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相聲守墓人、影視和大牌奢侈品終結者、清華池高材生、德雲社皇后謙兒哥的王,郭德綱老師曾經說過,端午節放假我們應該感謝兩千多年前的屈原,是他義無反顧地投江,才為後世的我們換來了一天假期。

而「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中秋佳節,我們就應該感謝唐玄宗李隆基,雖然在周朝就有關於中秋的記載,但是直到唐朝,中秋節才成為全民的節日。從歷史上看,皇帝都會追求永生,希望永遠掌握權力,唐玄宗也如此。唐玄宗時代大力尊奉道教,而月宮正是凡人登仙,永生的象徵。《開元天寶遺事》中就記載:唐玄宗在當時著名道士羅公遠主持的中秋祭月儀式上,登上了月宮。這當然只是傳說,但是唐玄宗尊奉道教的永生,卻普惠了民眾,因為他讓八月十五中秋節望月拜月的風氣,從皇宮逐漸傳到民間。


舉杯邀明月:

唐朝人喝什麼酒?

每逢中秋這一天,唐玄宗都會召集重要的文武官員,一起到皇宮,熄滅燈燭,就着月亮灑下的清輝,大擺酒宴,大家借着酒興行令賦詩,歌頌皇上的文成武德,期盼永享太平盛世。

飄零在各地的遊子和詩人,由於交通不便,在中秋節這天,也會格外想念家鄉,或聚飲、或獨酌,用微醺的酒意沖淡濃濃的鄉愁,也留下無數美好的詠月詩篇。總之,對唐朝人來說,中秋吃不吃月餅都行,但酒是一定得喝的。可動輒「會須一飲三百杯」,就算用現代喝白酒用的小杯,三百杯也得差不多12斤白酒,這些白酒灌下肚,別說寫詩了,這個中秋節都別想過了,以後的中秋節……還有以後嗎?


但人家李白還就能「斗酒詩百篇」,唐代一斗酒折合現在也就是6升,正是12斤。

如此誇張的豪飲其實說起來也沒那麼神奇,唐代的酒並非現代意義上的蒸餾酒,那時的釀酒工藝只能釀出10°左右的酒,一斗酒的酒精度在東北那嘎達,酒局聚會上的好手都有這個「斗酒」的量了。

不過就算釀造水平一般,好一點的清酒,價格也不便宜。王維說「新豐美酒斗十千」,李白說「金樽清酒斗十千」,說的都是當時的頂級好酒,開元盛世的十千錢接近現在的兩萬五千元(一升等於12瓶,一瓶兩千,跟現在的頂級白酒價格相當),王維有錢,李白有人請,都喝得起。餐館裡賣的普通酒,一斗售價折合成現在的人民幣也在400——1000元不等,跟今天差不多。


普通人的日常消費,就是自釀的米酒,接近於醪糟。白居易鼎鼎大名的「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喝的「綠蟻新醅酒」就是家釀發酵期短、且帶微生物雜質的濁酒。孟浩然「把酒話桑麻」、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喝的也都是這種民間自釀濁酒。包括武俠小說里經常見的「竹葉青」,其實也都是類似的便宜貨。詩人和俠客的普遍貧窮限制了喝酒的品味。李白要是沒人請喝酒,也只能把當倒插門女婿得來的「五花馬,千金裘」都當了換酒;更不用說「潦倒新亭濁酒杯」,一生經歷艱難困苦的杜甫了。

但正是杜甫,寫出了大唐盛世最強大的喝酒陣容——《飲中八仙歌》。

摘要速寫:

飲酒天團的酒局眾生相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喝酒的人請注意對號入座,如有巧合,就是雷同)

