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滙豐晉信基金蔡若林


最新觀點:

【債市每日一交流】債券基金,投資組合中的壓艙石之選

大家好,我是滙豐晉信豐盈債券基金擬任基金經理 蔡若林。我每天會跟大家分享債市點評或債基小知識。歡迎大家訂閱學習哦!

債券基金預期的波動和下行風險都相對小於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可以作為投資組合中的底倉。從今年年初以來的數據來看,在市場波動劇烈的情況下,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指數整體均呈現不同程度的跌幅,而債券型基金指數實現了0.86%的漲幅,足以看出債券型基金的防禦屬性。

數據來源:Wind,滙豐晉信基金整理,2022.1.1-2022.6.24。過往業績不表未來表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過去十年間,不論是單邊下跌市場,還是震盪加劇市場,相比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來看,債券基金始終保持相對平穩的走勢。從波動率來看,過去十年Wind債券型基金指數年化波動率2.33%,遠低於股票型基金總指數的21.62%和混合型基金總指數的15.57%。(數據來源:Wind,2012.6.25-2022.6.24。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數據來源:Wind滙豐晉信基金整理,2012.6.25-2022.6.24。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拉長期限來看,債券基金仍然表現出良好的防禦屬性,有助於平滑組合波動的效果。


萬家基金黃興亮


最新觀點:

說起確定性,到底是看長期還是看短期?

資本市場有一個著名的「遛狗理論」:公司基本面和股價的關係,就像牽着狗的主人與小狗的關係,散步的時候小狗一會兒跑到主人前面,一會兒跑到後面,但最終都會回到主人身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公司基本面的發展是確定向上的,那麼無論股價如何震盪,最終依然會反應出公司的真正價值。

當我們把目光投向資本市場,會發現每天的波動路徑是無法預測的,頻繁交易型選手往往在貢獻了大筆手續費之後一無所獲,因此形成了「不確定性高」的印象。實際上,如果拉長時間來看,其實是有確定性的:正如我們無法精準預測明天的天氣,卻可大致知曉未來一段時間的氣候,因為氣候周而復始,從春到夏,從夏到冬,溫度的變化趨勢是相對確定的。

因此,多數投資大師也都放棄了短期預測,轉而從時代大趨勢着手,買那些扎紮實實有業績、長期有空間的行業和公司,耐心地做長期投資。

我們普通投資者也要在眾多信息中,尋找長期信號而非短期信號,透過短期噪音去看清長期確定的東西。如果是基於長期增長潛力來做投資,那麼當市場情緒化回調的時候,不僅不會很慌張,反而會有信心買入更多,這就是確定性帶來的底氣。

例如過去半年,半導體板塊調整幅度較大,估值跌到了歷史低位,市場開始擔心板塊未來的經營風險。但從長期視角看,情況並非如此。

在我看來,我國每年進口約4000億美元的半導體,其中有2000-3000億最終消費在中國市場。但在2000-3000億的國內市場,國內企業所占份額可能還不到10%,處在比較早的階段,本土公司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計算機行業也是類似情況。對於來看,比中國體量小的經濟體都能出現1000-2000億美元市值級別的計算機軟件公司,但國內目前還沒有超過1000億人民幣市值的公司。這是因為,計算機軟件屬於後周期行業,在經濟高增長的時候,企業,賺錢相對容易,因此對效率、成本不見得很重視。隨着經濟增速下台階,各項成本上升,提升效率、控制成本的工具類產品就會逐步得到認同,海外市場也走過了這樣的過程。因此,雖然短期很難預測,但半導體、計算機等行業的長期確定性是較高的。

現在我們正站在萬物互聯的新十年產業周期的開端,科技板塊經過回調之後,估值降低、風險變小了,長期的圖景依然清晰。人們往往高估一年內能做的事情,而低估十年裡能做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因短期的波動而忽視了長期價值。

南方基金崔蕾


最新觀點:

中證1000股指期權期貨獲批,為何它會成為熱門?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期貨、期權等衍生品對提高市場定價的效率、提升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以及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穩定的金融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提升了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例如,有了衍生品的助力,長期機構投資者可以排除市場波動的隱憂,積極配置優質上市公司股票,支持企業開展直接融資,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動力,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來源:財聯社

