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做長期投資時,請試着保持60%的樂觀和40%的謙遜。
美國一家銀行的市場策略師上周稱,今年可能是歷史上投資者回報最差的一年,他們給出的理由包括:股市和債市開年表現糟糕的同時消費者價格一路飆升,目前2022年已接近過半,如果這些壞消息持續到今年年底,投資者在剔除通脹因素後可能會虧損近50%。
這種情況確實有可能發生,但投資者也可以從一個不那麼悲觀的角度看問題:股市大跌是正常現象,自1950年以來,標普500指數有10次從高點下跌超過20%,如果粗略算上這段時期內該指數跌幅接近20%的5次,會發現美國股市經歷熊市的次數和這期間擔任美國總統的人數差不多一樣多。
目前標普500指數從1月初的高點下跌了18%,但相比該指數的下跌幅度,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聯儲前所未見的寬鬆政策的幫助下,多頭在如此長的時間裡收穫了如此多的回報。在巴菲特的職業生涯中,熊市平均需要大約兩年時間才能收復失地,有些熊市甚至需要四年多的時間。但這一次的情況是,最近這十幾年裡,股市從熊市反彈所花的時間從未超過六個月,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100指數自2008年以來每年的回報率都為正值。
現在到了投資者重新設定回報預期的時候了,以下是新的投資指南,一些人可能認為這些投資指南都是老生常談。持有已經下跌的網紅股和加密貨幣的做動量交易的人應抵制加倍押注、甚至堅定持有的誘惑;另一方面,那些屈服於極度悲觀情緒的老練投資者應該開始買入,在擁有穩健現金流、增長健康、派發可觀股息的公司中可以找到大量好的投資標的。
1
股票依然是長期回報率最高的資產
投資者不應逃離股市。從長期來看,股票的表現好於其他資產類別,股票代表企業,而債券代表融資,大宗商品是實物資產,如果企業無法把融資和實物資產轉化為更有價值的東西,那現在就不會有這麼多大型企業存在了。
問題在於,買股票的人在「狂喜」和「恐慌」之間不知道怎麼做選擇,因此短期回報是誰都說不準的。先鋒集團(Vanguard)最近計算得出,自1935年以來,以一年為一段時期來看的話,美國股市在31%的時間裡因為通脹而下跌,而以10年為一段時期來看的話,美國股市只在11%的時間裡因為通脹而下跌。
雖然今年標普500跌勢慘重,但自2000年以來仍累計上漲173%
陰影處為經濟衰退期
擁有充裕現金的投資者應該開始買入,這並不是說股市不會繼續跌。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已從2021年底的21倍降至17倍,有可能繼續降至接近15倍長期平均水平,或低於15倍。股市在較長時間裡下跌可能會產生負面財富效應,公司支出和盈利會下降,進而導致股價進一步下跌。
不過,試圖預測底部何時到來是徒勞之舉,隨着時間的推移,就算買入股票時多付了一點錢的投資者也會是更明智的那群人。自1988年以來,標普500指數的平均年回報率為10.6%。在該指數市盈率為17倍時投入資金並持有10年的投資者的平均回報率在4%到9%之間。
1956年以來標普500指數經歷過10次熊市(從高點下跌20%或以上)
資料來源:Ned Davis Research,Yardeni Research,彭博
和8.3%的通脹率相比,上述回報率看起來不算高,但這些都是歷史數據,而且美聯儲擁有能夠壓低通脹的強大工具。美債名義收益率和經通脹調整後的美債收益率之間的關係表明,未來五年的平均通脹率為2.9%,之後五年的平均通脹率為2.6%。抑制通脹的措施可能會引發經濟衰退,但如果果真如此,衰退期也會過去。目前就業機會充足,工資在上漲,家庭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非常強勁。
在股市下跌的時候說看漲的話似乎很天真,熊市論者的話似乎更理智,但長期來看他們的預測並不準確。投資者可以去擔心戰爭、疾病、赤字和民主等問題,也可以去埋怨左翼、右翼、懶惰、貪婪甚至報道股市的記者,但在做長期投資時,請試着保持60%的樂觀和40%的謙遜。
2
現在買什麼?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看法是,標普500指數還有一點下跌空間,但該行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官麗莎·沙萊特(Lisa Shalett)指出,股市某些板塊會出現意外的上漲,包括金融、能源、醫療保健、工業、消費者服務以及與交通和基礎設施相關的公司。
沙萊特說:「投資者應尋找的是非常優質以及擁有可靠現金流的公司,股息穩定增長的公司常常具備這些特點。」
一隻名為Pacer US Cash Cows 100 (COWZ)的ETF今年迄今持平,持倉量最大的股票包括Valero Energy (VLO)、McKesson (MCK)、陶氏(DOW)和百時美施寶(BMY)。一隻名為SPDR Portfolio S&P 500 High Dividend (SPYD)的部分持倉和COWZ一樣,但收益率高得多,為3.7%,今年迄今回報率為3%。
雖然標普500指數還沒有跌入熊市區域,但有一半的成分股已較高點下跌超過25%。波音(BA)是跌幅最大的成分股之一,主要受到設計失誤和航空業低迷的拖累。不過,波音的產品周期長達幾十年,在業績良好的年份能創造超過100億美元的自由現金。兩年前,波音的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但現在只有730億美元。
