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歷時數月,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終於圓滿結束。本屆大賽的學生賽道共有來自全球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選手報名,並最終形成137個團隊作品。經過在線學習、初賽選拔以及48H跨國設計總決賽後,共有15個優秀作品脫穎而出。

上期我們介紹了大賽金、銀、銅獎的獲獎作品,本期繼續欣賞優秀獎的獲獎作品!

優 秀 獎



游而思——元宇宙與遊戲實現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作品簡介

職業生涯規劃為現實所需,也為青少年心理所需、社會發展所需。本作品旨在利用相關的遊戲製作引擎,製作出一款 2D 像素風的職業生涯規劃 RPG 遊戲。以此作為該作品的具象化初始模型,後續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移植到元宇宙當中。在遊戲中,通過講述一個個職業相關故事,學習到各種職業知識,接觸到不同職業場景,使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變得生動有趣,充分展現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精神內核,以此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團隊名稱

趕海隊

團隊成員

王俊鑫,北京師範大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阮夏宇,長春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鄧洋,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金融科技

鄒潔霖, 廣東工業大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陸蘊,華東師範大學,法學、心理學

梁曉燕,廣州大學,應用心理學

賽後感言

在這個比賽當中,我們收穫頗豐,不斷突破自己,在導師的指導下改善自己作品,最後幸運地進入總決賽。非常感謝一直陪伴與努力堅持的隊友們,在兩天超強度的比賽過程中,每位隊友都認真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儘管我們也會有迷茫,堅持不住的時候,但我們一直在努力克服困難。非常珍惜和這群隊友一起努力的這段時光!希望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越辦越好,有更多國家,更多學生加入到其中,一起為教育的未來貢獻優秀的設計!


x-folio社區作品集共創平台



作品簡介

隨着大學生人數逐年增多, 大學生就業成為社會共性問題。應屆畢業生工作經驗不足,然而可塑性強。作品x-folio定位於結合「探索,學習,創造」的共創社區。基於個人職業性格特徵,智能規劃相對契合度高的職業規劃成長方案。同時以Web3.0技術支持個人創作,和跨地區跨領域的集體創作。幫助大學生擺脫認知偏見,以創造性思維重新定義就業觀念,規劃人生方向,培養良好的擇業素質與潛在核心技能,將自身興趣與就業和社會發展需要相融合。

團隊名稱

未來可期

團隊成員

玄晉榕,嶺南大學(韓國),數字融合商務

汪晴,大邱加圖立大學(韓國),韓國語教育

劉文茹,大邱加圖立大學(韓國),教育行政

郭子坤,慶北大學(韓國),人工智能

戚芳瑛,嶺南大學(韓國),全球商務

王夢圓,永進專門大學(韓國) ,經營系

賽後感言

感謝大賽主辦方,使我們這個小團隊有機會度過了一個嘗試教育與跨學科融合的,充滿挑戰與收穫的難忘夏天。在鼓勵跨學科融合的探索道路上,每位導師與助理老師們無私努力與付出,與每一句建議與鼓勵,都令我們深受感動。尤其當我們為自己對教育學科認知的有限,對項目的定位感到困惑時,每位導師多方面的肯定與指導,都給予我們許多寶貴的啟發,和繼續前行的莫大動力。感恩這跨越時空的思維碰撞。未來我們會更多努力關注那些被忽略的教育訴求,並且繼續思索如何使研究更加有溫度,動員社會的力量,通過設計與創造性的學科融合,為教育的普及和更好的未來增添綿薄之力。


「The Same」——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性別平等教育平台



作品簡介

性別平等教育平台「The Same」基於中國性教育現狀以及中小學生心理、生理特徵,以性別認同、性別認知障礙為切入點,力圖通過「遊戲教育」「角色扮演」的形式,促進中小學生的性別認知、性別認同,構建良好校園性別平等氛圍。「The Same」,意味着「We are the same」——「我們沒有什麼不同,無論對自己的性別認同如何,我們都是平等的」。作品包括了APP、線下基地和微信公眾號三個部分。其三大核心功能為性別知識科普,多結局文字交互遊戲,線下劇場教育。其中文字遊戲和劇場教育通過人物IP「林小七」的成長故事串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是本作品的核心特色。

團隊名稱

「反歧視「小分隊

團隊成員

賴慧玲,首都師範大學,社會工作

何綽妍,華南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毛婧一,華南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張向琴,首都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

曾盈科,華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

張依柔,華南師範大學,社會工作

賽後感言

這個作品選題是一次圓夢之旅,從選題,創意設計,設計報告撰寫,APP製作,海報人物形象繪製,劇本編寫,劇場方案,遊戲製作,視頻剪輯......細細數來,團隊成員一起做了好多好多事情!謝謝所有隊友們,沒有大家就沒有最後呈現出來的滿意的作品!大家辛苦了!比賽期間,看到其他隊伍的設計,創意和展示都超級棒,學習到了好多,也發現自己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學,期待下一段旅程。


