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公眾號的思想和執着
點擊上方藍字『幸福的味道』關注
有段時間,朋友非喊我合作沙場,現在沙場跟過去不同,一切都是正規化運作,有手續,有場地,可以理解為賣水泥,而且利潤是比較可觀的,據說比蓋房子還賺錢,因為你有合法手續,那麼很多人就需要租你的招牌,例如黑沙通過你這裡一過,就成了白沙。
我最大的擔心,其實是涉黑。
他們說的也對,現在什麼年代了,哪有打打殺殺了,不要命了?現在的混混都轉行了,做地產去了,做P2P去了,做小額貸款去了。誰有錢才有發言權,拳頭不值錢。
涉黑,理論上問題也不大,畢竟咱只是幕後人員,出點錢,出點力。
不會走到台前。
使我真正退縮的是一點,就是股東太多,關係錯綜複雜,什麼人最適合做這一類業務,就是小弟式的大哥。
怎麼理解呢?
例如這個業務一年可以賺200萬,名頭上的老闆是李光頭,給人的感覺是地方一霸,實際上呢?李光頭拿走的可能只有20萬,剩餘的180萬全分了。
風險,他全扛着。
利潤,他拿小的。
這東西真跟串螞蚱似的,N多人要參與其中,入股,基本都不需要給錢,也不需要寫個證明啥的,全是口頭約定。
現在不談虛的,什麼哥倆好啊,送個豬頭啥的。
沒用。
就是入股。
甚至,除了操盤者本人外,沒人知道具體有多少個股東,而且大家都很信任他,知道他是一個捨得分錢的人,否則?
馬上換一個。
這個領域也有鄙視鏈,做設計的瞧不上做開發的,做開發的瞧不上做施工的,做施工的瞧不上做建材的。
為什麼逐級鄙視?
根源是素質鄙視。
例如開發商普遍是比較體面的,說話也很正經,可是桌上來了幾個施工方呢?那場面就亂了套,一個個大老粗,帶着小情人,張口就是我草我草的……
這些小情人不是我們理解的那些夜場妹。
都升級了,多是文化人。
帶個戴眼鏡的出來一起喝酒,那才叫品味。
我是通過奔馳G介入了這個圈,因為我們倆的野心是自己開發樓盤,做本地最高端的微型社區,當然目前只是有這個理想而已,至於能否實現,未知數。
認識了一個做建材的,一種保暖管道,屬於半壟斷,但是額度很小,一個小區也就是用個幾十萬元。
在這些做建材的群體裡,這哥們就算體面的。
穿的很洋氣,開了輛寶馬5系。
小情人應該40歲左右,離異,一個幼兒園的副園長,長的很好,胸很大,很挺,我一直都懷疑是不是穿了塑型內衣?
副園長素質很高,說話也很體面。
因為他們倆都比較體面,所以我們才偶爾接觸,一起吃個飯啥的,另外也有很多交集,例如她園內不少老師我們都認識。
為什麼不避諱我?
我對這些不是很介意,我覺得誰愛誰都是正常的。
管道是有老婆有孩子的,老婆應該也知道副園長的存在,但是管不了,也就不管了,我推測管道的老婆應該就是農村婦女,在家沒有收入沒有發言權。
在我們交往的期間,有個小伙要上地坪漆項目,小伙很靠譜,但是沒錢,管道就想拿錢入股,感覺自己與這個業務還是有交集的,反正公關都是有成本的,何不公關一次拿兩個業務呢?
管道,也沒多少錢。
管道說入股100萬,讓副園長入股50萬,但是為了保護副園長,給副園長一個基本的利息保障,就是最低按照2分的利息支付,等項目盈利後,自動轉為股份。
副園長也沒錢。
但是,很巧的是,她老家有個親戚出了車禍死了,賠了60來萬,她就把這個錢給拿了過來,意思是若是對方給自己2分,那麼就給這個親戚1分5的利息。
這個穩不?
皆大歡喜。
咱作為外人,咱什麼都不能說,其實女人只要摻和進商業遊戲,在沒有資金之外的競爭力的前提下,就是韭菜。
可是,她不這麼認為。
我看的明明白白,這女的,50萬,肯定扔了。
百分百的。
對於非老婆的女人的錢,男人都想要,而且不想還……
這是天性。
後來的結果是什麼?
項目,半死不活的。
最初幾個月,管道每個月還定期付利息,後來直接不付了,要求小伙付利息,小伙才說出實情,管道壓根沒入股100萬,一共就這50萬,而且合同是跟管道簽的,並沒有體現副園長的任何信息。
副園長一看要錢無望,咋辦?
就要求把合同改為自己的。
小伙說,姐,直接把這個代理給你吧,全給你……
於是,副園長接手了這個事,但是毫無進展,畢竟是外行,而且他們錯誤的以為這個領域也是壟斷,非也,早就很成熟了。
副園長就去找管道要錢。
管道把媳婦搬出來了。
農村媳婦對付副園長,那真是滷水點豆腐,意思是你還要錢?你偷我們家漢子,花了我們家多少錢?我們什麼時候拿過你的錢?你再鬧?再鬧我去你們幼兒園鬧,弄雙破鞋掛你脖子上。
被嚇住了。
不敢了。
那還有一方是沒法交代的,就是那個拿命換來錢的一家人,人家這個錢你是不能給弄沒的,這可是一條命。
咋辦?
副園長把自己的房子賣了。
錢也還了,風也平了,那還浪不浪?
又浪上了。
倆人又在一起了。
女人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她受不了甜言蜜語,一哄,什麼錢不錢的,反正現在誰也不欠了,租房子住就租房子住,無所謂。
在她賣房子前夕,找過我,意思是讓我寫寫管道的罪行,給發網上。
我跟她講,會寫文章,有一定的人氣,這都是上天賜予我的權力,但是這個權力必須要關在籠子裡,只能用來讚美別人,不能用來傷害別人,討伐、指責,都是傷害……
包括我去一些單位辦事,也會受委屈。
我能否發個朋友圈抱怨一下?
不能。
我會傷害到他們,他們也會反過來傷害我,你看王思聰衝動的時候也抱怨過上海交警,但是馬上就道歉了,為什麼?
他有這個覺悟和背後的軍師。
你有名氣是吧?你有權力是吧?
收起來。
即便是罵,也罵罵藝人,無所謂的。
某某最近不是又撞槍口上了嗎?
這才是傻子。
平時用慣了特權,以為誰都可以被自己的特權所征服?
終究有人會把你的一切給拿走。
你有名氣?
比翟天臨還有名氣嗎?
尊重自己手裡的權力,讓自己低到塵埃里,這樣才可以呵護好這份權力,一不小心就丟了,丟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記得前幾年,大家都喜歡搞城市公眾號。
大家一起聚會,我就提過這個點,就是只能讚美,不能批評,無論你有多麼強大了,都不要試圖去問責……
例如問,某某小區物業為啥不作為?
這個可以。
但你問為什麼XX小區的自來水問題不解決?
你以為你是誰?
現在回頭看看,沒有人能活過這一關,最初的確小心翼翼的,但是一旦權力足夠大,馬上就啟動了問責模式,這是人性使然,這就如同微博高峰期薛蠻子被端是一回事,CCTV採訪他,讓他談感受,他自己就說,每天就跟批閱奏章一般,各地的事都要管一管。
那時,副園長給我的感覺,就是要掐死管道的氣。
可是,等事情過後。
我再見到他們倆的時候呢?
很恩愛了。
私下裡,我弱弱地問了一句:咋又在一起了?
她說,他的確是一個很好的男人。
那就足夠了。
文章有償閱讀,付費自願(點此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