寫《飲中八仙歌》的時候,杜甫剛到京城長安,正是三十多歲的盛年,他躊躇滿志、意興飛揚,一心想進入仕途混出點名堂。跟其他求官的詩人一樣,杜甫也寫了不少給貴族溜須拍馬的詩,以期求得他們的舉薦。《飲中八仙歌》其實也有一定巴結討好的意思,但詩里的人物速寫卻非常生動精妙。這八位年齡不一的酒仙在史實上究竟一起攢過酒局沒有,咱也不知道,但不妨根據杜甫的描述,藉助史實對這八人的記載,來看看唐朝喝酒天團齊聚中秋時的酒品與人生際遇。


既然左丞相李适之一天都要花一萬錢喝酒,那這場頂級中秋酒局做東的就是他了。李适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孫,正經姓李的皇親國戚,這時大概五十歲左右。不過他剛被右丞相——大名鼎鼎「笑裡藏刀」的李林甫排擠出政局,改貶為有名無實的閒職太子少保。耿直的李适之在酒桌上多半是要發些對國事的牢騷的,只可惜坐在兩邊的人,卻是倆悶葫蘆。

左邊的悶葫蘆是汝陽王李璡,是李隆基親哥寧王李憲的兒子。李憲一生謹小慎微,很清楚自己的位置。李憲死後,李隆基給他的諡號是「讓皇帝」,意思就是說我李隆基的帝位是你李憲讓給我的。李璡年輕時長得丰神如玉,被李隆基金口玉言贊為「謫仙」,這可比李白被賀知章贊「謫仙」早多了。酒局這年的中秋,李憲雖然也已經四十多歲了,但依舊是超級高富帥大叔一枚,而且和他老爹一樣性格,沉默寡言,愛喝酒。杜甫當時就投靠在他門下,希望得到李璡的引薦,只可惜投錯了人,李璡為避嫌,根本不可能向李隆基舉薦政治人才。

李适之右邊的是年高德劭的賀知章,是個笑眯眯的悶葫蘆,這時他已年近八十。賀知章一生順風順水,中過狀元,做過高官。直到當時,朝廷的一些重要公文,李隆基還要經常親自點名要讓賀知章看看。賀知章瀟灑達觀,雖然號「四明狂客」,其實謹言慎行,從不狂傲自大。不但皇帝喜歡他,群臣也都喜歡他,這樣的人,在酒桌上多半是笑眯眯地喝酒,聽着李适之的牢騷,也是含笑點頭不做評論。喝多了就閉眼沉睡。


坐在李璡下首的是另一位玉樹臨風的大帥哥,崔宗之,出身唐朝大世家博陵崔氏,前宰相崔日用之子,妥妥的官N代加富N代。參加這場酒局時,不到三十,所以是「瀟灑美少年」,幾分清高、幾分漫不經心的世家「范兒」。他在酒局裡也不愛說話,對喜歡的人就青眼有加,對不喜歡的人就是白眼向天。

崔宗之下首是另一位世家官N代,才子蘇晉,四十多歲,正虔心吃齋向佛。但要是有酒喝,他就忘了佛門戒律。這位也是妙人,一生宦途也算順風順水,酒桌上話不算多,聊也是聊一些命運與因果這樣偏玄學的內容。

這首詩的大主角詩仙李白坐在賀知章下首,這時他正值壯年,賀知章因為他的《蜀道難》而驚呼其為「謫仙」,李隆基也因為其詩文,欽點他為供奉翰林——並無實權,主要工作是給皇帝寫詩文娛樂。對於官場,詩人李白基本是很傻很天真,所以一斗酒下肚,便要開始吹牛打屁了。什麼高力士脫靴,楊貴妃捧硯,醉草嚇蠻書等等這些,都是後來瞎編排的,一個文藝詞臣,怎麼可能有這待遇?但這個酒局,李白也確實是主角,大家主要聽他吹些浪漫的牛皮,多數含笑不說破,誰會讓一位超級大才子難堪呢?

