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兩大維度重磅升級!「最牛IC評委會」再度啟航

2、俄烏燃起戰火,全球半導體氣體供應鏈「遭殃」?

3、【全球政策解讀】以色列:中國半導體企業海外併購的重要操練場

4、台積電:將遵守對俄羅斯的新出口管制規定

5、路透社:對俄高技術封鎖將使其「停滯不前」

6、IDC:2021年全球可摺疊手機出貨量達710萬部,同比增長264.3%

7、SA:高通/聯發科/三星LSI占據2021年Q3手機基帶收入份額前三名

8、BOE(京東方)獨供OPPO Find X5新一代柔性四曲屏


1、兩大維度重磅升級!「最牛IC評委會」再度啟航

隨着2022年第四屆「芯力量」大賽宣告將於2022年3月正式啟動,新一屆「最牛IC評委會」陣容第一批評委名單也新鮮出爐,集結再啟航了!
回顧前三屆大賽,「最牛IC評委會」已成為「芯力量」評選活動的重要標誌。評委會集結了來自全國的最頂尖的半導體行業投資人和企業家。每一位都是所屬領域的佼佼者,見證了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有着敏銳的洞察力、非常豐富的經驗和廣博的資源。能夠親自接受這些行業大咖的點評和指導,是半導體創業者的一大幸事。
在「芯力量」賽制進一步升級的同時,「最牛IC評委會」也隨之進行擴容、打造得更專業和全面。
相比往屆,本屆「最牛IC評委會」陣容將帶來兩大維度的重磅升級:
一,評委人數遠超以往。回顧前三屆,評委人數分別為18人、25人和32人。本屆評委人數第一批名單已經達到50人,再創歷屆新高。
二,評委會質量再度提升。本屆評委會中,來自產業的大咖數量進一步增加,陣容更加豪華,涵蓋更多知名機構。
新增評委中,不但有頂級投資機構投資人,更有國內頂尖半導體公司創始人。新評委的加入,將進一步提升「芯力量評委會「的陣容厚度和影響力,使覆蓋的細分投資領域更加全面。「芯力量評委會「同時集結如此多的行業頂尖投資人,不僅開創了業界之先河,也代表着產業大咖們對歷屆「芯力量」大賽的高度認可,以及對尋找中國半導體優質項目的渴望。
此外,本次活動中陳大同繼續擔任評委會主席,評委會將負責芯力量決賽階段的項目評審,並為獲獎者頒發「中國『芯力量』,最具投資價值」項目稱號。同時,投資專家還將在證書上蓋章,為獲選項目背書。向眾多大咖展示企業和自我,將是創業者難得的機會。
以下為本屆芯力量評委會最新名單:
2、俄烏燃起戰火,全球半導體氣體供應鏈「遭殃」?
芯觀點──聚焦國內外產業大事件,匯聚中外名人專家觀點,剖析行業發展動態,帶你讀懂未來趨勢!
集微網報道,近兩日以來,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不斷加劇並燃起了戰火,由於烏克蘭是氖、氬、氪、氙等半導體原料氣體的供應大國,其中,全球近70%的氖氣由烏克蘭供應。另外,俄羅斯是傳感器和存儲器製造關鍵元素鈀的供應國之一。而在俄羅斯正式進軍烏克蘭後,美國、日本、韓國、歐盟、澳大利亞、中國台灣等國家或地區對俄羅斯祭出了新的出口管制,其中就包括限制半導體出口。
基於此,一場關於「俄烏衝突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有何影響?」的討論襲來。
美國、日本等國對俄羅斯祭出新出口管制
美國總統拜登公布對俄羅新一輪制裁,除對俄羅斯最大銀行與國有企業實施制裁外,還將限制俄羅斯用美元、歐元、英鎊與日元的交易能力,凍結俄羅斯所有在美國的資產,限制對俄羅斯高科技產品出口,中止俄軍取得資金與擴張能力。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抨擊俄羅斯的行為違反了國際法,並稱將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制裁措施包括:通過凍結資產和暫停簽證對俄羅斯個人和團體制裁;對俄羅斯金融機構的資產凍結等金融領域的制裁;以俄羅斯軍事相關團體為對象的輸出、以及半導體等的出口,將基於國際共識的管制清單等來實施管制。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在限制俄羅斯獲得最重要技術,例如半導體或前沿技術,這是俄羅斯確保繁榮未來所需的。」
另外,韓國、澳大利亞、中國台灣等國家或地區也表示將與合作夥伴一起開展一系列制裁,並繼續加大對俄羅斯的壓力,不過並未透露具體細則。
圖源:路透社
俄烏衝突對產業鏈影響幾何?