筋斗雲創——基於STEAM創客教育理念下的城鄉智慧交流平台



作品簡介

筋斗雲創是為鄉村學生提供本土化的創客學習方案的公益平台,鏈接社會志願者、師範高校和鄉村學校等多股力量,為學生提供本土化的 STEAM創客學習方案。平台線上收集志願者對鄉村STEAM創客教育的想法,形成學習方案和教學視頻上傳至平台,由當地教師線下指導鄉村學生開展STEAM創客活動。鄉村學生也可以自行在平台上進行創客學習和創作。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來引導鄉村學生進行創客學習體驗,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表達能力。

團隊名稱

星辰計劃隊

團隊成員

李紫紅,華南師範大學,學科教學(物理)

吳子靖,華南師範大學,學科教學(物理)

胡志偉,華南師範大學,學科教學(物理)

張霖霖,華南師範大學,學科教學(物理)

鄧浩儀,華南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論

李潔雨,華南師範大學,學科教學(物理)

賽後感言

很高興我們能夠參加這次的精彩比賽。一路走來,每個參賽團隊都展現出了超高的創新能力、認真的態度和高質量的內容,令我們眼界大開。此外我們也在比賽中直觀、深刻地學到了如何將一個「教育想法」落地的過程。在這裡我們要衷心感謝導師們的悉心指導,為我們指引了前進的方向。我們未來還將繼續前進,爭取將項目的內容孵化落地,實踐大賽所倡導的教育意義。


無界——「元宇宙+教育」視域下的混合現實高中美術教室場景設計



作品簡介

「元宇宙」一詞的出現引發了科技與投資界的廣泛關注。在元宇宙生態下的藝術教育,豐富的共享資源只需要輕輕一拖即可向學生展示空間幾何的構建,或是展示身臨其境的藝術作品場景,亦或是穿越千年與藝術家面對面。本作品在此背景下,展開對未來美術教育空間的探討,並設計有虛擬教室、遠程教室和現實教室,打造一個沉浸互動的美術教室空間。能解決傳統教學簡單化、平面化,課程創新能力弱,繪畫材料成本高等一系列問題。

團隊名稱

正好延續未來美術隊

團隊成員

孔正,廣西藝術學院,美術教育

顏晶晶,中國地質大學,環境藝術設計

衛月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設計

趙可為,湖北美術學院,展示設計專業

葉家豪,筑波大學,視覺傳達設計

賽後感言

我們組一共有五位同學,從我們共同專業美術領域出發,設計一個未來美術教室是我們最初的想法。初賽中我們每天線上討論、定時連線、分配任務、每周匯報,我們收穫了最終的作品。決賽再次將我們線上組織在一起,48小時和同伴一起奮戰一起努力的過程是最難忘的!為期三天的大賽指導中C組的三位導師給予我們建議、陪我們打煉邏輯,使我們在小組賽中獲得直接晉級的機會。路演前導師與我們討論元宇宙與教育,開拓了我們的新視野,並對我們的匯報提出了更高的細節要求。雖然在僅剩的幾個小時裡重新整理邏輯、重新準備5分鐘的匯報是很痛苦的,但我們線上連麥一起做,隊友仿佛一直陪伴在身邊!


23 號星球——為有社交障礙的高中生提供的沉浸式互動體驗平台



作品簡介

「23 號星球——為有社交障礙的高中生提供的沉浸式互動體驗平台」,名稱源自劉曉邑老師排練的偶劇《關於 23 號星球》,講述了人類成長過程中孤獨、失去童心的命運。本作品聚焦於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守護高中生純真的心靈,使其不被社交障礙所困擾。希望通過設計產品實現高中生與身邊的人更加平等、親密的溝通交流;通過使用科學有趣的手段,藉助元宇宙的空間,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保障,對其心理行為問題進行矯正,達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團隊名稱

未來教育家

團隊成員

賈拓泉, 北京師範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

袁藝菲,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英語

王夢萍,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

梁競藝,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英語

羅雨玥,中國傳媒大學,數字媒體藝術(網絡與智能媒體設計方向)

王聽雨,天津大學,軟件工程

賽後感言

因為對教育感興趣,於是加入了這一次的比賽,作為一名未來教師,我希望能夠看到教育的最新動向。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我發現自身有非常多的不足,也明白了未來努力的方向。並且在項目研究的過程中,讓我對於教育和科技的結合有了更深的理解。其次,在學習大賽主辦方所提供的課程時,也讓我系統地了解了設計方法論以及設計一個項目的完整的流程,讓我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質,也發現了自己的更多可能性。


寓教於影——基於農村中小學電影美育材料的研究與傳播



作品簡介

本作品是基於當下國家美育政策,針對農村中小學美育上的種種困難而研究出低成本的電影藝術美育計劃。項目以美育教育基本任務為出發點,以電影藝術的美育功能為核心,藉助雙減政策與三點半課後服務的政策契機,自主研發電影美育教學材料,針對中小學生搭建分級電影美育平台,開展電影美育傳播活動,切實發揮電影藝術在農村中小學非學科類教育中的美育功能,填補農村中小學影視教育的空白。