A股股指期貨目前僅有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三個品種上市交易,覆蓋超大盤、大盤和中盤。對比成熟市場,美國擁有着當前最活躍的股指期貨市場,產品線十分完善,從代表大盤的SP500指數、到代表中小企業的RUSSELL2000指數均有相對應的股指期貨產品。隨着A股資本市場逐步擴充,對於小盤股的風險管理需求日益增長,當前南方中證1000ETF融券餘額高達13億元,占ETF規模的53%(數據來源:上交所,wind,截至2022/7/15),反映了其承載的大量對沖需求。適時推出中證1000股指期貨、期權,有利於為中小企業、上市民企等提供有效的避險工具,提高衍生品覆蓋的市場的廣度,也有助於促進各種工具型配套產品,如ETF的功能發揮。

以上資訊不作為投資建議,基金投資需謹慎。

平安基金神愛前


最新觀點:

【收盤解讀】成長回歸、板塊輪動

今日,權益市場在上周整體調整後高開。截至收盤,各大主要市場指數基本均有一定漲幅。行業方面,國防軍工、社會服務、機械、鋼鐵、醫藥等板塊收漲,而農業、煤炭、汽車等少數板塊表現弱勢。回顧近期市場,二季度以來成長板塊在復工復產及汽車等行業刺激政策下繼續強勢。而隨着疫情防控更加靈活有效,以及穩增長政策不斷落地,消費及大金融等板塊預計也將出現基本面的改善。

我們認為,市場風格階段性可能將趨於成長風格,板塊風格分化程度將有所收斂。就長期而言,圍繞科技創新與消費升級的市場主線仍較清晰。因此,中短期內,我們判斷權益市場可能將趨於板塊間估值收斂及風格均衡,調整較多的板塊更應受到市場重視;而長期來看,消費、醫藥、新能源以及科技行業中的核心資產仍將是我們長期看好並關注的市場主線。

富國基金章旭峰


最新觀點:

【富國軍工章】我們還繼續看好軍工行情嗎?

答案當然是:Yes!

關注我生活號推文的朋友們,應該知道我對於軍工板塊一直是偏堅定看多的。

今天我們從短期和中長期角度來跟大家分析一下我們維持「軍工行業持續高景氣」這一判斷的依據。

短期來看,伴着半年報不斷臨近,基於我們前期的研究和判斷,中報整體可能是符合甚至可能略超預期的。根據申萬宏源軍工組研究,尤其是一些軍工中的白馬股大概率會穩定兌現,為後續切換估值打好基礎。與此同時,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年,各項改革舉措推進有望加強,疊加2022年初國防板塊調整,企業開展股權激勵相關成本較低,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作為國企改革重要內容之一也有望加速。

中長期來看,根據申萬研究所報告,目前軍工企業呈現供需兩旺的狀態,已有訂單或可保證近三年業績高速穩定增加。同時,2021年業績不達預期也為未來兩年業績提供較強確定性和彈性。申萬預期未來重點型號採購有望不斷加速,因此大概率可以確定軍工中長期的向上邏輯。

我們強調,下半年國防軍工板塊無論從行業增速,或是估值優勢,都可能具備較強的投資價值。建議投資者把握市場震盪調整良機,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需求,可以考慮參與板塊投資中期持有。我們依然認為全年國防軍工行業有望呈現「前低後高」的市場走勢。

富國基金孫彬


最新觀點:

【富國基金孫彬】有一個好消息悄悄告訴你

投資者朋友們,大家好!

周末的雷聲中,上海40℃的炙烤模式有了一點點緩解,好在沒有出現傳聞中的封控,不過我猜很多人這一次是被高溫限制了出行的腳步呀,入暑的日子裡大家多多保重!