李白的下首坐的是書法家「草聖」張旭,這時他年近六十,一手草書已經超凡入聖。張旭喝得不多,對於一位看見公主和擔夫爭路能領悟書法筆意的人,他更喜歡細心觀察酒桌眾生相。不過,酒意上頭,大家又盛意相請的話,就會展示狂放不羈的草書了。

最後一位焦遂,草根百姓一名。大約五十上下,可能開始見這麼些大人物,有點緊張侷促,但他酒量着實厲害,五斗酒喝下去,酒壯慫人膽,就開始上知天文星相,下知天下局勢,屬於酒桌活躍氣氛的侃爺。


一桌八人,出身、地位、命運、性格皆不同,很像現在的酒局。論酒量,肯定是平民焦遂最大;要論人生快意,無疑是賀知章,他也是酒品最好的酒友,深沉內斂,閱盡人生,卻又親和力十足——對於酒桌上的牢騷、張狂,他都予以理解包容的微笑。

杜甫這摘要式的酒局速寫,寫足了這一場盛唐頂級酒局的眾生相,也涵蓋了人生百態。

跟飲中八仙的大唐盛世相比,我們這個時代要更加繁榮昌盛,酒的品質當然更是大唐所無法比擬。李白、杜甫們做夢也難想到這世上竟然還有53°醬酒的人間美味,汝陽王李璡也甭封酒泉做王了,那兒沒酒,只有衛星和火箭,要封也得封在赤水。

中秋酒局品酒品人:

人生若只如摘要

赤水河是醬酒基地,有三千多家大小酒業。而位於赤水上游的金沙酒業,近年來異軍突起,2021年,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發布了「第13屆華樽報告中國酒類品牌價值200強研究報告」,經中國酒類品牌價值評議組委會評測,金沙酒業2021年度「金沙回沙」和「摘要」雙品牌價值共計1036.45億元,位居中國白酒第十二名、中國醬酒第三名。摘要酒無論是包裝,還是品質,都充滿了古代經典文化所凝聚的濃濃書卷氣。


「摘要」二字,蘊含了三層意思:一是「摘天籟之菁華,色若晨露;要人間之至釀,味比醪醇」。這是在解釋摘要酒的品質,摘要酒採用經典醬酒的「12987」釀造工藝,即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秉承端午制曲、重陽下沙傳統工藝釀造。酒的色澤微黃透明,掛杯緊緻粘稠,有一種獨特的醇甜香味,幽雅怡人。飲後使人回味綿長,且空杯留香悠遠。

二是「摘萬物魁首,聚一生至要」。這既是說摘要酒濃縮了萬物精華,適合高朋滿座時暢飲,也對飲者最美好的文化祝福——當然我們知道,在「飲中八仙」里,也就賀知章真正能實現這一點,中過狀元,幾朝元老,皇帝賞識尊重,一生舉薦才子無數,而且還能高壽衣錦還鄉,平安終老。

三是「人生若只如摘要」。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能留下文字記載的人寥寥可數,大部分人都如雲煙散去。能留下十來個字、幾十個字摘要的歷史人物,已經相當了不起。比如《飲中八仙歌》里的焦遂,一介布衣,卻因杜甫這首詩,而名留青史。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飲者的諸般情態背後,包含着不同的人生態度和做人境界。


摘要酒已成為愛酒之士的高端新選擇。當我們中秋相聚,共飲經典書卷一般的摘要酒時,不僅要享受團聚的歡愉,也可品味古代飲者的故事,更要領略它所帶給我們的傳統人生智慧——這是性情,也是境界,更是格局。

人生摘要,廖廖數十字閱盡人生;酒中摘要,微醺陶然間禮讚盛世中國。

本文參考書籍:

1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2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

3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

4 彭信威《中國貨幣史》

5 孫機《中國古代物質文化》

6 王賽時《唐代飲食》

策劃丨三聯.CREATIVE

監製丨路瑞海

微信編輯丨方禾

設計排版丨高旭芹

作者丨杜十天

圖片來源丨摘要、視覺中國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