SIA:不會引發立即性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風險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 (SIA) 發布了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ohn Neuffer在聲明指出:「美國半導體行業完全擁護和遵守針對俄羅斯的新出口管制規則,以應對在烏克蘭發生的令人深感不安的事件。我們仍在審查新規則,以確定此事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數據,雖然新規則對俄羅斯的影響可能很大,但俄羅斯並不是半導體的重要直接消費國,占全球芯片採購量的不到 0.1%。根據2021年IDC數據,在4.47萬億美元的ICT全球市場中,廣泛意義上的俄羅斯市場總額僅約503億美元。此外,半導體行業擁有多元化的關鍵材料和氣體供應商,因此我們認為不會存在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相關的立即性供應中斷風險。」
研究員:中國台灣半導體廠商庫存無虞且供應多元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認為影響極微有限,2021年俄羅斯占中國台灣半導體整體出口金額僅新台幣5.6億元,比重也只有0.01%,雖然俄羅斯掌握高比率的半導體相關製程所需的氣體和貴金屬,但據了解,中國台灣主要廠商的庫存量幾乎都有六個月的安全期且有多個供應國。
對於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的全面制裁,劉佩真則指出,未來如果俄羅斯也進行反制,首當其衝的可能是美國供應鏈,相對應的亞洲市場衝擊較小,且短期內應有機會接獲來自美國廠商的轉單。
eeNews:對俄羅斯的芯片制裁可能會利好中國
據外媒eeNews報道,如果西方公司不向俄羅斯供應半導體,快速發展的中國半導體產業可能會通過向俄羅斯供應半導體而受益。中國可以製造和供應俄羅斯的大部分模擬、混合信號和功率模塊,以及滿足俄在工業、通信、汽車和軍事方面所需的微控制器需求。半導體業務的全球化性質可能意味着制裁造成的任何中斷都可能在全球範圍內產生連鎖反應,供應鏈將面臨新的壓力。
Omdia:俄烏衝突將導致數據中心行業承受雙重打擊
調研機構Omdia在發布的《俄烏衝突可能會對雲計算與數據中心行業產生什麼影響?》報告中稱,可能爆發的烏克蘭戰爭也許會給半導體行業帶來更多難題,因為這場衝突可能會顯著加劇目前半導體持續短缺的態勢,以及必將影響到雲計算與數據中心行業。
報告稱, 自全球經濟開始擺脫新冠疫情陰影以來,數據中心行業一直面臨着半導體短缺的問題。如今,烏克蘭衝突事件或將引發氖氣價格上漲。這將導致該行業承受雙重打擊。
專家:對俄高技術封鎖將使其「停滯不前」
路透社援引專家解讀,美國公司對俄出口現在必須獲得銷售計算機、傳感器、激光器、導航工具以及電信、航空航天和海洋設備的許可證,而聯邦機構將拒絕幾乎所有申請。法律專家表示,出于謹慎考慮,許多公司可能會選擇暫停對俄羅斯的所有銷售。路透社稱,許多在海外製造並運往俄羅斯的產品,都包括使用美國工具製造的芯片。目前已有十餘家歐盟成員國,以及英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正在實施類似的出口限制。
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高級研究員艾米麗·基爾克雷斯表示,這些限制措施將使俄羅斯的技術發展停滯不前。
各大半導體廠商如何看待?
數據顯示,烏克蘭供應了全球氖氣的約70%產量,氖是一種用於半導體光刻技術,特別是深紫外光刻技術(DUV)的化合物,對於設備廠商以及晶圓代工廠來說極為重要。
ASML發言人日前表示,儘管烏克蘭是全球最大的氖氣生產國,但ASML使用的氖氣中只有不到20%來自該國。但路透社報道,ASML正在尋找其他氖氣供應來源,以防俄羅斯和烏克蘭衝突導致供應中斷。
聯電發言人劉啟東稱,聯電雖然有使用來自烏克蘭方面的氖氣,但聯電始終保持多重來源的供應商,不是只有單一貨源,就算烏克蘭發生斷貨情形,聯電也能在中國台灣找到替代貨源。
格芯則表示,預計其不會有直接的風險,並且可以靈活地在俄羅斯或烏克蘭以外的地方尋找貨源。
另外,鈀主要應用於儲存型快閃存儲器(NAND Flash)生產,俄羅斯、烏克蘭供應比重約3成。
存儲廠商美光發布聲明稱,公司對所有的惰性氣體進行了多元化採購,我們的氖氣供應主要來自歐盟、美國和亞洲的各個供應商。此外,公司保持適當的惰性氣體庫存以支持我們的業務,與主要供應商簽訂了多項長期供應協議,並與他們密切合作以確保供應不間斷。
