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說起拉美文學,我們的印象都是魔幻現實主義。一葉障目,在魔幻現實主義之外,拉美文學也有別的風景。
薩曼塔·施維伯林的作品,就是一道特別的風景。施維伯林出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祖上來自阿爾薩斯。血脈的承襲也許會影響文學的偏好吧。
之前閱讀施維伯林的短篇小說,我的觀感一般。《吃鳥的女孩》詭譎奇異,可惜太故事化了,情節近似獵奇向的「都市傳說」。近讀《偵圖機》,我的印象大大改變。這部小說也有幻想成分,但這種幻想不再是為了挑起感官刺激,也不是拉美傳統滋養的神話、民俗成分,而是接近於19世紀晚期科學興起時期的幻想作品,有點儒勒·凡爾納的風格,屬於有科學知識基礎的,在敘述上又是樸實、日常化的,探索的是人在新技術背景下的困境:新機器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生活嗎?
《偵圖機》,作者:(阿根廷)薩曼塔·施維伯林,譯者:卜珊,版本:理想國|北京日報出版社2021年9月

01
薩曼塔·施維伯林,阿根廷小說家,1978年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2014年出版中篇小說《營救距離》,獲得2015年蒂格雷·胡安獎,入圍2017年國際布克獎決選名單。2018年出版長篇小說《偵圖機》,2020年再次入圍國際布克獎。
02
《吃鳥的女孩》,作者:(阿根廷)薩曼塔·施維伯林,譯者:姚雲青,版本:99讀書人|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1年1月
03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撰文:林頤;編輯:張進;校對:薛京寧。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