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擊藍字獲取更多精彩信息




疫情籠罩上海

疫情,讓看似簡單的變的複雜,讓看似複雜的變的簡單。看病買藥簡單,但現在寸步難行;戰勝疾病很困難,但現在只求解決下一次治療的問題。

家住浦東的杜阿姨,多年來患有嚴重的皮膚病。在上海封控的第二周,她手裡唯一的一支生物藥即將打完。因為藥比較貴且需要走醫保,大部分新特藥患者不會囤藥。斷藥帶來的恐慌加上疫情封控,杜阿姨心理壓力陡增,以至於特應性皮炎反反覆覆,特別是晚上很難受,無法入眠。「眼看前面的治療前功盡棄,很着急,很傷心。」杜阿姨說。

所幸杜阿姨參加了「患者關愛項目」,於是她撥打了工作人員的電話。前兩天我們用微信推送了「疫情期間購藥指引」,工作人員為她提供了專門的渠道。據此杜阿姨可以找特定的醫院醫生拿處方,去大藥房找藥師配藥,同時享受醫保雙通道的報銷政策。

杜阿姨馬上先向居委會提出出門看病的申請。可是第一次申報疾控並沒有批准,她和工作人員商量了對策,並第二次申報時得到了批准。杜阿姨立馬做了核酸,按照前面的指引去到指定的醫院開處方。遺憾的是那家大藥房的藥品已售空,杜阿姨再次聯繫上工作人員緊急求助。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及時找到了另一家醫保藥店——還有藥。幾經波折後,杜阿姨最終還是拿到了二盒藥,「特殊時期,至少可以維持二個月的治療,我這下放心了。」

疫情把慢病變成「急病」,患者管理的最後一公里如同無人守候的山丘,在非常時期,更需要人駐守。

家住浦東的小張,患有嚴重的皮膚病,長期在瑞金就診,病情穩定。自從封控在家,定期的複診中斷了。臨近高考學習壓力特別大,長時間關在家裡導致情緒急躁,結果皮疹再一次復發!

囿於封控出門難、跨區域更難,小張的父母好不容易出了小區,搭上順風車來到醫院,卻發現互聯網就診開具的相關資料線下無法使用,當天醫院也無門診……絕望之際,想起我們患者關愛項目,於是緊急向工作人員發微信求助。工作人員告訴她可以先把藥物配送到家,而處方可以後續到醫院補交。不過因為疫情管控,排隊預約也要一周左右。等了好幾天,小張父母「急不可耐」了,就想讓閃送小哥幫忙去藥店拿藥,可是指定的藥房在浦西,而患者家在浦東,還是不行……

走投無路之際,工作人員繼續發動各方人力,終於查到今天浦東某醫院正好有這種藥,於是千方百計聯繫到了那邊負責管藥的同事……最終,藥品經過一個個陌生的、同樣在經歷封控和核酸折磨的人的手,傳遞到了患者的家中。


疫情下,所有人的時間表都被打亂,但患者服藥的時間表不能亂。這個時間表就是患者管理要看守的陣地。

某患者1月17日在華山醫院住院就診,期間起始用生物藥治療。3月初上海疫情開始爆發,很多居家隔離的患者無法正常用藥。3月28日,工作人員按照患者記錄的時間進行隨訪,結果發現該患者下一次注射時間是4月12日,但手裡沒有藥,提醒其立即申請外出配藥,並指導準備相關證明資料。

4月5日,患者媽媽打電話求助配藥方法,工作人員把華山醫院在疫情期間配藥的具體流程告訴了患者家屬。4月12日晚,患者媽媽告知工作人員允許出小區配藥,不過很擔心一路上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因此希望工作人員全天電話待命,保持隨時通話。4月13日上午,患者到達醫院,在工作人員的電話指導下完成了處方和取藥。當天下午,患者完成了注射!其實,當時我們的工作人員還是社區的志願者,穿着防護服忙碌着。

自上海疫情爆發以來,患者與醫院的通道被阻斷。在非常時期,更需要非常關愛,在孤注無援時,更需要非常關懷。患者關愛項目工作人員沒有躺平,他們通過患者管理平台,追蹤每一位患者的用藥時間,並在系統設定的期限內電話詢問患者的具體情況,一旦發現藥品中斷,立刻協調上海當地的資源予以配藥協助。


疫情是一面神奇的鏡子。疫情下,微不足道的幫助變成了最珍貴的饋贈。普普通通的服務,卻能讓生命得以延續。疾病的長期治療,有時候要用愛來延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