SK海力士則表示,公司已提前做好準備,有較為充裕的材料儲備,相關風險對業務無影響。
結語:目前看來,由於ASML、美光等大型芯片公司具有相對採購優勢以及充足原材料庫存,影響相對輕微,但從長遠來看,俄烏衝突導致各國或地區對俄羅斯採取更為嚴格的出口管制措施或拉升氖、鈀等材料的價格,進一步衝擊全球產業鏈。
3、【全球政策解讀】以色列:中國半導體企業海外併購的重要操練場
近年來,半導體江湖風起雲湧,各種收購、併購不斷。近日,英特爾以54億美元成功收購以色列的TowerSemi,不僅讓各方對英特爾下一步的計劃充滿期待,也將以色列這個國家帶入了半導體行業的視野之中。以色列國土面積約25000平方千米,人口920餘萬。與美國、歐洲、東亞等主要半導體玩家相比,以色列在內需市場規模上的優勢並不明顯。
圖源:網絡
然而面積不算大、人口不算多的以色列卻聚集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半導體公司,比如英特爾的以色列分公司就建立於1974年,那一年也是以色列半導體發展的元年;高通、英偉達、Marvell、恩智浦等也均在以色列有布局。此外,以色列還有許多充滿活力的半導體行業初創公司、專注於培育這些公司的投資機構等,共同構成了欣欣向榮的以色列半導體生態。而在以色列半導體行業蓬勃發展的幾十年中,以色列獨有的對研發和投融資的支持政策無疑功不可沒。
立足中東,長袖善舞,以色列——地緣博弈優等生
猶太民族自古以來便多災多難,中東地區也是多年來戰亂頻發的火藥桶。處在這樣一個微妙的位置上,不論在政治、經濟還是軍事領域,以色列一向長袖善舞、左右逢源,在各大國間展現了遊刃有餘的靈活身段。在中美科技博弈加劇的情況下,2018年,以色列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增長了80%,半導體成為了中以兩國經濟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以色列出口協會(Israel Export Institute)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以色列向中國出售了價值26億美元的半導體。同年,中國從以色列購買的用於半導體製造的檢測設備增長了64%,達到4.5億美元。不過,在與中國做半導體生意的同時,以色列也不敢得罪了美國。
比如對於對常規武器、軍民兩用商品和技術的出口進行管制的《瓦森納協定》,以色列的態度是把自己定位為《瓦森納協定》的「外圍」(outreach)。換言之,以色列毫不諱言自己是《瓦森納協定》的「外圍盟友」,其或許會在相關協定的邊緣騰挪閃轉,打一些擦邊球,但也不會和美國公然撕破臉。以色列將這種精明的實用主義精神運用得爐火純青,在輾轉騰挪中為本國半導體行業贏得了生存發展的空間。
注重研發,支持創新,以色列成為半導體產業的樂土
集微網曾採訪過以色列科技公司Newsight Imaging的聯合創始人Eli Assoolin,他表示,由於以色列國家很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自然資源,因此要讓這個國家更有吸引力,就在於培養電腦工程師和創新思維。鑑於此,以色列很早就開始了半導體行業的研發,來提高鞏固芯片設計的能力。在芯片設計所需的創新思維方面,以色列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也就是智慧型思考模式,以及集中整合資源的能力,使得該國能在半導體行業領先。
以色列早在1984年就通過了《鼓勵產業研究與發展法》(Encouragement of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aw,簡稱「R&D Law」)。根據這項法律,符合特定標準並經首席科學家辦公室(Office of the Chief Scientist, OCS)研究委員會批准的研發項目有資格獲得最高50%的批准支出的資助。作為交換,接收方需要支付OCS特許權使用費。接收方必須向OCS提交有關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定期報告,OCS有權檢查接受者的賬簿。
