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於2022年2月25日(星期五)舉行本月第二場新聞發布會。民航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民航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安全監管責任追究辦法》、2022年民航春運整體情況、《民用機場公共信息標識系統設置規範》和《民用機場航空觀景設施規劃建設指南》。
突破100000000小時
目前,中國民航整體安全形勢持續保持平穩可控。截至2022年2月19日,中國民航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時間突破1億小時,創造了中國民航歷史上最好的安全發展新業績,也創造了世界民航歷史上最好的持續安全飛行紀錄。中國民航運輸航空億客公里死亡人數十年滾動值、百萬小時重大事故率十年滾動值、百萬架次重大事故率十年滾動值等三大安全指標均降為「0」,遠優於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也優於主要發達國家水平。近5年,中國民航責任徵候和嚴重責任徵候萬時率均為歷史最低,安全運行質量持續提升。
2022春運運輸旅客3982萬人次 較2021年大幅增長
春運40天,民航共運輸旅客3982萬人次,日均運輸旅客99.6萬人次,同比2021年春運同期增長12.5%,比2020年增長3.8%,比2019年下降45.3%。航班安排方面,民航實際飛行航班46.4萬班,日均1.16萬班,同比2021年增長30.3%,比2020年增長2.4%,比2019年下降13.1%。平均客座率64.23%,與2021年基本持平;平均航班正常率95.94%,同比2021年提高2.26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今年春運旅客出行數量雖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但比2021年有大幅增長,正月初六旅客運輸量達到123萬,此後連續20天旅客運輸量超100萬。從機場方面看,旅客運輸量排名靠前的機場有廣州白雲機場、重慶江北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昆明長水機場、上海浦東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等,特別是廣州白雲機場運輸旅客接近400萬人次。從熱門航線看,珠三角往返成渝地區間航線,北京、上海、成都、東北往返海南間航線需求旺盛,旅客量、航班量、客座率均較高,運輸量排名靠前的航線主要有「北京=三亞」「廣州=北京」「上海=北京」「廣州=成都」「北京=成都」「成都=三亞」等。
今年春運民航工作平穩有序、穩健恢復,體現了以下四個方面特點:
一是疫情防控有力
二是運力保障充裕
三是運行安全平穩
四是旅客服務到位
民航局:吉祥航空飛機為中層玻璃單層裂紋 可以正常飛往目的地
運輸飛機風擋系統通常包括駕駛艙正面的兩塊風擋,左右兩側各一塊固定窗和滑動窗以及風擋加溫系統。波音737、空客320飛機的風擋和側窗均由三層玻璃組成,其中外層不承受結構力,主要功能是防撞。中層和內層為承受結構力層。中、內層中任何一層保持完好,飛機均可維持正常的內外壓差,保證飛行安全。熟知航空常識的人們都知道,運行中飛機風擋系統有時會受到鳥或冰雹等其他外來物撞擊、加溫系統電弧放電等多種因素影響,致使玻璃產生裂紋,所以風擋玻璃裂紋具有一定的發生概率。2017年-2021年,中國民航共發生254起風擋裂紋事件,平均每年約50起。此類情況發生後,飛行機組會按照標準的處置程序進行處置,採取最佳措施確保飛行安全。
此次媒體報道的吉祥航空客320飛機駕駛艙左側固定窗為中層玻璃單層裂紋,按手冊規定可以正常飛往目的地,但機組為了更加安全、穩妥、可靠,決定備降,並安全落地武漢機場。網上報道的7分鐘下降4300多米的高度(600米/分鐘),是正常航班通常設置的下降率,並無任何危險。
目前,具體原因正在深入調查中,有確切結論將第一時間公布。
民航圓滿完成涉奧人員離境高峰保障任務
