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峰會邀請了烏海政府領導、院士、專家、上下游企業代表探討行業趨勢,分享前沿技術


你知道嗎?天津有個科學家團隊已經研究出了如何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澱粉。僅憑氣體為原材料製成的澱粉,這一切聽起來十分不可思議。

據TK生物基材料報道,7月30日,央視財經《對話》欄目邀請到合成生物領域的專家: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 人工合成澱粉首席科學家 馬延和、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人工合成澱粉論文第一作者 蔡韜,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子微生物學家 趙國屏,播出《「憑空」製造:探秘合成生物學》訪談節目,揭秘如何看待二氧化碳轉化為澱粉技術及成果,以及探討在能源、食品、生物醫藥、生產疫苗等領域合成生物時代。
昂貴的澱粉
蔡韜研究員表示:「自然界中生物從二氧化碳到合成澱粉,整個過程大概60步,需要花費近3-4個月的時間」。

而談及該過程人工合成澱粉過程的成本時,蔡韜研究員說,太珍貴了,貴到捨不得吃!可以類比一下,第一塊人造肉的成本大概是500克30萬美元,我們的成果和它差不多。

這也是當初馬延和所長所猶豫是否要將該成果發表的原因。

1.為何如此貴?成本主要看什麼?

蔡韜研究員表示,主要成本是酶,其成本占到整個人工澱粉合成的99.9%!對此,馬延和所長認為團隊下一步工作應該是瞄準酶的改造和酶的優化,降低酶的成本,並提高其穩定性、活力。成本若能便宜一千倍一萬倍,可能會投入實際應用。

對此,馬延和所長同樣認為,科學家應重視基礎研究、原創性的研究,團隊需要創造原創性研究的氛圍。

點擊觀看 視 頻 → 合成澱粉路徑、成本、其他路線探討

2.什麼時候會有產業化進展?

對於人工澱粉技術產業化進程方面,馬延和所長表示,該項技術是走出人類「碳壓力」的最終解決方案,其產業化實現值得等待20-30年的時間。
而團隊計劃再用3年應該能夠做出小批量的特種的澱粉,包括試劑盒檢測用的,可以彌補農業澱粉做不到的一些分子。並且,團隊計劃再用3年,高附加值的工業澱粉應該可實現產業化。如果再用6年,也許可與農業種植行成競爭!

無所不能的合成生物?
剛才提到的二氧化碳變澱粉僅僅是合成生物學在食品方向的一項應用。其實能源、食品、生物醫藥、生產疫苗等領域都有合成生物的身影,如醫療界的「青蒿素」、護膚界的「角鯊烷」、美容界的「膠原蛋白」等等。

那麼,合成生物是不是真的無所不能?

中科院院士、分子微生物學家趙國屏表示,合成生物帶來的新的時代,非常開放。

幾位嘉賓不僅在節目中介紹了人工合成的玫瑰露和番茄紅素,還與主持人陳偉鴻一起試吃了「人造肉」。


「人造肉」是什麼味道?

合成生物四個字雖然聽起來陌生,但前幾年出現的「人造肉」大家應該非常熟悉。

節目中主持人陳偉鴻與三位嘉賓共同品嘗了人造雞肉,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子微生物學家趙國屏表示,它不塞牙,一般的天然雞肉是沒有這一特點的。主持人陳偉鴻品嘗後表示整體肉質的香味很特別。


更多精彩內容:視頻鏈接
https://tv.cctv.com/2022/07/30/VIDEGZKj6IJ99NTRa8miDodl220730.shtml

來源:央視財經

猜您喜歡
往期精選▼

1.斯圖加特大學:不同條件下塑料顆粒的降解速率研究

2.中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可生物降解的植物塗層

3.生物基材料在汽車領域全面崛起!PLA纖維、複合材料、尼龍,橡膠、植物皮革

4.湖北工業大學:滑石粉增強增韌聚乳酸生物可降解材料進展


轉發文章,進生物基產業鏈交流群


1.區域群
上海生物材料和製品群
廣東生物材料和製品群
海南生物材料和製品群
京津冀生物材料和製品群

2.產品群
PLA生物降解塑料交流群
PHA生物降解塑料交流群
澱粉基材料交流群
生物基產業交流群
納米纖維素交流群
生物基呋喃新材料,HMF產業交流群

(掃碼進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