由此可見,在鼓勵研發創新方面,以色列與其他國家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其不僅有指導性、原則性的法律,更有十分細緻且可行性極高的行動計劃。在這種「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的氛圍下,一方面為企業的研發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障,另一方面也通過制度化的安排對資金的去向、項目的效果進行了監督。
圖源:網絡
風險投資,稅收激勵,多管齊下為半導體行業保駕護航
除去對研發的重視,風險投資、稅收激勵等方面的扶植政策也促進了以色列半導體行業的興盛。1993年,一項名為Yozma的風險投資計劃利用公共資金吸引私人投資,將以色列轉變為全球研發中心。僅從1993年到1996年,Yozma的價值就從1億美元增加到了2.5億美元。此後,以色列的風投事業一直蓬勃發展。2021年,以色列當地的初創企業共籌集了256億美元,與2020年相比增長了近150%。僅2021年第四季度的206筆交易中,投資金額就達到了80億美元。同時,IPO似乎已成為2021年許多以色列初創企業的新默認設置,共有75家以色列初創企業IPO,其中23家在華爾街。
近年來,在以色列的半導體市場上也不乏中國投資機構的身影。據某國內知名半導體投資機構的看法,海外的資本市場定價在國內翻五到十倍都是有可能的,價值差涉及到了海外技術和市場的匹配度問題,即很多技術在一個飽和且成熟的海外市場中,增長空間是很有限的,但如果能和中國的市場和團隊結合,就有可能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該投資機構認為,日韓、以色列和歐盟等地是海外資本運作相對比較好的選擇。以色列很多半導體企業依託本國的硅谷模式,有很多帶有製造基因的公司因為成本問題也需要轉移和承接。中國有着完備的半導體供應鏈,而且成本優勢突出,海外很多企業的技術和產品在中國的成本會大幅縮減,這一點可以成為談判的抓手。只有找到雙方共同看中的點,解決對方的「痛點」,才能夠在交易架構的設計方面達成相當完美的合作。
2012-2019以色列高科技公司資金投入情況,半導體類別的公司從7400萬美元增長到5.34億美元
數據來源:IVC Research Center
在稅收方面,以色列也給予了高科技企業優惠的政策。從稅率上來看,以色列也曾有過高稅負時期。1985年時,以色列的企業稅率為61%,到2022年已降至23%。以色列還有專門的「天使法」(Angles Law),為年輕公司的私人投資者提供稅收優惠,特別是那些擁有研發能力的公司。以色列希望擁有一個年輕、充滿活力的研發市場,因此通過這些法律來鼓勵外國直接投資研發公司。Angels Law的主要關注對象是擁有大量研發投資的高科技公司。
結語
小身材也有大能量。作為一個小國,以色列能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離不開以色列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政府給出的優惠政策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立足實際,針對性地提出符合本國產業發展特點的法規和方案,使得以色列半導體行業走上了長遠發展的道路。而對於中國企業而言,以色列特殊的地緣環境、出色的研發實力以及對於更廣闊市場的迫切需求,也使得其成為了中國半導體企業海外併購的一個絕佳實踐場所。
4、台積電:將遵守對俄羅斯的新出口管制規定
圖源:路透社
集微網消息,中國台灣今日宣布將加入國際社會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制裁。對此,據《路透社》報道,台積電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台積電遵守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並完全致力於遵守宣布的新出口管制規定。」
另外,台積電指出,公司還有一套嚴格的出口控制體系,包括一個健全的評估和審查程序,以確保遵守出口管制規定。
據悉,今日早些時候美國總統拜登公布了對俄羅新一輪制裁,除對俄羅斯最大銀行與國有企業實施制裁外,還將限制俄羅斯用美元、歐元、英鎊與日元的交易能力,凍結俄羅斯所有在美國的資產,限制對俄羅斯高科技產品出口,中止俄軍取得資金與擴張能力。隨後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也宣布將制裁俄羅斯。
5、路透社:對俄高技術封鎖將使其「停滯不前」
(圖自路透)
集微網消息,路透社報道稱,美國當局於周四限制向俄羅斯出口一系列美國產品以及採用美國技術製造的外國商品。
