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重要提示:《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本微信訂閱號發布的觀點和信息僅供海通證券的專業投資者參考,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海通證券研究所發布的完整報告為準。若您並非海通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我司不會因為關注、收到或閱讀本訂閱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客戶;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核心結論:①回顧歷史,1月與全年風格存在較高相關性,但剔除1月貢獻後二者相關性不算高。②1月風格切換大都源於前一年風格偏離大,背後伴隨着基金調倉。③今年類似2012年,全年價值略占優,成長階段性占優,12月以來價值已占優,接下來階段性關注成長。
風格統計:1月定全年?

過去三年以創業板指為代表的成長風格相對占優,而今年年初以來以滬深300指數為代表的價值風格獲得超額收益,引發了投資者對今年風格切換的探討。本篇報告嘗試從一個新的角度去探討今年的市場風格,通過對1月風格和全年風格的相關性進行統計分析,並解釋現象背後可能的原因,為今年的投資提供思路。

1. 回顧歷史,1月與全年風格存在相關性

回顧歷史,1月與全年風格存在較高相關性,但剔除1月對全年的貢獻後不算高。為了分析1月市場風格和全年是否一致,我們通過比較1月和全年兩個風格指數的相對漲跌幅來判斷,如果1月和全年的相對漲跌幅同向,則意味着1月與全年風格一致,反之則風格不同。此外為了使分析更嚴謹,我們剔除主要由1月貢獻的年份,即1月相對漲跌幅的絕對值大於等於全年,因為這意味着當年2-12月存在風格反轉的現象。總的來看,1月與全年風格存在一定程度的相關性,1月與全年風格一致的概率在75%左右,但剔除主要由1月貢獻的年份後相關性不算高,概率下降至65%左右,具體而言:

(1)價值成長風格角度:目前市場上通常採取滬深300指數和創業板指、國證價值和國證成長指數來分別刻畫價值和成長風格,我們用兩種方法來進行數據回測並相互驗證。如果用滬深300和創業板指來衡量,2011年以來1月和全年風格一致的年份有9年,占比為82%,剔除主要由1月貢獻的年份後有7年,占比為64%。如果用國證價值和國證成長指數來衡量,2003年以來1月和全年風格一致的年份有13年,占比為68%,該維度下不存在主要由1月貢獻的年份。

(2)大小盤風格角度:目前市場上刻畫大小盤風格的方法有很多,我們主要採用滬深300和中證500、以及申萬大盤和申萬小盤指數來進行分析並相互驗證。如果用滬深300和中證500來衡量,2005年以來1月和全年風格一致的年份有12年,占比為71%,剔除主要由1月貢獻的年份後有10年,占比僅為59%。如果用申萬大盤和申萬小盤指數來衡量,2000年以來1月和全年風格一致的年份有15年,占比為68%,剔除主要由1月貢獻的年份後有13年,占比僅為59%。

(3)高低估值風格角度:除了價值成長和大小盤,高估值和低估值風格也是市場討論較多的兩種策略,這裡我們採用申萬高市盈率和申萬低市盈率指數來刻畫。該維度下,2000年以來1月和全年風格一致的年份有18年,占比為82%,剔除主要由1月貢獻的年份後有16年,占比為73%。

2. 1月風格切換往往是基金調倉行為所致


公募基金年初的調倉行為可能是1月風格切換並延續至全年的原因。根據上述統計分析,1月的市場風格對全年的風格存在一定的解釋性,那麼這種風格延續的現象是由什麼導致的呢?我們認為可能是因為A股市場上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通常以年度作為考核周期,因此每年歲末年初的時候,投資者會對來年的市場風格進行戰略性預判,並在年初的時候進行調倉,並且往往將這種風格貫徹至全年。

為了驗證這一點,我們在表1的基礎上挑選出1月風格相對上年發生明顯切換的年份,並分析年初風格切換的推動力。我們認為,前期風格相對表現以及基金風格配置變化可能是1月風格切換的重要原因。具體而言:首先,1月風格切換的方向大都是此前1年甚至更長時間漲幅落後的風格。我們以滬深300和創業板指為例,兩者在1月發生切換的年份有3年,分別為13、15和16年。其中,13年1月創業板指上漲8.7%,滬深300上漲6.5%,此前12年滬深300上漲7.6%,而創業板指下跌2.1%;15年1月創業板指上漲14.2%,滬深300下跌2.8%,此前14年滬深300上漲51.7%,而創業板指僅12.8%;16年1月滬深300下跌21.0%,跌幅小於創業板指的26.5%,此前15年滬深300上漲5.6%,漲幅遠遠落後於創業板指的84.4%。

