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加快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效率,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18號)要求,本市制定天津市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中提出:

構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一)打造國家級和市級高水平醫院。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共建綜合類、呼吸、心血管、神經、腫瘤、婦產、兒童、傳染病等8個專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支持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天津市腫瘤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爭創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引進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優質醫療資源,建設中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加快市級醫學中心和醫療中心建設,引領本市醫學發展和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發揮公立醫院在醫聯體中的牽頭作用。以轄區內公立醫院為龍頭,整合其他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統籌推進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建設。實施網格化布局管理,加強醫聯體內部信息互聯互通,完善雙向轉診,建立健全新型高效的上下分工協作和利益共享機制,加強人才培養和技術幫扶,促進防治結合、醫防融合。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網格內人民群眾提供健康管理和疾病診療等服務。加強公立醫院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建設,開展公立醫院公共衛生工作績效考核。(市衛生健康委、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應急醫療救治體系。依託天津市人民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加強全市傳染病應急救治培訓演練、專業人才培養及科研成果轉化,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推進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新址)市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天津市海河醫院呼吸道傳染病定點醫院、天津市第二人民醫院非呼吸道傳染病醫療救治醫院建設。依託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建設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建立一支國家中醫疫病防治隊伍。提升中醫醫院傳染病防治能力,建立健全協同高效的重大疫情中醫和中西醫結合防控救治機制。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含中醫醫院)設置感染性疾病科,承擔感染性疾病、傳染病的接診、篩查、治療、護理、搶救、處置等工作。(市衛生健康委、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激活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一)改革人事管理制度。落實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建立動態核增機制。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對編制內外人員待遇統籌考慮。落實崗位管理制度,按照醫、護、藥、技、管等不同類別合理設置崗位,科學編制崗位責任書,實行競聘上崗、合同管理,激勵人才脫穎而出。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市委編辦、市人社局、市衛生健康委、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改革薪酬分配製度。落實「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要求,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合理確定人員支出占公立醫院業務支出的比例。在核定的薪酬總量內,公立醫院可自主確定基礎性、獎勵性績效工資的比例,根據不同崗位職責要求,自主設立體現醫療行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的薪酬項目,充分發揮各項目的保障和激勵作用。逐步建立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以崗定責、以崗定薪、責薪相適、考核兌現,注重發揮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探索對公立醫院主要負責人實行年薪制。(市人社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健全醫務人員人才培養體系。推進醫學生臨床能力提升,加強臨床醫學專業和教學資源建設,做好醫學相關學科人文素質教育。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開展不同層次中醫藥師承教育培訓。加快培養高層次複合型醫學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人才、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強老年、兒科、重症、傳染病等緊缺護理專業護士的培養培訓,推動護理崗位科學管理,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堅持分層分類評價,合理設置評價標準,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增加臨床工作數量和質量指標,探索實行成果代表作制度,淡化論文數量要求。穩慎下放職稱評審權限,探索在崗位設置合理、人事管理完善、具有自主評審意願的三級公立醫院試點自主開展高級職稱評審。(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市人社局、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靈敏有序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統籌兼顧醫療發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調控醫療服務價格總體水平。定期開展調價評估,達到啟動條件時穩妥有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比價關係,支持公立醫院優化收入結構,提高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占醫療收入的比例。加快審核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管理下的多元複合醫保支付方式,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推廣糖尿病門診特定疾病按人頭總額付費,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緊密型區域醫聯體實行按人頭付費,探索精神病按床日付費和門診慢特病按人頭付費。科學制定醫保總額預算,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按病種(組)、按床日、按人頭等各付費單元的付費標準,加強監督考核管理,完善激勵約束機制。規範醫保協議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細化結算規則,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指導推動公立醫院積極參與國家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使用改革,落實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探索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查看實施方案全文

來源:天津政務網
編輯:劉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