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月1日,業界期盼已久的《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終於正式發布。

《管理辦法》對網售處方藥這一互聯網醫療、醫藥電商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規範,將目前業界的大部分實踐法制化,給不少爭議話題畫上了句號。

實際上,一錘定音。

健識局獲悉,早在8月20日前後,國家藥監局就與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叮噹快藥等業內頭部企業進行過接觸,了解企業內部整改情況,並明確法律出台後將給3個月的調整期。對各大主流平台來說,新規的實施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有行業人士告訴健識局:「強調平台監管責任,大家是有預期的,但目前正式文件中依然有部分內容需要進一步解讀。」

允許處方藥網售

強化「先方後藥」

此前曾引發行業震動的「第三方平台不得參與藥品銷售」的謠言,此次正式證偽,並未出現在《管理辦法》中。

上述企業人士表示:這一說法,曾出現在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的徵求意見稿中,「這個表述非常模糊,容易引起外界誤讀。我們也和主管部門表達過,可以看到結果是積極的。」

《管理辦法》第二章對應的是藥品網絡銷售,第三章對應的是第三方平台,兩者有清晰的區別:銷售企業負責通過網絡賣藥;第三方來搭建平台並提供交易服務,不直接銷售藥品。

按照《管理辦法》的要求,網售藥品,銷售相關的責任都由銷售企業承擔,如驗證處方真實性、避免處方重複使用等等;第三方平台負責的是藥品展示、交易等環節,還要對銷售企業的行為進行監督。

另外,對社會最關心的「網售處方藥」政策,本次文件是以法規形式,再次肯定了網售處方藥的合法性,通過有序放開的形式,正式回應了社會和行業對醫藥電商及對網售處方藥的廣泛需求,這也標誌着,國家對處方藥的網絡銷售正式放開。

《管理辦法》還做了制度化規範,即「先方後藥」,提供紙質處方、或在線醫生開出電子處方、藥師審核,患者就能有安全保障地在網上買到處方藥。

但在細節上,新規為了強化「先方後藥」,要求互聯網平台調整展示和支付方式。

新規要求,網絡平台上處方藥和非處方藥應該區別展示;處方藥銷售主頁面、首頁面不能直接展示包裝、標籤等;不能展示說明書;不能提供處方藥購買服務。

劃定網售範圍

醫師藥師角色缺一不可

整體上,新規放寬了網絡售藥的範圍,強化了企業主體責任。

除了國家藥品管理法規定的疫苗、血液製品、精麻藥品等8類藥不能通過網絡銷售之外,《管理辦法》沒有限定其他類型藥品的網售,包括國家短缺藥物在內。這實際上肯定了互聯網平台在調劑餘缺、保障供應方面的能力。

8月22日,工信部、國家藥監局等四部門印發通知,強調國家短缺藥品、集採藥品的生產儲備監測工作,破天荒的將京東健康等三家互聯網醫藥企業和國藥、華潤醫藥等國字頭的醫藥流通巨頭並列,一起作為「重點短缺藥品儲備企業」。

如今,《管理辦法》的推出,在上述四部門通知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醫藥電商的社會公共服務效率,引導藥品流通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加強合作,培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興業態,最終,能夠最大程度發揮「互聯網+」藥品流通價值。

基於京東供應鏈基礎設施,京東健康能夠使用全國20個藥品倉庫和450多個非藥品倉庫,實現「自營冷鏈」覆蓋全國超240個城市,這是發生醫藥產品短缺時的有力保障。

在企業責任方面,《管理辦法》對處方藥的展示和處方有了更嚴格的要求。「先方後藥」的總原則要求平台在處方開具、留存等方面嚴格按照網絡複診來操作。過去「先買藥、後補方」的購買流程就要調整。

京東健康方面告訴健識局:「目前我們嚴格按照複診的要求,患者購買處方藥需要提供處方。我們會嚴格審核處方的有效期,避免處方重複使用。」京東健康互聯網醫院上有十多萬名多點執業的醫師,為網售處方藥的合規、合理和安全提供了專業保障。

值得關注的是,京東健康今年上線的藥學門診,正符合了《管理辦法》中提到的「建立在線藥學服務制度」的要求。目前,京東健康在線服務執業藥師已超過2000人,日常保障用戶線上的安全用藥。

此外,健識局獲悉,京東健康通過合作的方式,已經幫助多家線下醫療機構建立了互聯網醫院;其與滄州、天津等地醫院共建的互聯網醫院,還實現了當地的醫保在線支付。

行業實踐推動立法

社會價值和行業價值放大

新規落地,也離不開行業的持續探索與推動。

早在2017年,這份《管理辦法》就開始徵求意見,期間見證了互聯網行業的鼎盛時期,也親歷了疫情考驗下在線醫療服務的可貴价值。可以說,如果沒有大批企業的探索,現有的這些操作很難儘快通過法律形式合法化。

如今,面對外界的質疑,藥品網售法規的出台,給了行業一顆定心丸。

其實,通過規範化經營,藥品網售的模式逐漸被公眾認可接納,能夠產生巨大的社會價值。比如,其在助力疫情常態化防控、提供藥品及防疫物資供應等方面,已發揮了重要的社會保供價值。

8月23日晚,京東健康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業績,公司總收入202億元,同比增長48.3%,淨利潤達到12.1億元,同比增長82%。

光看這一組數據可能還不能說明問題。如果和2020年疫情之初的「互聯網醫療爆發之年」相比,就能明顯看到:今年上半年京東健康的營收是2020年同期的2.3倍。

在經歷一段時間的探索後,互聯網醫療的確駛入了快車道。

今年上半年,京東健康業績增長顯著。在8月24日的業績說明會上,京東健康CEO金恩林透露,老用戶帶來的收入明顯增加,復購頻次和粘性都在穩定上行,「我們對消費者的線上購藥需求保持樂觀,畢竟網上藥品種類更全、買藥更便捷。」

健識局獲悉,目前,京東健康針對供應商及商品、經營體系、倉內/門店管理等組建了自營藥械的四大合規指數看板,結合現場管理,全面監管平台上藥械經營主體的合規指數。

如今,網售處方藥法規的落地,對於已有成熟用戶群的互聯網醫療企業無疑是利好。

《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將於2022年12月1日正式實施,在這之前的3個月時間裡,各大企業必須按要求完全調整。未來,互聯網醫療行業的不規範行為將得到徹底根治,專注於服務品質的企業將有機會進一步擴大市場。




撰稿|賈亭

編輯|江芸

運營 | 廿十三


醫事藥聞 點擊健識局公眾號↓






漲點健識 關注健識局視頻號!



—— 往期文章推薦 ——


科興如果失去新冠疫苗,還能剩下什麼?

一場全行業的無差別專項集采

新事 | 國家醫保局:安徽醫療設備集采節省4.5億元


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掃碼加我:進群交流 知情爆料 轉載開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