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駝鈴路漫漫,人煙稀少飛鳥亡,風吹黃沙雪花飄,雷擊大地心茫茫。」這是西藏日喀則仲巴縣亞熱鄉一年四季的真實寫照。亞熱鄉是西藏日喀則西線海拔最高、條件最艱苦的邊境鄉,平均海拔5300多米,邊境線長達幾十公里,這裡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十分惡劣,風沙、乾旱、霜凍雪災等自然災害頻繁。用駐守在此的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裡孜邊境派出所的移民管理警察的話來說,「這裡只有冬季,和『大約在冬季』」。剛入深秋,亞熱已雪滿大地,到處充斥着如同冬季般的寒冷。派出所的移民管理警察們,並沒有因為溫度的驟降而停歇巡邏、踏查的腳步。10月8日當天,派出所轄區普降大雪,氣溫達到零下二十攝氏度,戍邊民警們踏着雪迎着風縱隊前行開始了巡邏。常年的堅守,讓所里90後的年輕小伙子掉了發,每個人的指甲蓋烏青,嘴唇發紫。由於雪越下越大,走進去只能看到大半個身子,民警們只能按照以前巡邏時蹚出的一條狹窄雪溝艱難前行。大約前進了兩公里多,極低的氣溫使他們呼出的熱氣迅速凝結為霜花,布滿帽子和面罩。天地的寬廣遼闊在這一刻化作了白雪茫茫。對任何人來說,在高海拔地區生活尚且困難,更不必說在冰天雪地的高原進行巡邏。因為在這期間,不僅要對重要山口要道、無人區、邊境鐵絲網等重點區域進行巡邏踏查,還要對邊境前沿有無抵邊痕跡,邊境沿線道路通行情況進行詳細查看,將可能有的安全隱患提前悉知。「天氣好的時候,我們還能開一段車進去巡邏,車走不了的地方再加上人巡還要花上六個小時。」教導員劉志和無奈地說,一下雪,車就進不去了,從10月開始到來年3月都是大雪席捲轄區的高峰期。「有苦,也有甜,各方麵條件都在改善。」劉志和表示,近些年,派出所執勤的方式發生了大變化,從肉眼看、拿嘴吼到實現了網絡信息化建設。派出所的環境也大為改觀。有了整齊板房,取暖也從煤爐到電取暖。雖然外面溫度很低,但是派出所內卻可以保持恆溫。然而,硬件條件好了,並不意味着派出所執勤巡邏的任務就會變輕鬆,技術進步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很多事,機器卻無法代替。在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中,戍邊民警們忍受着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困苦,紮根高原,通過巡邏踏查活動,全面核實轄區基礎設施、地形地貌、通行便道通行狀況等基礎要素,進一步掌握邊境轄區管控動態情況,及時消除不穩定因素,為做好邊境管控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倩、尕瑪多吉 通訊員母丹 視頻由西藏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提供)來源: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倩、尕瑪多吉通訊員母丹視頻由西藏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提供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