路透社援引專家解讀,美國公司對俄出口現在必須獲得銷售計算機、傳感器、激光器、導航工具以及電信、航空航天和海洋設備的許可證,而聯邦機構將拒絕幾乎所有申請。
新規定還要求使用美國工具在海外生產科技產品的公司,在產品運往俄羅斯之前要先申請美國許可證。
路透社採訪的法律專家表示,出于謹慎考慮,許多公司可能會選擇暫停對俄羅斯的所有銷售。
對俄羅斯最嚴重的打擊可能來自對含美國技術外國商品的限制。
路透社稱,許多在海外製造並運往俄羅斯的產品,都包括使用美國工具製造的芯片。目前已有十餘家歐盟成員國,以及英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正在實施類似的出口限制。
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高級研究員艾米麗·基爾克雷斯表示,這些限制措施將使俄羅斯的技術發展停滯不前。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加密技術不在受限之列,一位律師將其描述為美國及其盟友不想妨礙俄內部的抗議者和媒體。
基爾克雷斯和法律專家預計,中國科技公司可能希望填補對西方科技公司限制造成的一些空白,但中國無法滿足俄羅斯的關鍵軍事需求,尤其是最先進的芯片。
6、IDC:2021年全球可摺疊手機出貨量達710萬部,同比增長264.3%
集微網消息,2月25日,根據IDC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可摺疊手機出貨量(包括翻蓋和摺疊屏)總計達到710萬部,比2020年增長了264.3%,並預測2025年可摺疊手機出貨量將達到2760萬部,2020年至2025年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69.9%。
IDC認為,全球可摺疊手機出貨量增長主要歸功於三星的成功,因為這家韓國巨頭憑藉其最新的可摺疊旗艦產品在市場上掀起了波瀾。Flip3的新設計因其緊湊的摺疊尺寸(可放入口袋)、更大的第二顯示屏以及最重要的是其999美元的價格標籤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新的Fold3也有了很大的改進,但價格仍然要高得多,而且總體上更像是一個利基產品。
IDC全球手機追蹤研究經理Anthony Scarsella表示:「隨着競爭對手爭相進入市場,三星可摺疊設備最近的成功為該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星已經證明,一旦價格合適並具有更穩定的結構,消費者就會對可摺疊手機感興趣。得益於其可摺疊設備,Flip和Fold填補了三星Galaxy Note的空白,同時吸引了新的消費者,我們已經見證了其他供應商今年推出的新可摺疊產品,其外形尺寸越來越受歡迎,我們預計會有更多廠商嘗試從三星手中奪走市場份額。」
7、SA:高通/聯發科/三星LSI占據2021年Q3手機基帶收入份額前三名
集微網消息,2月25日,Strategy Analytics指出,2021年Q3全球蜂窩基帶市場收益增長了23.3%,達到81.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根據Strategy Analytics手機元件技術(HCT)服務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2021年Q3基帶市場份額追蹤:5G基帶收益份額占70%》指出,高通、聯發科、三星LSI、紫光展銳和英特爾占據了2021年Q3手機基帶收入份額的前五名。
其中,高通以55%的收益份額保持領先,其次是聯發科(29%)和三星LSI(9%);5G基帶芯片占2021年Q3基帶總收益的70%;隨着5G基帶組合的增加,基帶市場的平均售價(ASP)增長了32%。
Strategy Analytics表示,高通在2021年Q3的5G基帶芯片出貨量連續第四個季度超過1億。由於容量限制,該公司優先考慮了高端和超高端基帶芯片,這一舉措獲得了回報。高通基帶收益在2021年Q3同比增長57%。該公司繼續受益於海思半導體的退出、5G iPhone和安卓5G價格段的擴張。Strategy Analytics認為,5G周期仍處於早期階段,高通有望在2022年藉助增加代工產能來提高基帶出貨量和收益。
