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自:InfoQ

裁員潮席捲國外大廠,數據庫巨頭 Oracle 也不例外。

「我的經理給我打了 3 分鐘的電話。毫無情感地告訴我:你的職位被取消了,人力資源部稍後會把細節發給你,再見。」「我在 CX 營銷部門工作了 8 年。HR 昨天下午打電話給我,告訴我被裁了。」有 Oracle 員工在 TheLayoff.com 上寫下了當時被裁的情況。LinkedIn、Twitter 等其他網站上都有員工透露 Oracle 的裁員已經開始。

根據社交媒體信息,此次裁員範圍較廣,包括分析師關係部門、人才招聘、CRM 和開發人員都被涉及,其中 CX 售前工程師(據說每個團隊裁員 7 到 10 人)和營銷團隊是裁員的重災區。即將離職的員工報告說,一些團隊完全被淘汰,而另一些則被裁減。網上有爆料稱,所有 CX Commerce 團隊都被裁掉,分析師關係團隊裁減三分之一。

受影響的員工不僅包括最近雇用的員工,也有在 Oracle 服務超過 20 年的員工,甚至最近雇用的工人也取消了口頭報價,Oracle 聲稱是由於「當前的經濟環境和內部重組」。

「聽說裁員人數正在突破 10,000 人。如果他們想節省 10 億美元,這大致是有道理的,」一位用戶在 Thelayoff 上寫道。在 7 月上旬,有媒體報道稱,Oracle 高管正在考慮一項 10 億美元的成本削減計劃,其中包括改造組織和裁減數千名員工。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家 IT 巨頭不久前剛出人意料地斥資 283 億美元收購了電子健康記錄專家 Cerner 及其 28,000 名員工。

根據財報,截⾄ 2022 年 5 ⽉ 31 ⽇,Oracle 全職員工共計約 143,000 名,其中銷售和營銷團隊占比大約 26.6%,研發團隊占比 30.8%,服務團隊占比 17.5%,雲服務和許可證⽀持操作團隊占比 14.7%。員⼯的平均任期約為 7 年,27% 的員⼯在 Oracle ⼯作超過 10 年。

不過與此同時,戴爾和微軟也在趁機招攬相關人才。AWS 人力資源代表前往 LinkedIn,讓 Big Red 員工知道這家雲巨頭正在招聘。招聘人員在專業社交網絡上提供有關重組和融入網絡的建議。

裁員背後的雲轉型焦慮

Oracle 大規模裁員背後是企業營收下滑的事實。在削減成本之前,Oracle 在截至 5 月 31 日的 2022 財年實現收入增長 5% 至 424.4 億美元,但營業收入為 109.26 億美元,同比下降 28%。

財報顯示,雲服務和授權支持業務營收為 76.12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73.89 億美元相比增長 3%,在總營收中所占比例為 64%。雲授權和現場授權業務營收為 25.39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21.44 億美元相比增長 18%,在總營收中所占比例為 22%。

回顧 2008 年,Oracle 創始人拉里·埃里森還對雲計算嗤之以鼻,直到 2016 年後「真香」,Oracle 開始全力進軍雲計算市場。實際上,沒有拿到「先手優勢」的 Oracle 只能是奮力追趕。

根據 Synergy Research Group 的數據,截至 2021 年 12 月,亞馬遜的 AWS、微軟 Azure 和谷歌雲是市場上的三大巨頭——市場份額分別為 33%、21% 和 10%。華爾街日報稱,即使是每年 40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也不太可能消除差距。目前,Oracle 正在努力縮減本地雲產品的規模和成本,比如將已經 2020 年推出的 OCI 專用區域 Cloud@Customer 精簡為一個更小的數據中心。

轉型焦慮的表現之一就是 Oracle 人員不停的變動。根據 Oracle 的說法,這些都是為了不斷平衡資源,重組開發團隊,以確保有合適的人員為全球客戶提供最好的雲產品。

轉型之初,Oracle 集中招募雲計算方面的員工,裁減傳統業務的員工,減少人員支出成本。2019 年,Oracle 中國進行了大規模裁員,主要針對研發中心人員。根據報道,Oracle 同年在加州永久裁員 352 人。