上一周A股市場依然出現高位震盪,市場出現了回調,隨後又受國家出台的利好光伏、儲能、新能源車等板塊的系列政策影響,提振了市場情緒,本周公布了6月的社融和信貸數據又創新高,經濟復甦未止,我們對市場尤有期待。

這段時間我也加緊步伐,忙着給大家帶來一個新產品,很快富國上證50基本面精選就要和大家見面咯,來和大家聊一聊為什麼我這次選擇上證50這個標的指數呢。

一提到上證50,大家腦海中是不是就浮現出四大行、兩桶油、一堆保險和券商這些深度價值的版塊,其實近些年上證50已結髮生了非常大的進化和改變,越來越多的偏成長性的個股都進入了 上證50,那如今消費、銀行、電芯、電子和醫藥等則成了上證50的主要權重。站在當下,上證50中的銀行、地產、電子、醫藥與消費的估值都處於相對合理甚至低估的位置,那當下或許也是一個布局的良機。

再來和大家聊聊你們關心的基本面增強,區別於量化指數增強,其實基本面增強是一個通過主動選股,以期獲得對指數的超額收益的方法論,通過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的方法去構建組合,獲取長期對指數的穩定超額收益。

之前也和大家說過我對於下半年的看法,雖然高溫和市場的震盪讓大家最近心態也時而焦灼,有的朋友感覺剛開心不久就又揪心起來,有點後悔。

不過我還是想說市場當前整體估值合理甚至部分個股估值基本處於底部,總體我還是會比較樂觀的看待。我也會繼續分散持股、淡化擇時、精選行業均衡個股的理念,於我而言,初心之外,更有用心,希望屆時新產品也能得到大家的多多關注呀!

富國基金張聖賢


最新觀點:

【聖賢說新能源車】注意!指數震盪,或需要這樣來應對…

你好,我是張聖賢,一名指數基金經理。我會不定期跟你分享一些自己對於各類行業的看法,以及一些投資方法論,也歡迎關注富國相關的指數基金。期待更多的朋友們一起加入,相互交流學習。

昨天聊了煤炭,今天我們花點時間來聊聊新能源車。上周受市場風險偏好下跌的影響,新能源汽車板塊先抑後揚,其中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399976.SZ)上周下跌3.18%(數據來自wind,7.11-7.15)。

此前我一直說,新能源車是成長板塊的風向標,成長板塊由於前期漲幅較大,短期受諸多因素的擾動,或將處於分化階段,因此要考慮進行倉位管理。但很多人還是不理解什麼叫倉位管理,這周我會重點發一篇文章來專門聊。

很多朋友盲目地把倉位管理解讀成看空,莫名給自己施加了許多恐慌情緒,這是不對的。那麼新能源車究竟還能不能繼續上攻?當前應該如何應對呢?我們依然回歸基本面看。

7月以來,由於6月需求集中釋放,疊加高溫天氣等季節性因素,汽車需求較6月環比略有回落,但同比依舊保持高增長。據統計顯示,7月2日至7月10日,新能源汽車上險量為8.7萬,同比增長87.5%,環比回落35.6%,較6月同期回落17.6%。(數據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由於7、8月為傳統汽車銷售淡季,疊加前期6月末各地補貼導致衝量效應,近期數據波動也屬於正常現象,我們後續保持關注即可。預計到8、9月份隨着供給持續推出,油價保持高位,新能源車銷量有望再次快速恢復。

因此總體來看,我們依舊認為,當前新能源車的景氣度依然較高,短期雖略有回落,但總體仍處於高景氣的階段。疊加近期中報披露,大部分公司也陸續兌現此前市場的預期,未來在產業不斷發展的趨勢下,企業盈利有望進一步持續保持高增。

回歸投資端,短期指數仍未突破當前的震盪區域,且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疊加前期獲利資金的兌現,板塊或仍處於分化階段,依然不要追漲,如有調整,依然可考慮採取擇機逢低布局的形式來應對。定投也可以繼續堅持。

從中長期的視角看,我對新能源車的長期發展趨勢依然十分看好,大家也不用因為短期的一些波動而對其失去信心。

【聖賢說煤炭】煤炭還能玩嗎?