由於其廣泛的中國客戶基礎,聯發科的5G Dimensity基帶出貨量在2021年Q3增長了三倍。5G基帶組合的增加幫助聯發科基帶芯片的平均售價實現了60%的增長。而紫光展銳憑藉其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和Tier 1客戶訂單,LTE芯片出貨量增長了74%。Strategy Analytics認為,隨着聯發科將重心轉向5G,紫光展銳有望在2022年從聯發科手中奪取LTE市場份額。
8、BOE(京東方)獨供OPPO Find X5新一代柔性四曲屏
2月24日,OPPO舉行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了高端旗艦機型OPPO Find X5。BOE(京東方)為該機型獨供了基於高端柔性顯示技術品牌—f-OLED的新一代柔性四曲屏,在屏幕設計、顯示效果、耐用性等方面實現全面升級,通過再度與OPPO攜手,彰顯了BOE(京東方)在柔性顯示技術及客戶合作方面的領先實力。
BOE(京東方)獨供OPPO Find X5新一代柔性四曲屏(圖片來源:OPPO)
OPPO Find X5搭載BOE(京東方)6.55英寸柔性OLED屏,首次採用柔性四曲打孔設計,突破高難度貼合工藝技術,孔邊框縮小至0.5mm,擁有超高的屏占比和顏值,帶來如臨其境的畫面體驗。同時,該屏幕採用三頻動態刷新模式,最高兼容120Hz變速高刷,提升屏幕流暢度,全方位滿足影音娛樂等多場景需求的同時,兼顧產品整體續航。值得一提的是,此款BOE(京東方)柔性OLED屏幕採用新一代玻璃材料,經過嚴苛的跌落測試,大幅提升屏幕抗摔耐用性,有效降低屏幕劃傷和碎屏風險。除此之外在健康護眼方面也同樣表現優異,此款由BOE(京東方)獨供的屏幕還通過了SGS高階低藍光認證,用戶在享受高品質畫面的同時,可有效削弱有害藍光透過,降低了屏幕光線對眼睛的傷害。
近年來BOE(京東方)與OPPO多次強強聯手,不僅此次獨供OPPO高端旗艦產品Find X5柔性四曲屏,此前更攜手OPPO推出「下一代屏下攝像頭技術」,採用BOE(京東方)行業首創「一驅一」技術,開創了智能手機全面屏新時代;與此同時,BOE(京東方)曾攜手OPPO推出捲軸屏技術,將柔性屏創新發展推上了新的高度,也為廣大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產品體驗。
多年來,BOE(京東方)穩定的產品品質及交付能力已獲得眾多品牌客戶認可,作為全球半導體顯示龍頭和物聯網創新企業,BOE(京東方)持續以技術創新賦能各類智能終端產品,其行業領先的摺疊屏、滑卷屏、全面屏等全方位柔性顯示終端解決方案已覆蓋國內外眾多頭部品牌。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數據顯示,2021年BOE(京東方)柔性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約6000萬片,同比增長近60%,柔性顯示屏出貨量位居國內第一、全球第二。去年12月,BOE(京東方)發布了中國半導體顯示領域的首個技術品牌,其中有代表業內領先水平的高端柔性顯示技術品牌—f-OLED,此次OPPO Find X5正是這一技術品牌延展和賦能的成果。
如今,多形態柔性顯示正逐步成為智能終端發展的重要趨勢。2022年開年伊始BOE(京東方)便攜手包括OPPO在內的合作夥伴一道動作頻頻,發布了一系列高端旗艦多形態終端產品。此次為OPPO Find X5獨供柔性四曲屏,進一步展現了其在柔性顯示領域的創新實力與龍頭地位。未來,BOE(京東方)高端柔性顯示技術品牌f-OLED將持續賦能更多智能終端和應用場景,為全球億萬消費者帶來屏聯萬物的美好「視」界,給柔性顯示創新應用帶來無限可能。

更多新聞請點擊進入愛集微小程序閱讀

1.中芯國際:2022年挑戰與機遇並存,穩中求進夯實平台加大創新

2.財政部:2021年全國科學技術支出0.97萬億元,有力支持集成電路等產業發展

3.天津市2022年重點建設項目出爐,中芯國際、中環領先等項目在列

4.鄭州三磨所:解決我國半導體芯片精密加工「卡脖子」難題

5.總投資630億元,金川集團、鑫宇邁等200個項目集中開復工

6.安徽: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領域實施科技重大專項

7.日媒:日本將跟進美國對俄羅斯制裁、管制芯片出口

8.傳大眾或將與華為成立合資公司,華為提供技術成為大眾的Tier1

9.市場陷入存量競爭後:手機產業如何突圍?

10.曝蔚來將進軍手機行業,官方回應:暫無可披露消息

球分享

球點讚

球在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