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現在重新定位「美聯儲轉向」的牛市交易還為時過早,我們美股熊市反彈,4200點是標普500指數的阻力位,而真正反彈的底部是3600。然而,隨着未來6-9個月的臨近,長期美債、高收益債券、小盤股/實物資產(本世紀20年代通脹)、新興市場資產(美元貶值)、工業股(基礎設施)、亞洲消費(重新開放),以及在低點時一直表現不佳的「60-40」策略,都是有效的交易。
大摩:在房地產不確定性以及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的情況下,對A股保持相對謹慎:7 月的zzj會議雖然維持增量寬鬆,但並非全國性的「火箭筒」刺激措施,而類似 TARP 的住房計劃仍在早期討論中。我們還認為,如果沒有更多積極的政策對沖,市場在三季度可能會進一步下調盈利預期,這也可能會抑制市場情緒。我們更新了我們的重點清單,以反映與房地產市場放緩和傳統材料季節性相關的近期下行風險,方法是減少對鋼鐵和水泥的敞口,同時加倉逐步重新開放的受益者。
高盛:標準普爾 500 指數本周上漲至 6 月 7 日以來的最高水平,因為第二季度財報季最繁忙的一周恰逢大量宏觀數據的發布。來自美聯儲的鴿派信息和好於預期的企業盈利支撐了股市。儘管財報季表現分化,但近期的反彈是由股票相關性上升和波動性下降所定義的。自 1990 年以來,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回報率已降至第 20 個百分位,並為選股者創造了更加困難的環境。
花旗:美國經濟已進入一個政策制定者需要繼續放緩經濟增長以降低通脹的時期,這可能導致大量失業和失業率上升。儘管實際經濟活動已連續兩個季度下滑,但名義支出持續快速增長,以及仍然非常緊張的勞動力市場表明,美聯儲將需要進一步提高政策利率。未來的道路可能會更加坎坷,在我們看來,政策利率可能需要升到4%以上——尤其是在金融條件隨着股價上漲而放鬆的情況下。
橋水:我們認為美國經濟在上半年沒有收縮(以比GDP報告更全面的方式衡量),但它現在才剛剛開始收縮。美聯儲通過對未來行動的指引,從激進的寬鬆政策迅速轉向緊縮政策,然後轉向實際的緊縮政策和資產出售,這首先影響了資產價格。利率上升、資產價格下降,再加上大宗商品價格衝擊,已導致實體經濟逐漸走弱。未來很可能會有更多的疲軟,而且疲軟是自我強化的,因為一個人的消費減少就意味着另一個人的收入減少。我們預計未來6到9個月,折合成年率的實際GDP收縮幅度可能達到2-3%。
(調研紀要源於網絡信息平台,相關方如有異議可與本公眾號聯繫進行調整,如有不便,煩請諒解。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