除了人事動盪,Oracle 內部管理層分歧、內鬥不斷,高管人才流失。2018 年,在 Oracle 工作了 22 年、人稱 Oracle「二號人物」、「Oracle 太子」的產品開發總裁托馬斯·庫里安離職,去到對手谷歌雲擔任 CEO。

數據庫影響力下降

「其實他(拉里·埃里森)並非看不懂雲計算,只是不願意放棄已有的既得利益市場,他當時的預測是,數據庫等業務還會給 Oracle 帶來十年的正向現金流」,Oracle 中國區曾經的高管在接受燃財經訪問時候說道。

走過 45 年個年頭的數據庫巨頭確實有底氣吃「老本」,但云優先競爭對手正在侵蝕 Oracle 的數據庫主導地位,企業開始更多地選擇與 MongoDB、Databricks 和 Snowflake 等較新的供應商。

「原有的技術路線讓我們消耗的成本和時間都非常高」,Shutterfly 的首席技術官 Moudy Elbayadi 指出,「尤其是跟市面上其他產品相比,我們發現 Oracle 不符合我們對開放性和靈活性的期待。」

根據彭博社報道,Shutterfly 最近將其照片庫轉移到了亞馬遜的雲部門,並成為停止使用 Oracle 進行數據庫管理的公司之一。JPMorgan Chase & Co. 選擇 Cockroach Labs Inc. 作為數據庫供應商,以支持其在歐洲的新零售銀行應用程序。Nasdaq Inc. 正在與密切持有的 Databricks 和 Amazon.com Inc. 的 Amazon Web Services 合作。

Oracle 的很大一部分收入來自現有客戶。在 Oracle 工作 16 年、現任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的 Craig Guarente 表示,每隔幾年,當公司不得不續簽合同時,Oracle 就會提高維護和支持的價格。「公司的全部利潤來自 Oracle 數據庫維護,」他說,每經歷一次合同談判,用戶就需要支付更多費用,「從每年支付 2000 萬美元,變到每年 3000 萬美元,再到每年支付 5000 萬美元。」

彭博社報道指出,這些舉措只是估值 1550 億美元的數據庫市場中的一小部分,但卻是行業正在發生結構性轉變的證據。同時,Oracle 的數據庫影響力正在慢慢消失。Oracle 在 2019 年擁有約 27% 的數據庫市場,但根據 Gartner 的數據,2020 年降至 24%。同期,亞馬遜的市場份額從 17% 上升到近 21%。

當前,數據庫業務被 Oracle 歸納到了雲和許可證業務中。

中國本土關係型數據庫趕超 Oracle

根據市場分析機構 IDC 的研究,中國本土關係型數據庫的市場份額正在迅速增長,並大有趕上 Oracle、IBM 等國際廠商之勢。達夢數據庫、人大金倉、華為等本土企業正在搶客戶。

在公有雲中,運營商自己的數據庫占主導地位。阿里雲在 2021 年下半年占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其次是騰訊、AWS 和華為。在本地部署方面,華為擁有近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其次是 Oracle。

整體來看,2021 下半年,中國關係型數據庫軟件市場規模達到 15.8 億美元,同比增長 34.9%。而中國公有雲關係型數據庫規模 8.7 億美元,同比增長 48.7%;本地部署關係型數據庫規模 7.1 億美元,同比增長 21.1%。

IDC 中國企業軟件市場分析師王楠表示,在新興數據庫技術層面,中國本土數據庫廠商與國際廠商的差距不大,部分領域還處於領先地位,產品性價比更有優勢。

「在宏觀層面,政策極大利好本土廠商,本土廠商的市場機會將會高於國際廠商。在數據庫技術發展和宏觀政策驅動的雙重因素影響下,中國關係型數據庫市場過去的格局正在被打破,變革即將到來。」

參考鏈接:

https://www.theregister.com/2022/08/02/oracle_layoffs/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2-06-12/oracle-s-database-dominance-eroded-by-rise-of-cloud-first-rivals#xj4y7vzkg

https://www.infoq.cn/article/dmHmbK0fKmcp9SzL35Z6

我的新書《深入理解Java核心技術》已經上市了,上市後一直蟬聯京東暢銷榜中,目前正在熱銷中,想要入手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哦~長按二維碼即可購買~

長按掃碼立項優惠

如果你喜歡本文,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Hollis.
轉發至朋友圈,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點個在看
喜歡是一種感覺
在看是一種支持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