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2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向內尋求於心,向外尋求於道。

不知你是否聽過:鲶魚效應。
在挪威,人們喜食沙丁魚,但由於沙丁魚喜好群集、生性懶惰,捕到活魚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漁民們想盡一切辦法,想讓沙丁魚活着到漁港,常常事與願違。
然而有一條漁船卻總是能捕到活魚,直到後來大家才得知其中奧秘。
原來,這位船長每次捕魚時,都會在魚槽里放幾條生性好動的鲶魚。
沙丁魚受到影響後便會加速遊動,促進了空氣的流通,捕到活魚的幾率就大了很多。
人也是如此,靠近怎樣的圈子,就會成就怎樣的人生。
行走於世,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到底有多重要?
01
《荀子·勸學》中寫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與黑。」
蓬草生長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白沙混進了黑土,就會變得和土一樣黑。
由此可見,你身邊的人,你所生存的環境,會很大程度影響你的生活質量。
著名作家史鐵生在20多歲時,因腰腿病重導致雙腿殘疾,從此以後只能依靠輪椅度日。
剛坐上輪椅的那些年,他整日鬱鬱寡歡,對人生路充滿了迷茫。
直到有一天,他聽到了柳青誠懇的一番話:「你為什麼不寫點東西呢?我看你是有能力寫點什麼的。」
史鐵生聽後,陷入了思考,慢慢走出了陰霾,沒過多久便開始動筆,記錄下自己對於生命意義的探索。
隨後,寫出了影響無數人的著作《我與地壇》。
每當柳青去北京時,都會去看望史鐵生,鼓勵他嘗試電影劇本,創作小說。
一開始,史鐵生寫的劇本雖然篇幅很長,但距離拍攝用還差的很遠。
柳青見狀會繼續鼓勵他:「我看你行,依我的經驗看你肯定可以干寫作這一行。」
正因為一次次的肯定,讓史鐵生多了一份自信,也讓他的生活一次次重燃希望。
後來,史鐵生在書里寫道:「柳青,是我寫作的領路人。」
正能量的人,就像黑暗中的一曙光,讓你明白生命的價值。
他們的積極向上,會幫你找回人生的方向,伴你走向更大的世界,看到更廣闊的天地。
正能量的人,總能讓人看到好心態,縱然人生多苦難,也可以自有一份力量。
他們的從容淡定,是前行路上難能可貴的良藥,讓內心多一絲安寧。
與智者同行,路自然寬;與高人為伍,走的更遠。
與鳳凰同飛,必是俊鳥;與虎狼同行,必是猛獸。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和積極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養生。
02
大衛·波萊在《垃圾車法則》中講了一個故事:
打車去機場的路上,我們乘坐的出租車在正確的車道上行駛。
突然,一輛黑色轎車從停車位上沖了出來,幸好出租車司機及時踩了剎車,不然就撞上了。
沒想到的是,黑色轎車的司機竟然回頭,兇狠的對着我們大吼大叫。
而出租車司機見此情形,只是微笑着對他搖了搖手,還表現出友善的樣子。
我疑惑不解,便問司機:「你剛才為什麼那樣做呢?他差點撞壞你的車,把我們送進醫院。」
司機慢慢解釋道:「許多人就像垃圾車,他們滿載着垃圾、挫敗、憤怒四處奔跑。當他們的垃圾堆滿時,就需要傾倒,如果你給了他們機會,他們就會把垃圾倒在你身上。所以,千萬別接收他們的垃圾,真正成功的人不會讓垃圾車主導自己的生活。」
人這一生中,要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總有一部分人,怨命運不公,怨世道不順,怨他人不幫,怨家人不好。
怨天怨地,除了不怨自己。
消極的人,生活里陰雲密布,沒有半點生機可言。
朋友之前生病住院的時候,隔壁床有位病友每天都蒙着被子哭。
原本她的病治癒的可能很大,但因為她的心態實在太過消極,身體情況越來越差。
她平日裡不是躺在床上哭,就是對着家人大發脾氣。
偶爾和大家聊天,掛在嘴邊的都是:「花錢買罪受,還不如不治了。」
「為什麼別人都活的好好的,只有我要受這些罪......」
時間久了,其他人也或多或少受到她的影響,病房的氣氛變得沉重起來。
沉浸在負面情緒中,不僅消耗着自己的能量,也在消耗着別人的光亮。
蘇岑有句話說的很對:不必把所有人,請進生命里。
如果你看到一個飄在海上的人,你努力想拉他上岸,但他卻不願意伸出自己的手,只一味的哭泣,那麼耗費太多的時間,只會讓你陷入危險中。
餘生苦短,遠離消耗你的人,才是真正的明智。

03
有研究表明:你最常接近的幾個人的平均值,就是你的價值。
與什麼人結伴,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進入什麼圈子,就會擁有怎樣的人生。
和正能量的人同行,一生中晴天總多過雨天,驚喜總會大於痛苦。
世界的美好有很多種,缺少的是發現美好的人。
在積極向上的環境中便能發現美好,在消極沮喪的情緒里只能看到怨氣。
很喜歡《超級演說家》里,旗袍先生崔萬志的一段話:
「世界是一面鏡子,照耀着我們的內心,內心是什麼樣,世界就是什麼樣。
選擇抱怨,內心就會充滿痛苦、黑暗和絕望。選擇感恩,世界就會充滿陽光、希望和愛。」
古語云:向內尋求於心,向外尋求於道。
所謂「心」,便是改變心態,戒掉垃圾情緒,學會自渡。
所謂「道」,便是走近正確的圈子,潛移默化改變命運。
後半生,靠近正能量的人,成為正能量的人,讓溫暖常駐身邊。
正如盧思浩曾提到的那樣: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聽到什麼樣的歌,寫出什麼樣的字,遇到什麼樣的人。
你能聽到治癒的歌,看到溫暖的文,寫着倔強的字,遇到正好的人,會相信那些信念、溫暖、夢想和堅持這些早就老掉牙的字眼,是因為你就是這樣的人。
點個在看,願你常被他人照亮,也能成為照亮世界的人。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洞見視頻號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