其次,1月發生風格切換往往伴隨着基金同方向的調倉行為,而基金風格調整的方向往往也是前期表現落後的風格,並且這持倉風格的調整可能會貫穿至全年。依然以滬深300和創業板指為例,13年1月市場風格從價值切換至成長,基金持有創業板指的市值占比從12Q4的2.9%上升至13Q1的4.4%,13Q4進一步升至12.1%,而基金持有滬深300的市值占比從12Q4的77.0%下降至13Q1的74.5%,13Q4進一步降至65.5%;15年1月市場風格從價值切換至成長,基金持有創業板指的市值占比從14Q4的10.1%上升至15Q1的15.6%,而基金持有滬深300的市值占比從14Q4的61.3%下降至15Q1的43.8%;16年1月市場風格從成長切換至價值,基金持有滬深300的市值占比從15Q4的31.0%上升至16Q1的32.6%,16Q4進一步升至35.1%,基金持有創業板指的市值占比從15Q4的11.8%上升至16Q1的13.0%,16Q4下降至10.2%。

3. 價值已經開始占優,成長風格有望接力

去年底以來價值風格已經占優,展望未來成長風格有望接力。總結上述數據分析可以得出結論,歷史上1月風格與全年相關性較高,但如果剔除1月對全年的貢獻後不算高,背後的原因在於基金年初調倉帶來風格切換,並且風格貫穿至全年。這一點在近期的行情中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驗證,去年12月以來以滬深300指數為代表的大盤價值股表現相對更強,背景是經濟下行壓力下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同時,我們也在《淨值波動可見:基金風格已經偏均衡-20220215》中分析過,根據公募基金淨值波動和各類指數漲跌幅,去年12月時基金的淨值波動和寧德時代產業鏈指數、創業板指漲跌幅的相關性更強,說明基金的整體持倉風格更偏向成長;而到了今年2月時基金淨值的漲跌分布開始逐漸偏離創業板指並向滬深300和茅指數遷移,即基金整體風格或正逐漸從成長向價值均衡。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今年全年累積下來價值有望略占優,但成長也會階段性占優。我們早在報告《風格:大盤與價值略優——2022年A股展望系列1-20211210》中就判斷今年大盤價值風格有望略占優,這也符合上述歷史統計規律。但是我們認為今年成長風格也會在某一階段表現更強,對此可以借鑑2012年,2012年全年滬深300上漲8%,而創業板指下跌2%;從行情節奏看,2012年1月價值風格明顯占優,滬深300上漲5%,創業板指下跌11%,2-8月成長風格占優,滬深300下跌11%,創業板指上漲9%,9-12月價值風格再次占優,滬深300上漲14%,創業板指上漲1%。展望後市,去年12月以來價值風格明顯占優,預計未來風格將更加均衡,成長風格有望取得較好的表現。而對於價值向成長切換的催化劑,我們也在《價值到成長的信號-20220220》中分析過,穩增長型春季行情中行情風格演繹表現均為先價值後成長,價值向成長切換的信號來自於政策和業績。我們認為低碳經濟和數字經濟相關的新基建政策持續發力,以及此後一季報業績預告披露有望催化風格切換,成長風格有望再次占優。

風險提示:歷史統計規律不代表未來,國內外宏觀政策收緊。

附錄-相關報告(點擊文字可查看原文):

1、《政府工作報告對市場的啟示-20220306》

2、《借鑑歷史看美聯儲加息對大類資產的影響——美聯儲緊縮政策研究系列1-20220302》

3、《成長領域誰望成旗手?-20220222》

4、《價值到成長的信號-20220220》

5、《做大做強數字經濟:哪些領域值得關注?-20220218》

6、《股市資金供求偏平衡——2022年A股展望系列6-20220104》

7、《盈利:大盤和中下游較優——2022年A股展望系列2-20211215》

8、《風格:大盤與價值略優——2022年A股展望系列1-20211212》

9、《曲則全,枉則直——2022年中國資本市場展望-20211211》

管理欲望——《荀玉根講策略:少即是多》自序


法律聲明


本公眾訂閱號(微信號:股市荀策)為海通證券研究所策略行業運營的唯一官方訂閱號,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僅供海通證券的專業投資者參考使用,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的研究觀點交流;普通個人投資者由於缺乏對研究觀點或報告的解讀能力,使用訂閱號相關信息或造成投資損失,請務必取消訂閱本訂閱號,海通證券不會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訂閱號內容而視其為客戶。

本訂閱號不是海通研究報告的發布平台,客戶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過研究報告發布平台正式發布的完整報告為準。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所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對任何因直接或間接使用本訂閱號刊載的信息和內容或者據此進行投資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或損失,海通證券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