其實竹子也是如此,竹子在前4年的時間只能向外生長3厘米,但從第5年開始,就會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瘋狂生長,僅僅6周就能長到15米,但其實在前面的4年竹子早就將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數百米。
國學大師錢穆說:「古往今來有大成就者,訣竅無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勁。」
胡適也曾說:「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人。」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看到了一個人風光無限的樣子,卻看不到他們在黑暗的日子,默默耕耘的努力。每一個成功的背後,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卻得不到任何回報的日子,我們管它叫「紮根」。
比如前段時間刷屏的谷愛凌,冬奧會上取得了2金1銀的好成績,而且是首位完成自由式滑雪前空翻兩周加轉體四周的女性。
不僅如此,谷愛凌還愛好廣泛,跑步、籃球、鋼琴、滑雪……18歲的她就兼顧了運動員、學生、模特等多重身份,且成績樣樣出色。美國高考SAT的成績滿分為1600分,她取得了1580分;據媒體報道,谷愛凌的商代報價為200萬美元/年左右,約合人民幣1269萬元,以此計算谷愛凌一年的廣告代言費,就可能超過2億元人民幣。
有人稱她為「天才少女」,也有人稱她為「紫薇星」下凡,在面對外界種種讚譽時,她卻說自己只有0.1%的天賦。
3歲開始滑雪;
8歲加入專業滑雪隊;
曾在滑雪練習中摔出腦震盪而失憶;
曾在蹦床訓練時從3米高處砸在側邊的硬物上久久無法起身;
鎖骨、腳骨和手指,她身上多處都曾因滑雪而骨折過;
在別的孩子放學回家去玩去看動畫片的時候,谷愛凌乘車幾個小時去訓練,她小時候的作業都是在去訓練、比賽的路上完成的。
她知道自己的時間比全職滑雪的人少,於是就提高效率奮力追趕,她這樣評價自己,「天才有可能是一部分,有可能,但是我自己覺得是大多數,是努力和時間的平衡,還有自律的生活方式」。
所謂「上帝為她開好的門」,只不過是她數千個日夜的心血以及勇於「橫衝直撞」的膽識罷了。
做企業更是如此,拿硬科技來說,硬科技前5-10年都是投入期,因為前面基數小,所以增長很慢,研發投入是十分耕耘、一分回報,很多人都無法接受,耐不住這個寂寞。但一旦過了拐點,就是一分耕耘、十分回報。
舉個例子,世界五百強中淨利潤最高的企業是台積電,一個典型的重資產公司,一個長周期投入、短期回報率很低的公司。正是由於台積電堅持長期投資,所以它現在是全球芯片製造業的核心,美國核心的芯片都要靠台積電製作。
此外,台積電的淨利潤率也是世界五百強里最高的,達到了33%。台積電的市值現在是6000多億美金,全球前十大市值的公司,台積電已經是亞洲市值最高的公司了,這應該會超出很多人的意料。
我們總是誤以為輕資產的公司回報率更高,但短期輕資產的公司、模式創新的公司因為前期不需要重的投入,不需要長期研發,它模式創新橫向的擴展確實導致回報很快、很高。但是一旦過了拐點,因為競爭力不足,很快就會掉下來。
但今天誰要想在10年之內投放一萬億把台積電做出來,還真不一定能成功,這就是硬科技公司的高壁壘性。周期很長的確是「問題」,但從長期來看反而很好,這就是太極的思想,「反者道之動」,有些東西短期看是弱點,長期看反倒是優點。
