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懶人養基
來源:雪球
1、上周五(2月18日),發改委發布《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引導互聯網平台企業對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的縣級行政區域內的餐飲企業,給予階段性商戶服務費優惠。
互聯網企業的業務再次被「指導」,海外投資者脆弱的小心臟也再次被shocked。
2、美國東部時間2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處(USTR)發布《2021假冒和盜版惡名市場報告》,阿里速賣通和騰訊微信生態被新納入今年的名單。此前已經進入該名單的拼多多、淘寶和百度網盤等中國公司旗下產品依然在列。
3、另一方面,《高盛表示中國股票如此重要,不可或缺》這樣的大標題再次登上2月17日CNBC頭版。
上一次是2月15日,標題是《從瑞士信貸到高盛,投行稱是時候買入中國股票了》,同樣發表在CNBC頭版,並且是頭條位置。
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內地的信心搖擺不定
我反覆提及,因為中概股和港股一方面以內地上市企業為主,從交易占比來看又以海外投資者為主;而特定時期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內地的信心搖擺不定。
我們注意到,前述《若干政策》是「對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的縣級行政區域內的餐飲企業,給予階段性商戶服務費優惠。
兩個關鍵詞:一個是針對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並不是所有區域,另一個是「階段性」優惠,而不是永久性優惠。其實對互聯網平台影響並不大,即便有影響也是階段性的。
而中國企業被美國貿易代表處列入《惡名市場名單》自2018年之後就沒有中斷過,某種程度上也有制裁打壓之嫌。
所以有關中概股的一些消息可能會被過分解讀,部分投資者一遇風吹草動馬上就會奪路而逃。周五中概港美股大幅下跌就是最好的註腳。
中概股、港股未來走勢仍然可能一波三折,看好它們的投資者一定不能冒進,一定要控制好倉位和買入節奏,並做好承受波動和「折磨」的準備。
做投資的人要不要那麼關心「天下大事」
我基本沒寫過相關的文字,不是不會寫,是不願意讓「天下大事」擾動自己。
我有幾個觀點跟朋友們分享:
1、既然是「天下大事」,我們凡夫俗子沒有改變或影響它們的能力;不關心也罷,眼不見,心不煩。
至少不要自尋煩惱。
想改變、能改變的事情,儘自己的努力去改變;自己改變不了的,如果需要就試着改變自己去適應,或者直接無視或忽略。
2、要不要對「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這類的問題產生焦慮?
1)我覺得應該對自己國家的領導層、精英和智庫有信心。
2)畢竟我們是處於相對上升勢頭,應該信心滿滿才對。
3)人有七分怕虎,虎有三分怕人。
力量暫時不對等也要充滿信心。
4)成了,皆大歡喜!
如若不成,不投資、把錢壓箱子底下就能把日子過好?
不如橫(安)下心來、安心投資。
3、別總是自己嚇唬自己!
老是擔心天塌下來的人真不適合做投資。
2022年,雪球出品的「雪球基金第一課」課程,將會用最簡單的形式,起底基金投資底層推演邏輯,教會你最核心的基金認知迭代步驟。掃碼立即報名!
7天時間!為自己構建一套投資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