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台搭載 M2 芯片的 MacBook Air(16G+1T)已經被我重度用了兩周了。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我的使用感受(非評測)。依然很 Air很多人看到這個新款的 MacBook Air 照片或者視頻,都覺得好像變厚變重了。其實這是一個設計上的問題。新款拋棄了以往的楔形設計,採用等厚的設計,再加上底下的四個腳墊做得比較高,所以放在桌子上看起來確實顯得好像厚了。
實際上,它的機身厚度是比上一代 Air 最厚的地方要薄,重量也比上一代還輕了一點點。但是它的屏幕還比上一代變大了一點。所以從輕便上,Air 還是很 Air。
我過去幾年用 MacBook Pro 比較多,13寸的,15寸的都用過。尤其是上班那幾年經常背着一台 15 寸的 MacBook Pro 來回通勤,還是挺重的。去年 M1 芯片的 iMac 一體機發布,我就把原來那台 15 英寸 Intel 處理器的 MacBook Pro 賣掉,買了一台 iMac。用着是真爽,主要是 M1 芯片真的太強了。但是台式機的限制就是,我想用電腦就只能在書房固定的桌子用。出門一般就帶 iPad Pro 臨時用一用。這十幾天,這台 MacBook Air 讓我重新找回隨時隨地開始使用的感覺。我就會很自然的把它拿到家裡不同的地方去用。比如說沙發上面,餐桌上面,床上、甚至是有時候會坐在地上用。
而且不只是輕,它也不發熱,所以這個天放在腿上也不會燙得不舒服。對了,雖然新款的尺寸比上一代略寬了一點點,但是如果你原來有 13.3 用的電腦包,依然可以給這款 13.6 英寸的新 MacBook Air 用。
電池也太耐用了!第二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電池續航真的太頂了!就有種怎麼用都用不完的感覺。正常輕度中度使用,可以輕鬆用10個小時以上。而且這一代 Air 用回了經典的 MagSafe 充電,相當於充電使用的時候,就還有兩個雷電接口,就可以再連個顯示器,同時再連一個外置存儲,比如移動硬盤或者 SD讀卡器。
另外這一代的充電還有一個提升就是支持快充。雖然它附贈的是 35W 的雙口充電器,但其實可以支持最高 67W 的快充。我家裡只有一個閃極的 65W 充電器,應該也差不了太多。試了一下速度確實挺快的。
10分鐘充到48%
20分鐘充到64%
30分鐘充到75%
35分鐘充到80%
如果你想了解更嚴謹的 Mac M2 續航測試,推薦你看這個視頻。

性能超預期我早先年其實也買過 MacBook Air,但是那個年代的 Air 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便攜了。它的屏幕也不行,性能也不夠。所以我一開始還是習慣性的覺得 MacBook Air 的性能定位就是入門級。即便我也感受過 M1 的強大了,M2 理論上會更強。但是放在一台這麼緊湊,又沒有風扇散熱的 MacBook Air 上面,它的性能究竟能夠有多大的發揮,我一開始是存疑的。但是,這一次 MacBook Air M2 徹底改變了我對 Air 性能的固有認知。M2 芯片真的太強了。我以前用的幾台 Mac 筆記本都是 Intel 處理器,雖然像15寸 Pro 的性能也挺強的,但是代價就是在處理一些稍微重的任務時,你要忍受它風扇的噪聲,還有發燙。但是這台機子我用了十多天,它就沒有發熱過。正常使用情況下它都是涼的,即便是用它剪輯 4K 視頻也是如此。最多就是常溫。而且因為無風扇設計,永遠安安靜靜。以前我會說,要輕薄就選 MacBook Air,要性能就選 MacBook Pro。但是我覺得這個分類標準,起碼在我自己這已經不太適用了。M2 真的可以讓我同時擁有輕薄和性能,並且續航長,更涼爽更安靜。如果你也不是需要做那種像剪輯 6K、8K,或者超高碼率的視頻之類的比較重的工作。只是用來上網頁、看視頻、用 Word、PS 這樣的文字或圖像處理軟件、或者剪輯一些一般的視頻,MacBook Air M2 都可以非常輕鬆的完全這類使用(注意「非常輕鬆」很重要)。除了上面說的幾點。新款在很多細節方面都比上一代有所提升,比如更大更亮的屏幕,更高清的攝像頭,更好的揚聲器系統,全尺寸功能鍵的鍵盤。也可以算上兩款新的配色。購買如果你是第一次打算嘗試 Mac,就要先了解清楚你日常或工作用的軟件,是不是在 macOS 上都有。如果有的話,我很推薦你嘗試選擇一台 M1 或 M2 芯片的 Mac。如果有一些必要的軟件在 macOS 上沒有的話,那還是老老實實選一台 Windows PC 更靠譜。我自己使用 Mac 已經快 10 年了,不管是我上班時做 web 編程開發,還是業餘時間做公眾號,還是辭職後開始自己做視頻內容,Mac 完全都能滿足我的使用需要。但不管怎麼樣,現階段我是不推薦買任何 Intel 處理器的 Mac。有人說完全可以買 Air M1,便宜很多,性能也不算差,又沒有劉海。也有人說,如果選配 16+512,都可以再多加點錢買同樣是 16+512 的14寸 Pro了。其實都有道理。每個人的選擇便好、側重點,預算都不一樣。自己喜歡哪款就買哪款。
外觀最後,我們在再聊一個比較有趣的話題——新款 MacBook Air 的外觀。我選擇的是午夜色。它的顏色在不同的環境光線下,感受會不一樣。光線亮的地方,它透着一點藍色,光線暗的地方,它就幾乎快變成黑色了。尤其是夜晚燈開得比較暗,又開啟暗色主題模式,就真的很暗夜。我覺得經常晚上用電腦的人應該跟我一樣喜歡這個顏色。但是這個顏色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沾指紋,很多人吐槽說午夜色就是指紋收集器,的確是這樣。尤其是在光線比較強的環境下比較明顯。所以如果你接受不了這一點,還是建議選別的顏色。比如新的星光色也很好看。然後就是這個劉海。一開始我也是不太能接受,但是我真正使用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我用的時候不會去注意到它。我的視覺焦點都是在跟着正在用軟件走的。而且在全屏模式下,這一塊是看不到的。好了,以上就是我使用 MacBook Air M2 兩周後的體驗感受。如果你對這台 Mac 機型有任何想了解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macOS Ventura「台前調度」與「調度中心」有什麼不同?
對了點擊「閱讀原文」👇,可以在B站觀看我的 MacBook Air M2 體驗分享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