大家好,我是張聖賢,一名指數基金經理。我會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對於各類行業的看法,以及投資方法論,也歡迎關注相關的富國指數基金。期待更多的朋友們一起加入,在評論區多多留言,相互交流學習。

新的一周,依然還是先說煤炭。事實上一直看我文章的朋友們知道,煤炭我基本上是每周一都會發文,所以在當周大家如有疑惑,只要找周一的文章閱讀即可。一般而言,短期的觀點不會變化,除非有重大的基本面邏輯轉變,那我會另外再發發文。

上周,受部分地區地產行業發酵影響,市場對經濟增長擔憂加劇,A股再度迎來調整,其中中證煤炭 (399998.SZ)指數上周下跌4.89%(數據來自wind,7.11-7.15)。從上周討論區的留言來看,很多朋友都對煤炭失去了信心,那麼煤炭究竟是不是不行了呢?我們依然回歸基本面來看一看。

上周煤價價格總體保持平穩,截至7月15日,秦皇島港動力煤(Q5500)山西產市場價1248.0元/噸,較之前一周上漲3元/噸,5500大卡年度長協價維持719元/噸。近期各地氣溫明顯升溫,全國多地高溫不斷,居民用電需求明顯提升,同時工業需求也有回暖跡象。展望後市,7、8月高溫天氣持續,同時伴隨着復工復產逐步推進,煤炭日耗有望維持高位。

從供給端看,國內煤礦保供增產背景下繼續增產空間相對有限(6月煤炭產量日產量達到1264萬噸,環比5月+6.6%),國內外煤價倒掛影響進口煤補充不足(6月進口煤量同比下降33.1%,環比下降7.6%,前6月累計同比下降17.6%),近期沿海電廠庫存已降至12天左右低位水平,港口存煤也開始回落,預計動力煤供需面仍有較強支撐。

因此總體來看,整體基本面依然有較大的支撐邏輯。而且上周,多數公司披露了中報預增公告,截至7月15日,煤炭板塊共有26家公司先後發布中報業績預告,測算各公司Q2歸母淨利潤和扣非歸母淨利潤中樞分別為811和6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7%和95%,環比分別增長48%和24%,半數以上的公司Q2業績在持續創新高。其中Q2扣非淨利同比環比分別增長95%和24%,全年業績預測有望進一步上調。(數據來源:wind)

因此,近期煤炭板塊雖然受到全球和中國經濟增速回落預期影響,但我認為煤炭行業仍具備供給偏緊的供需面和低位估值帶來的安全邊際優勢,繼續看好板塊中期配置價值。

此前我也說過,在全球碳減排的大趨勢下,全球煤炭行業已經多年處於低資本開支運行狀態,未來能源價格中樞提升是大概率事件。儘管短期公司公布靚眼的業績後,有部分資金利好兌現的動作,但考慮全年業績高增的確定性,現階段或仍是逢低配置煤炭板塊的階段。

回歸投資端,短期板塊依然處於右側的趨勢之中,沒有必要過於恐慌,前期我也提示過,市場分化階段,要注意倉位管理,因此我們不鼓勵滿倉或者重倉梭哈去追高,但如有調整,依然可考慮採取擇機逢低方式慢慢布局。定投也是可以繼續堅持的。

很多人對待煤炭的思維認知還處於傳統周期板塊的思維認知,但其實回顧煤炭歷史長期的走勢,就可以明顯發現,這一波煤炭的行情,或已較此前的周期類走勢大有不同。能源革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包括我們看到很多煤炭板塊的企業,已有開始做相關新能源的業務轉型。

所以大家還是不用過於擔憂其短期的表現,此前漲幅這麼大,短期有所調整,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最後想說一點,再好的投資機會和賽道,也會有投資者虧錢。核心的原因是對於倉位管理和心態控制毫無概念,買的時候喜歡梭哈,虧錢受了一點波動就要割肉。那麼賺不賺錢,就完全變成一個50%的概率問題,無異於小學生來投資。

所以你必須不斷地通過實踐,經常思考,修煉自己這兩個方面的能力,如果你不想努力,最好的辦法還是考慮通過定投的這種模式去參與。千萬不要在已經踩錯節奏的情況下,再去盲目操作,這樣你的虧損只會越來越大。

