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老闆為了救恆大,這次準備把個人的房子全掏出來賣了!
昨天我聽知情的人說,他要賣掉深圳頂級豪宅深圳灣1號,還有廣州頂級豪宅僑鑫·匯悅台,用來給恆大還債。
除了匯悅台的3號樓和6號樓各有一套外,許老闆在廣州三個小區有物業,包括凱旋新世界、金碧華府。其中金碧華府的去年賣了,凱旋新世界在近期其實也賣了。另外,從7月1日至今,許老闆已經拿出70億現金,幫助恆大渡過危機。
當我聽到這些消息後,真的是很開心,至少對很多買了恆大期房的是一個信心的傳遞。
為什麼呢?因為許老闆拿出自己的房子來賣,這點就讓我看到他拿出了救活企業的誠意來了,說明他是決心跟企業同生共死了。
而且這幾個月他已經自掏腰包拿出了70億,據說恆大員工發工資,保證理財每月10%的兌付、境內外債券付息,還要推動全國各地項目復工復產,全靠許老闆這些錢來維持開支。
前不久還有人對許老闆減持盛京銀行股票,套現110億議論紛紛,但其實錢一分也沒有進他個人腰包,全部還了銀行貸款。
現在許老闆賣掉這些房子能回血多少呢?我們來算一算。
坊間傳聞當初許老闆花了2個億買下深圳灣1號頂樓複式。據說馬雲、蕭敬騰等名人都在這裡買了房。
深圳灣1號大家應該都聽過,雖然是公寓,但憑藉着地段和品質,也不妨礙他成為深圳最好最貴的豪宅,我進去看過一次,海景風光無敵。
抖音上住在深圳灣一號的業主都有一萬多人了,但實際上總共就幾百套房。
專做深圳灣豪宅的地產專業人士永高老師告訴我,許老闆買的早,十年前大概只要十萬多一平,就算是600多平一層,也不到一個億。如果是複式,兩層1200多平,也只有一個多億的成本。現在深圳灣一號複式單價已經賣到50萬一平了,複式一套至少可以賣六七個億。
廣州的匯悅台也是現象級的樓盤,被譽為廣州的第一頂豪。
它位置超好,就在天河CBD,坐擁一線江景,和小蠻腰隔江相望。內部配套也設置得很好,進去過的朋友說花園裡還有一個溶洞,有錢人真的會玩!
這個項目在2013年開盤的時候,隔壁二手賣3-4萬,它直接衝到8萬出頭,很多人看不懂直接驚呆了。
但現在回看那時候已經算是很溫柔了。從2014年開始匯悅台就是一匹領頭羊,一直在刷新廣州的房價天花板。2014年14.8萬/平,2017年16.5萬,2018年18.2萬,2020年突破了29萬,越漲越貴,越貴還越漲......
不知道許老闆買的是多大的,但憑他以前的實力,應該會買最大的。匯悅台戶型從235平一直到複式有1500平的。按照貝殼上的均價27.2萬來算的話,如果兩套是1500平的房子市值就在8億多。
港媒報道說許老闆抵押了他們在香港自住的山頂豪宅——布力徑10號B座和C座。
布力徑一直是香港傳統豪宅地段,靠山面海,風景優美,又不失隱秘。據說許老闆的老婆丁玉梅很喜歡這兩幢大屋,一年中有半年時間都住在這裡。
許老闆的房子也價值不菲,兩棟房子加起來市值在15億港幣,目前已經抵押出去了。
B座的實用面積約5000平方呎,抵押給了中國建設銀行(亞洲),套現約3億港幣,折合人民幣2.47億;
隔壁的C座估值8億港幣,被抵押給歐力士亞洲資本有限公司,不過具體金額沒公開。參考B座的抵押金額,大概也在2.5億人民幣。
不僅處理了房子,許老闆還把私人飛機也拿出來解恆大的燃眉之急。
在恆大還很賺錢的時候,許老闆就買了4架豪華飛機,還有1架已經下單。之前就有看到他用私人飛機接送恆大足球隊員的報道,內飾很豪華。
不過現在需要錢,私人飛機的作用就從載人變成了換錢。我看到消息說是已經賣了2架,一共變現約5000萬美元。一架是灣流G650ER超遠程飛機,能容納15名乘客;另一架比較老了就便宜一些,成交價約1500萬美元。
