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場疫情,迫使眾多企業開啟「居家辦公」模式,但其實居家辦公早就不是什麼新鮮工作模式了。
居家辦公,又被稱為「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被提出,在當時這個方案的提出是用來解決打工人通勤上班困擾的。
有人說,居家辦公對大家的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人說居家辦公十分考驗人們對於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能力,工作中產生的消極情緒,在這樣一個不大的屋檐下更容易被點燃,不僅影響家庭關係,也影響工作效率。
半隻青年「相對論」第二期繼續激情對談!
本期會議內容:你更傾向於傳統通勤模式,還是成為居家辦公的'SOHO'一族呢?
如果管理者的認知是寄希望於通過線上辦公軟件,來繼續實現他們對於員工無時無刻的監督理想的話,那麼這種管理理念是十分陳舊且過時的。
這種管理方式甚至已經都不受用傳統製造業工廠里,對於生產工人的監督;那麼它更不適用於順應時代潮流的互聯網行業里的這群年輕人。
當然,任何事物都是雙向的。
無論在哪裡工作,如果我們無法管理自己,無法按時保質保量的交付工作,不能對工作有熱情,因為居家辦公就開始敷衍了事的話,那麼移動辦公或許會更快地把這批人篩選出來,並且淘汰他們。
留言區開麥
「半隻青年」陪伴你從校園走入職場
▼期待與你相遇▼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