Stanley Black & Decker (SWK)受到了通脹和供應鏈問題的衝擊,但需求依然旺盛,該公司市值已下降一半,市盈率為12倍。貝萊德(BLK)今年的預期市盈率已從20倍降至15倍。
甚至連奈飛(NFLX)也看起來很有吸引力,其預期市銷率已降至2.2倍,低於過去三年7倍的平均水平。奈飛的自由現金流將給提振股價帶來幫助。
除了看估值,還有更複雜的方法來選股。瑞銀(UBS)美國股票策略主管基斯·帕克(Keith Parker)認為股市將走高。他指出,在21世紀初,股市估值從過高水平降至合理水平用了兩到三年時間,這一次只用了幾周時間。帕克的團隊最近最近使用了一種機器學習計算機模型來預測在當前條件下(比如當PMI從峰值水平下降時)哪些投資屬性可能帶來最好的回報。
他們提出了一套綜合衡量指標,比如盈利能力、財務實力和效率,他們把這些指標統稱為「質量」,然後在市面上尋找高質量的公司,其他兩個篩選條件是可觀的收入增長和較高的自由現金流收益率,篩選出的公司包括Alphabet (GOOGL)、可口可樂(KO)、雪佛龍(CVS)、U.S. Bancorp (USB)、輝瑞(PFE)和Waste Management (WM)。
不要忽視iShares Russell 2000 ETF (IWM)納入的小市值公司,根據美銀證券(BofA Securities)的數據,目前它們的市盈率比歷史平均水平低20%,比大市值公司低30%。
同理,投資者也可以考慮買入其他市場的股票,比如說受地緣危機影響更大一些的歐洲股票。MSCI All Country World ex-US(不包括美國的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及地區)指數最近的預期市盈率降至12.2倍。最近,美元兌主要貿易夥伴的一籃子貨幣創下20年來的新高。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公司的沙萊特說,這讓買入國際股票變得更划算。她說:「如果在歐洲投資,投資者會收穫股價及歐元反彈帶來的回報,日元也一樣。」
瑞銀認為以下公司在提高「質量」(即盈利能力、財務實力和效率)、收入增長和自由現金流收益率等指標上脫穎而出
資料來源:彭博
3
不要放棄債券
債券價格的跌勢也不再那麼嚴重,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直徘徊在3%左右,其峰值往往接近聯邦基金利率在加息周期中最終的水平,摩根士丹利預計這一次聯邦基金利率將升至3%左右。沙萊特說:「完美時機可能很難尋,但我們認為債券市場價格的大部分變動已經結束了。」
投資者選擇收益率更高的債券,比如收益率為4.7%的基準高評級公司債,還可以選擇收益率為7.4%的垃圾債,堅持選擇優質公司的原則,債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禦,而不是為了有趣。先鋒集團計算得出,股票和債券各占60/40的投資組合在5年內落後於通脹的可能性要小得多,而且在10年以上的時間裡落後的可能性也要小得多。
年齡並不是決定把多少資金投向債券的因素,主要看投資者什麼時候需要這筆錢。一名90多歲的億萬富翁有能力多冒點險。而一名28歲有孩子和抵押貸款、需要養家糊口、有3萬美元儲蓄的人應該把資金投向「無趣」、低風險的地方,專注於將隱藏財富(未來薪酬的現值)最大化。
4
投資者應考慮避開的資產
並非所有跌幅很大的標的都是好選擇。燒錢的公司將面臨資本市場趨緊的局面,如果它們盈利之日還遙不可及,或者被收購的機會很小,那投資者就要小心了。同樣,在利率上升、PMI下降的情況下,網紅股的上漲動力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不過GameStop (GME)和AMC娛樂(AMC)等股票之後可能還是會出現逢低買入的現象。
加密貨幣缺乏現金流和基礎資產價值,也不與其他基礎資產的價值掛鈎,所以出現當價格下跌時吸引力反降不升的罕見現象。換句話說,加密貨幣沒有價值,如果投資者喜歡這一資產可以少量買入,但理想的投資組合對加密貨幣的配置應該為零。
幣圈愛好者可能會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守舊的觀點,為了解釋這一觀點,我們可以回顧一項比區塊鏈更具變革性的金融創新。400年前,定期向投資者支付現金是一項突破,這種做法讓合資企業得以開始永久經營,而不是在企業發展的每段歷程結束後分配利潤,派息帶來了更多的股權易手,並創造了一個為此目的的市場。換句話說,股息催生了股票,而不是股票催生了股息。
自1936年以來,股息占股票總回報的36%,但自2010年以來,這一比重為15%。目前標普500指數的股息收益率僅為1.5%,位於1956年以來一個較低的水平。好消息是,美銀預計今年成分股公司的派息將增長13%,因為這些共同坐擁7萬億美元現金的公司正準備向股東返還更多現金,它們的行動速度越快越好。
文 |《巴倫周刊》撰稿人傑克·霍夫(Jack Hough)
編輯 | 郭力群
版權聲明:
《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2年5月13日報道「Don’t Panic. It’s Time to Be Bold and Buy Stocks.」。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並不構成提供或賴以作為投資、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



點點點,贊和在看都在這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