現在被萬千企業學習模仿的華為,正是因為每年都鐵打不動的拿出15%的銷售額去投研發才有了今天,但能學習任正非這一點的企業家少之又少,就像米磊老師說的一句話,硬科技不僅是核心技術及其應用,我們更強調的是一種精神,沒有十年磨一劍的工匠精神,就不可能有硬科技。
「尖毛草效應」和「竹子定律」告訴我們,成功的過程是前面絕大部分時間蓄勢待發,當力量積蓄到一定程度後便一發而不可收。
做人做事亦是如此,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有急於求成的心態。不要擔心此時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因為這些付出都是為了紮根。
蘑菇定律
跌倒本身就是一種考試
「桑鵝楮雞皆不及,嫫姑天花當拱揖。」
這是明代史遷在《菌子詩追和楊廷秀韻》一詩中,對蘑菇的讚美。
但你可能不知道,那些漂亮得像一把把「小雨傘」的蘑菇生長條件並不好,它們生長在陰暗潮濕的角落、無人問津的位置,長期得不到陽光,也沒有肥料,常常面臨着自生自滅的狀況,只有那些長到足夠高的蘑菇,才開始被人們關注。
這就是著名的「蘑菇定律」,也叫作萌發定律。正如我們每個人和每家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一段無人問津的「蘑菇」經歷。
比如去年那個想賺很多錢給媽媽治病的14歲冠軍全紅嬋,她家孩子眾多,媽媽出過車禍,奶奶和爺爺身體都不好,那個時候沒錢治病的他們甚至連500塊錢都借不到。
在全紅嬋被教練發現有跳水天賦開始專業訓練之後,然而連訓練場地都是全省最差的,這就是全紅嬋奪冠之前的故事。
在全紅嬋奪冠後,有無數人涌去了她湛江老家,那個原本寧靜的小村,變成了要掃碼才能進來的「網紅打卡地」,甚至有很多網紅直接蹲點在她家門口。全紅嬋「想吃辣條」,就有企業和愛心人士連夜送來了幾十箱到她的老家;全紅嬋說自己的夢想是開一家小賣部,然後某企業直接送了一間商鋪給小紅蟬;為了迎接全紅嬋這個奧運冠軍回家,家鄉開始連夜搞基建,鋪水泥地面,貼新的地板……據《海峽都市報》報道,有很多所謂的「親戚」湧現在她家裡,紛紛過來慶賀,這些人她之前根本不認識,他們衣着光鮮,面容陌生,將原本就不寬敞的家擠得水泄不通。全紅嬋媽媽說:現在才知道原來還有這麼多的親戚。就連全紅嬋的奶奶,電話也接了一天,有很多人攀交情,論親戚,她說自己已經兩天沒有好好休息。十年苦練無人問,一跳成名眾人來。這個世界上,永遠是錦上添花的人多,而雪中送炭的人少之又少。蘋果電腦公司在成立初期,資金來源缺乏,喬布斯賣掉了他的大眾汽車,沃茲賣掉了他的惠普計算機。他們一共籌集了1250美元,開始生產蘋果電腦的征程。任正非自述,當初曾坐公交車去進貨,上車下車都需要把貨搬幾十米後再搬幾十米,一層一層推進,不然怕被偷了。今日頭條在創立的前一年半里,整個業界並不看好,張一鳴早期融資一個月見30多個投資人,說話太多以致失聲。
如果你認真觀察,就會發現,當一朵「蘑菇」被採摘之後,經過一陣陰雨,又會有一朵新的蘑菇冒出來。也有一些蘑菇,被人踐踏,然後在隔天又一次站直了,或者從根部冒出好幾朵蘑菇。
人和企業也是這樣,必須要遭受挫折,但還必須要做「打不死的小強」。所有的痛苦,都要變成一股積極向上的力量,這不是要和別人對抗,而是對自己負責。能夠成就自己的,打敗自己的,都是「自己」。你只要堅持變好,那麼你就會長高,並且成為陰暗地帶的一束光。
正如作家龍應台所說:「所有的跌倒都是必須的實踐,因為只有真正跌倒了,你才真正地知道,要怎麼再站起來,跌倒本身就是一種考試。」
只有熬過成功前的「蘑菇期」,才能夠出人頭地。
薇甘菊
遇樹攀援,遇草覆蓋
遇樹攀援,遇草覆蓋,因入侵能力太強而被冠以「生物多樣性終極殺手」之名。
它是誰呢?
薇甘菊。
它的入侵能力有多強呢?
