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6氪調研出了出海賽道以及其細分領域,包括品牌、物流服務商、支付服務商、營銷服務商、SaaS平台等,未來在營收、利潤、銷量、用戶量、估值/市值等方面具備高速增長潛力的創新企業。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改變了世界供應鏈格局。一時之間,似乎全世界都在購買中國製造的商品。但緊隨其後,卻是一場快速降溫,去年無疑是出海賽道極為動盪的一年。

疫情讓海外線上消費快速火熱,身處局中的跨境電商們在風口之上嘗到了一波紅利,跨境大賣的造富神話,也不再只是圈內笑談。

從數據來看,在過去5年,全球零售電商規模翻了一倍,從1.4萬億美金增長到超3.9萬億美金。特別中國跨境電商增長最快,過去5年增長了近10倍,其中的中國品牌賣家僅在亞馬遜註冊規模,就在三年時間裡增長10倍。同樣也是在這期間誕生了老一代的眾多大賣,比如華南城四少、坂田五虎。這裡面有十億級大賣,也有百億級大賣。

同樣,跨境電商的火熱也傳導至了一級市場。根據《2020年度中國跨境電商投融資數據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融資額約54.36億元;2017年融資額約22.91億元,2018年融資額約100.7億元,同比增長339.54%;2019年融資額約230.8億元,同比增長129.19%。而到了2021年,據《《2021年(上)中國跨境電商投融資數據報告》數據,僅上半年跨境電商融資事件數就有29起,同比去年同期9起上漲了222%;融資總金額78.1億元,同比去年同期18.4億元上升了324%。

不過市場情緒到達高峰之後,變數隨之而來,當入局玩家激增、流量開始內卷,成本更高、監管更嚴時,出海的門檻正在不斷提升。傳統的粗暴式鋪貨模式,在出海賽道開始越來越難行得通,人們對品牌和創新的需求也再度提上議程。

一方面是商業模式上的創新,比如去年以來DTC模式的熱度在不斷上升,品牌意識正在被跨境電商們認可,特別在經歷了亞馬遜封店潮之後的鋪貨賣家,紛紛開始嘗試轉型來試圖新的增長可能。

另一方面也是關於產品的創新。人們關於創新的探討從未止步,只不過當從前「躺着就能賺錢」的舒適圈被打破後,想要繼續留在出海的賽道上,就少不得要在產品本身上下一番苦功。

事實上,這樣的創新也正是創投圈聚焦的主要風向。今年以來,在多重因素作用下,一級市場的投資一度低迷,投資人找不到方向、頻繁轉換賽道,在今年來看已成為一種常態。不過,儘管一級市場經歷着尋找方向的迷茫,但是新的風向也在不斷湧現。

比如出海的供應鏈體系更加完備,物流基礎、金融支付服務正在不斷完善;廣告投放、店鋪運營開始變得日益精細化;出海品牌也開始強調產品力與科技感,如割草機、戶外儲能、電動車等產品紛紛在一級市場獲得了市場追捧。創新、服務正在被市場重視,更具全球化視野的公司,無疑也更具備長足的發展潛力。

在過去1年中,36氪持續跟蹤報道出海領域的海內外創業公司,從傳統的跨境電商形態,到DTC出海模式,從消費電子屬性的產品再到新興的科技消費品。此前36氪也捕捉到了相關趨勢,陸續發布相關稿件,其中包括《新出海時代:中國創始人,征戰全世界 | 深氪》《便攜儲能吹來投資新風口,卻難逃消費電子速生速死魔咒|焦點分析》《出行新物種敲擊海外市場|36氪新風向》《中國投資人盯上歐美草坪|機械革命》等。

我們與全平台數千萬用戶,一起關注着中國出海創投市場的趨勢,也見證着無數具有極大增長潛力企業的崛起。基於此,36氪正式發起「2022中國出海先鋒企業調研」,面向出海領域的企業進行廣泛徵集,並得到了出海版圖中各個領域企業的廣泛關注和參與,積極講述企業值得期待的未來增長點:

比如品牌不再只是出海品牌,而是開始發力線下渠道,注重全渠道布局,並且關注精細化運的模式;比如傳統跨境物流開始走向更加標準化、數字化的模式,縮減中間鏈條、增加透明度,讓海運不再成為出海的掣肘;再比如面對更多渠道的營銷,網紅營銷開始被重視,圍繞品牌的內容製作、品牌故事成為新的追求點等等。

通過線上信息審核、機構推薦等多種方式,36氪調研出了出海賽道以及其細分領域,包括品牌、物流服務商、支付服務商、營銷服務商、SaaS平台等,未來在營收、利潤、銷量、用戶量、估值/市值等方面具備高速增長潛力的創新企業。以下是評選結果公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