算了一下,上面這些資產處理掉,許老闆大概收回了23億元現金。
現在還有另一架比較大的空客ACJ330客機也在尋找買家。它目前停在香港國際機場,據說前幾年買的時候花了2.2億美元,還有定製化的「VVIP機艙」,包括一個圓形餐桌,外艙還有淋浴設施、娛樂休息室和臥室,非常豪華。
許老闆有錢的時候買的這些私人資產,現在困難時期都要忍痛割愛了。
恆大上半年遭遇滑鐵盧式的倒塌後,很多人的信心一下就崩塌了,市場對他的復活基本上不抱多大希望了。
再加上後來恆大出售恆大物業和恆大汽車告吹,合生創展對恆大物業的收購也不順暢,恆大流動性補血不成功,資產難以轉讓,銷售基本上陷入停擺,更讓人信心不足了,有的人還勸我做好心理準備。
接着許老闆在10月份的集團復工復產專題會上,提出三個目標時,我又慢慢看到了恆大復活的希望,因為又有很多項目復工復產了。而且恆大也很務實的降低了以後的銷售目標。去年是7000億,十年內要降到每年2000億以內。
緊接着一天後,許老闆就自掏腰包償還國際債券持有人8350萬美元的票據,也是為了提振市場信心。
明明市場預期它躺平的幾率已經很高了,但它就是在努力自救。
雖然說許老闆籌措的這些錢,在近2萬億的債務面前太過於杯水車薪。
但許老闆能賣掉自家的房子等資產,和公司共進退,這對於購房人、債權人、合作夥伴來說,還是增強了信心。
當然我不是說大家就可以忽略風險,只是好歹可以多給它一點時間,看能不能從塵埃里開出一朵花來。
不僅恆大一家,很多房企老闆都在積極自救,已經形成了一股浪潮。
前幾天融創就發布了一個公告,孫宏斌自掏腰包,給公司提供4.5億美元的無息借款,來支持集團經營發展。
我記得老孫在年中曾說過:「我和團隊一直在一線,聽得見炮聲,敢拼刺刀。」
說是一回事,但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老孫這樣直接拿出白花花的錢,態度已經很明顯了,也是給大家吃下一顆定心丸。
同樣積極自救的還有前不久傳出暴雷的佳兆業和被推進了ICU的陽光城。
前一個動作非常迅速,道歉、拿方案;加快賣掉在深圳、香港的優質資產和物管公司,加速回籠現金流,都是為了兌付給投資人,讓地產項目繼續運作下去。
後一個呢也拒絕躺平,陽光城的董事局主席林騰蛟先是辭去興業銀行的職務,然後拋售興業銀行的部分股份,拿回一些流動資金。我估計這兩個動作就是為了拿錢給陽光城續命。
說實話,現在是責任有限,企業缺錢是企業的事,哪怕危險來臨的時候,民企的老闆和企業同存亡共進退,從法律上講,也不能要求老闆一定要掏錢給房企兜底的。
房企老闆們積極找錢,甚至自掏腰包給房企輸血,我覺得一方面是真的把企業當自己的孩子,不捨得看着它死去,另一方面是對買房人、債主等還有責任感,這行為是值得點讚的。
另外,現在的政策已經轉向了,救市是大方向,後市預期有好轉。
但經此一役,大家估計也明白了,房地產市場很難回到之前的鼎盛狀態,降槓桿是大勢所趨。哪怕接下來對市場的利好能勉強支撐企業不死,但要活得滋潤就不容易了。
房企也只有實打實地積極自救,傳遞信心,恢復行業信用,才能更快回到正常軌道上,才更有機會好好活下去。
提醒下,最近有幾篇文章沒法看了,我們後面有些內容會發到另一個號上
珠海||中山 ||上海||浙江||寧波 ||崑山||南京||無錫||鄭州 ||重慶 ||合肥||三四線||西安 ||成都||長沙 ||綜合覺得本文不錯,就順手幫我轉發到朋友圈和微信群哦,謝謝。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