(END)

投資策略

1、投基到底要不要擇時?
2、絕對乾貨!基金小白如何做投資組合?
3、「固收+」終究還是淪為「固收-」
4、從基金經理的角度來談為何不看好固收+
5、投資基金的四個誤區
6、一文講透,如何才能挑選到優質「固收+」?
7、萬字長文!基金經理如何賺錢,又是如何虧錢
8、哪些「固收+」基金抗住了調整?(附牛基)
9、α指標選出的十大牛基!(10年期)
10、夏普比率選出的十大牛基(10年期)
11、Alpha 指標篩選的5大牛基(5年期)
12、Alpha指標篩選的5大牛基(債基篇-5年期)
13、Alpha指標篩選的固收+牛基:易方達基金刷屏 張清華、胡劍霸榜(固收+篇-5年期)
14、夏普比率選出的5大牛基(5年期)
15、買基金不能「萬里挑一」!聊聊一地基毛的選基邏輯(工具篇)

基金公司大盤點

1、易方達明星基金經理大盤點 張坤,蕭楠之外還有誰?
2、匯添富明星基金經理大盤點 雷鳴、胡昕煒、楊瑨之外還有誰?
3、廣發明星基金經理大盤點 劉格菘、林英睿、費逸之外還有誰?
4、工銀瑞信明星基金經理大盤點袁芳、趙蓓、杜洋之外還有誰?

明星經理

五年期:|張坤|蕭楠|楊浩|曲揚|王崇|周應波|鄔傳雁|葛蘭|楊棟|秦毅|何帥|馮明遠|袁芳|陳鵬揚|陳一峰|歸凱|胡昕煒|任相棟|李競|於浩成|韓創|張翼飛|楊金金|崔宸龍|王申|周雪軍|陳皓

十年期:|周蔚文|劉彥春|傅鵬博|王克玉|王健|胡濤|朱少醒|楊明|董承非|馮波|趙曉東|梁永強

基金經理的回信

1、秦毅的回信:什麼是價值投資的本質?
2、胡昕煒的回信:未來還有哪些領域存在超額收益?
3、林國懷的回信:什麼樣的基金適合做底倉?
4、王睿的回信:如何理解保護性的成長?
5、八獲金牛獎!全市場僅有8人,談談匯泉基金和梁永強

避雷手冊

「帶貨型」基金經理?李化松一邊卸任舊產品,一邊發行新產品,還有產品疑似掛名!

招商基金李佳存口碑坍塌?基金經理的天敵是基金公司對規模的痴迷

六年虧8%!平安消費精選成反面教材,神愛前等5任基金經理不合格,暗藏掛名、風格漂移、高換手率等貓膩!

一位老將的墮落!富安達基金孫紹冰7年虧損11%,卻為券商貢獻2180萬佣金,今年虧損超30%!

1年換手率2327%,為券商貢獻佣金2235萬!凱石基金付柏瑞押寶白酒股的背後

玩呢?基金換手率5007%、交易費用3021萬,虧損15%!興銀基金為華福證券瘋狂刷佣金?

一位「百億級」基金經理「隕落」!招商基金付斌最慘產品虧損近40%,曾高位連發4隻產品!

又一個廖發達?換手率1770%、近1年虧20%!圓信永豐基金肖世源屢次上演「散戶式」操盤,范妍慘成「背鍋俠!

滿倉龍頭股竟虧20%,銀河龍頭登頂股基倒數第一!看它如何「一把王炸打的稀巴爛」奪定價權成笑談!公募折戟港股,匯添富、廣發、嘉實、富國等大廠無一倖免

廣發基金「盲盒」式的基金經理苗宇

基金經理倒數第7名也要發產品?廣發基金打的什麼牌

農銀匯理基金你內幕交易不止一次了!

天弘基金尬吹陳國光!「科技股獵手」成色不足,業績平平、風格激進

炸鍋了!華安科創主題刷新「垃基」下限,基民揚言要告到證監會,業績倒數第一

成立5年4年虧損!大成基金旗下產品遭基民嘲諷:絕對負收益策略?


我就知道你在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