團隊名稱

寓教於影

團隊成員

陸炫樺,天津工業大學,編導

吳雅楠,天津工業大學,廣播電視編導

關守賢,華南師範大學,英語

熊慧琳,天津工業大學,服裝與服飾設計

易思琦,華南師範大學,教育學

許俊東,華南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賽後感言

我們的項目以美育為基本出發點,以電影為載體,瞄準鄉村中小學電影美育課程缺口,自主研發影視教育教學工具包,讓電影藝術以低成本的形式走進鄉村中小學中,彌補了鄉村教育的資源不足。鄉村振興的關鍵是鄉村教育振興,讓欠發達地區的孩子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作為教育學人,我很高興能夠通過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幫助鄉村中小學完善課程體系,為孩子們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元宇宙種植園——依託元宇宙的自然教育



作品簡介

為貫徹新課標中提出的自然教育與勞動教育,突出體驗式學習,項目組成員結合元宇宙沉浸性、體驗性、交互性、虛實結合的特點,提出了元宇宙種植園項目。元宇宙種植園共設有四大系統,兩大學習模式,分別可以實現學校教學輔助功能,以及學生課後自主學習功能。項目收錄了當下課本中與自然教育相關的所有素材,並依據實時數據模擬現實世界種植場景,給予學生虛擬環境下真實的探索體驗,讓學生在元宇宙種植園中體會種植的快樂。

團隊名稱

種地小分隊

團隊成員

鄒明昊,北京師範大學,科學與技術教育

蔡燁瑋,北京師範大學,科學與技術教育

曹芳菲,北京師範大學,物理學

燕麗,北京師範大學,科學與技術教育

徐瑤,北京師範大學,科學與技術教育

徐映苗,北京師範大學,科學與技術教育

賽後感言

第一次以設計的視角參與到教育的比賽當中,這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學習進步的機會。很開心能夠以團隊合作的形式參與48h的總決賽,能夠在非常非常厲害的老師的指導下修改項目,過程雖然非常累,但這是全新的體驗,我也在比賽中收穫到了比成績更加重要的能力的提升,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會再來參與並爭取更好的成績!加油!


普洱市景谷縣永平鎮初中跨學科校本課程設計案例開發



作品簡介

本作品以普洱茶文化作為切入點,用校本課程的形式展示了教育資源本土化的可行性與必要性,深入挖掘普洱茶制茶環節中所含的多種學科知識,通過項目式學習的方式,整合多種學科的知識並遷移到解決問題之中,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做「培養學生根性、點亮學生希望、引領學生前進」數字技術為支撐的跨學科農村教育。

團隊名稱

大夢想家

團隊成員

鄧洋,雲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

秦成,雲南師範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

代應嬌,雲南師範大學,學科教學(化學)

李詩婷,雲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

方妍,雲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

普思璟,雲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

賽後感言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學子,是農村教育孕育了我,這次比賽不僅讓我走近農村教育,更喚醒了我心中的教育初心:「為學生的學習創造更多的可能,為學生的未來帶來更多的可能,為農村教育創造更多的可能」。從初賽開始,歷時四個月,終於塵埃落定。總決賽48小時的賽制真的挺刺激的,一群人一起熬夜,時間總是過的很快。與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學生競爭,聽取不同領域的老師的建議,見識了很多精妙的東西。青年人的目光,一定要向高處看。感謝相逢!感謝參與!感謝成長!

相關閱讀:

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總決賽 | 學生賽道跨國設計48小時

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 | 獲獎名單公布!

「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在北京師範大學圓滿閉幕

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 | 教師賽道案例作品匯報

「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總決賽在北京師範大學開幕!

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 | 倒計時1天!詳細日程出爐!

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 | 決賽48H,各界導師全程指導!

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晉級名單出爐!

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2022)學生賽道項目指導會

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2022)中小學教師賽道指導會

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2022)學生賽道初賽培訓會

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2022)中小學教師賽道培訓會

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2022)學生賽道企業諮詢會

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2022)中小學教師賽道宣講會

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2022)企業諮詢會

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2022)中小學教師賽道諮詢會

【案例徵集】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2022)教師賽道

【大學生賽道】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2022)

第五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2022)開啟報名!

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簡稱「研究院」)是一個綜合性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教育教學實驗平台,由北京師範大學設立,並與網龍華漁聯合共建。研究院專注於研究信息化環境下的學習規律,打造支持終身學習的智慧學習環境和平台,以切實支持數字一代學習者多樣性、個性化和差異化的學習。
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公眾號

為您提供研究院的最新資訊與科研動態。研究院廣納賢才,加入我們請發簡歷至郵箱:smartlearning@bnu.edu.c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