隨着北京2022年冬奧會閉幕,首都國際機場於2月21-23日迎來涉奧人員離境高峰,期間共保障涉奧出港航班72架次、人員8678名、行李24514件,圓滿完成了離境高峰航空運輸保障任務。為切實做好北京冬奧會離境保障工作,民航主要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一方面,統籌做好離境航班安排。組織20家中外航空公司在賽時穩定運營巴黎、東京和新加坡等20個城市往返北京的臨時航班。在離境高峰期(2月21日至23日),中外航空公司平均每天可提供20個離境臨時航班,各航空公司還把臨時航班接入中轉城市的航線網絡,通過中轉可把涉奧人員送達全球各主要城市,有效滿足了涉奧人員的離境需求。
另一方面,強化航班運行保障。一是全面推行提前辦理值機手續和行李託運。通過建立聯絡員機制、明確辦理方式,為涉奧人員提前辦理值機手續和行李託運,有效疏解離境高峰保障壓力。二是加大內部保障資源挖潛擴容。依託機場運行團隊,增加T3航站樓落客車位、超規行李電梯,配足行李推車,加派地面保障人員,優化樓前樓內諮詢、引導服務,開啟值機、安檢、海關、邊檢全部通道,持續提升機場服務保障能力。三是調整T3航站樓保障資源。將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全部用於冬奧航班保障,極大地釋放了國內值機、行李系統、安檢通道、大件行李處置區等資源,保障涉奧人員安全、順暢離境。21日離境最高峰保障航班39架次,離境人員5549名,行李17241件,為確保北京冬奧會圓滿收官起到了重要作用。
「輸血」與「造血」並舉 穩住民航業發展基本盤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為幫助包括民航業在內的困難服務業渡過難關、恢復發展,經報國務院同意,發改委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若干政策》共有扶持措施43條,其中服務業普惠性紓困扶持措施10條,針對民航業紓困扶持措施5條。
促進民航業恢復發展的紓困政策導向明確,聚焦民航受疫情影響面臨資金流動性風險加大、疫情防控支出壓力大、經濟效益嚴重下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等突出問題,實施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內容豐富,普惠性政策和行業性政策同時發力,涵蓋了財政補助、稅費減免、金融信貸、疫情防控等政策措施;務實高效,「輸血」與「造血」並舉,在改善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引導企業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構建起系統、務實、高效的支持政策組合拳。
民航局印發《民用機場航空觀景設施規劃建設指南》
規劃建設機場航空觀景設施,有利於豐富和提升機場旅客的乘機體驗以及社會公眾的綜合體驗,有利於普及航空知識、弘揚航空文化,有利於為社會公眾特別是社區居民提供富有特色的休閒場所,有利於提升機場整體服務水平和品牌文化形象。
指南指出,結合觀景需求,可相應配備觀景塔、觀景台、觀景座椅、瞭望設施等體驗設施。為提供良好的拍攝體驗,可以在物理隔離設施和圍界上開設攝影孔。指南強調,機場航空觀景設施規劃建設要堅持因地制宜、資源集約,努力節約建設和運營成本。除基本功能外,還可根據實際需求和客觀條件擴展其他功能,如航空科普、休閒娛樂、商業和服務配套設施等。指南在附錄部分精選國內外30個觀景設施優秀案例,為各機場提供了可供借鑑的範本。
民航局印發《民用機場公共信息標識系統設置規範》
《規範》在編寫初期,就明確了要形成一本涵蓋標識系統全流程、全生命周期 「百科全書」的寫作目標。事實上,導向標識存在的問題,很多都是來自流程設計上的問題。因此,強調在規劃機場的建築、 功能、 布局和流程時應同步規劃標識系統。《規範》首次明確提出標識系統從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到優化提升全生命周期的閉環管理的要求,實現標識系統持續、動態優化提升。《規範》按照旅客出發、到達、中轉的出行流程,加上不可或缺的地面交通和服務功能,打通服務信息鏈條,形成一站式的、全方位的信息設置解決方案。

圖例引用:旅客流程及信息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