它的根、莖、葉不分白晝黑夜吸收營養和二氧化碳「全時四驅」的生長,一個節1天生長近20厘米,1年一株薇甘菊生長的所有分支加起來約1000米;
它的繁殖、傳播能力非常強,每個莖節都會紮根,5年繁殖的數量「不僅足以播種整個地球表面,甚至可以覆蓋太陽系所有行星」;
它的根分泌「生化武器」抑制其他植物生長的化學物質,最後利用自己的攀爬優勢對其他物種進行「地毯式覆蓋絞殺」!
一種非竹非木、亦草亦藤、看似柔弱嬌嫩毫不起眼的植物,但它瘋狂成長的速度卻超過了所有植物,植物學家將其定義為「每分鐘一英里」的恐怖野草,因為它只需要很少的水分和養分便能夠蓬蓬勃勃地恣意成長,並以閃電般的速度覆蓋掉周遭所有的植物,使它們走向窒息和衰亡。
薇甘菊作為外來物種,早就被世界列入最有害的100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那我們向它學習什麼呢?
強大的適應能力、強大的競爭能力、強大的成長能力、強大的繁殖能力。
任正非就是一位薇甘菊精神的崇尚者,這位博覽群書涉獵廣泛的比喻大師,很早就在華為傳播着薇甘菊的基因。
《華為基本法》第十四條:
《華為基本法》第二十二條:
2008年,任正非提出「薇甘菊戰略」,當時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不到6個月,正是依靠「薇甘菊」這樣的精神氣質,華為從一個「四大皆空」的東方「草籽」,在與西方公司極其懸殊的非對稱競爭中,爆發成了通信行業令人生畏的「東方幽靈」,並在2008年之後的不到5年時間,躍升為全球的行業領導者。
可以說華為就是棵薇甘菊,當這顆卑微的種子落地於貧瘠的農村通訊市場,沒有抱怨,沒有糾結,就本能地紮根,貪婪地攫取營養,快速地繁殖,持續地侵入他人的地盤,以壓強原則,「一點兩面三三制」地進入城市主流市場,絞殺那些「七國八制」的大樹,繼而反攻全球市場,形成今日的「全球儘是紅菊花」格局,在全球彰顯中國企業的力量。
在當下的華為,任正非不斷強調的「攻山頭」「種莊稼」「搶糧食」「上甘嶺」「班長的戰爭」「少校連長」「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等等,張揚的就是薇甘菊的精神!
從陰暗地帶站起來,
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在企業叢林中,任何一家公司都是一棵小草,一棵小樹。渺小、脆弱、卑微、無助、迷茫,在叢林中唯一的規則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殘酷的生存現實告訴我們:95%的陽光與95%的雨水都被那些先生先長者壟斷了,要想取得生長的基本條件,我們別無選擇:向着陽光,向着雨水,生長——向生而生。否則沒有未來,沒有明天,只能出局。
初期要像竹子和毛尖草學習,不斷積累,蓄勢待發;
中期要像蘑菇一樣,做一隻打不死的小強,積極向上;
最後要像薇甘菊學習,迎難而上,遇樹攀援,遇草覆蓋。
要懂得,讓一個人站起來的,不是雙腳,而是他的理想、智慧、毅力和耐力。
從繁華地帶站起來,很快會被繁華淹沒,從陰暗地帶站起來,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點擊觀看視頻
了解企業家的想法、干法、活法與玩法!
好文推薦:
《一夜聽哭2億人,〈孤勇者〉刷屏的背後,藏着一個死裡逃生的故事》《宮玉振:極端環境下,共產黨軍隊怎麼打勝仗?》《華為的「過冬大法」》《創業6年,從拼湊200萬半年花光,到被資本瘋搶!這個湖北人,全憑8個字》 正和島新媒體 (ID:zhenghedao) 面向中國商界決策者的新媒體,解析商界大勢,聚焦商業價值,助力企業家持續成功,讓新商業文明的曙光溫暖世界。 關注正和島,和270萬企業家、管理者一起,看透商界大勢與大事。 《任正非:面子是給狗吃的》 《馬化騰凌晨4點看產品,馬雲一年飛行1000小時:成年人的牛逼談何容易》 《王林:此次疫情,對所有企業都是一場倒逼》 《張瑞敏,自以為非》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