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機構圈子,馮明遠的調研狂魔稱號側面反應了這個基金經理投研的努力程度。近三年來,依靠結構性行情,他旗下的產品跑出了足夠多的超額收益,使得其被很多投資者知曉。

從他的最新觀點來看,也是絲毫對當前調整的新能源板塊看好:從三、五年甚至更長的一個維度,在我們國家碳中和的政策框架之下,整個風光儲能這一塊,新能源板塊的發展前景非常的明確的。

因為產業是一個長期的維度,資本市場股價每天都在波動,短期的波動其實挺正常的,有時候小狗它走得遠還會走回來,然後可能它慢慢又會走遠。大家不用特別去關注這些短期的波動,對於這些長周期的發展產業,還是要用更長遠的視角來觀察這些產業。

所以,在四季度開始調整新能源個股,也成為了像馮明遠這類看重該板塊的基金經理,再次加倉或建倉的時間點。

1、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

根據資料顯示,馮明遠2010年任平安證券綜合研究所研究員,2014年1月加入信達澳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信達澳銀基金總資產中,馮明遠一個人頂起半邊天,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458.53億元。

馮明遠在新能源的倉位,大部分是以旗下產品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上面,該基金在馮明遠接手後基金淨值在2019年後迎來高增長,截至至今該基金累計收益達到385.21%,業績的快速增長,其原因是馮明遠在2019年市場風格轉換之後,馮明遠抓住科技、新能源等成長股的機會。

但是,今年以來,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的淨值回撤相比於其他新能源基金近15%或者20%左右的跌幅,回撤幅度並不大。截止到上周五,該基金淨值跌幅在-13.76%。

這是因為馮明遠的操作特點,首先持股特別多,偏好中小盤,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信達澳銀基金有外資持股,規定投資一級企業的持倉需低於5%。從三季度報告來,該基金的個股持有數高達398隻,對比於張坤、劉格菘、蔡嵩松這樣持股集中度高的,股票數量基本上是20隻,董承非、謝治宇這樣均衡配置的股票數量在40隻。

其次是持股周期短,換手率高是其另一大特點:馮明遠長期90%左右倉位運作,但每季度都會對持有的標的做調整,每年換手在3-5倍,幾乎每季度的重倉股都會變化。

從最新的十大重倉股來看,主要投資於電子、化工、電氣設備;較上期持倉變動最大的行業是化工、有色金屬、電氣設備,偏好大盤成長股,重倉的股票有璞泰來、中興通訊、天齊鋰業。

2、新進負極公司

在近期,一家上市公司年報出爐後,馮明遠的新動作也被市場知曉:信達澳銀馮明遠在第四季度進場翔豐華,持倉市值在0.9億,一舉成為該公司第七大股東,從公司股價圖來看,該公司在去年12月初創下最高價88.56元後,就一直處於陰跌狀態,累計回撤超30%。也就是說,在這回撤的過程中,馮明遠開始建倉。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翔豐華是一家司主要從事鋰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鋰電池負極材料供應商。

他的利潤有增長邏輯在於產能擴張:公司2021年較2020年石墨負極材料增長一萬噸達3.52萬噸產能,現在仍有二萬噸在建產能。面對上游加工漲價影響,隨着公司第四季度石墨化產能建成投產,大幅緩解漲價壓力,全年毛利率上修至26%。未來隨着公司石墨負極一體化的推進,成本費用有望進一步下降,公司將進一步擴大利潤空間。

並且已積累了一大批優質、 穩定的客戶資源,包括LG新能源、比亞迪、國軒高科、多氟多等多家客戶,穩定優質的 客戶資源也為公司不斷開發新產品、擴增產能提供了強大需求動力。

最新的業績顯示,2021 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1.18 億元,同比增長169%;實現歸母淨利潤1.00 億元,同比增長120%;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03億元,同比增長207%。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28億元,同比增長406%,環比增長39%;實現歸母淨利潤0.43億元,同比增長652%,環比增長207%。

但是從近期的板塊情況來看,新能源的需求受到一定的壓制,一方面俄烏戰爭使得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短缺;歐洲國家的汽車產量出現一定的下滑預期,另一方面,鋰電材料的上漲。

總的來說,短期新能源的壓制因素還沒有接觸,這邊可以從寧德近期的走勢就看的出來,但是對於像馮明遠這類看好新能源板塊的基金經理來說,股價的回撤帶來的更好的入場時機。這邊就要看每個基金經理的擇股能力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