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市公司回購持續發力!
9月29日,騰訊再度出手回購,至今已連續29個交易日進行回購,年內累計回購次數達到66次,累計回購金額達到202億港元,這一數據既是今年港股回購金額之最,也是騰訊歷史上的回購金額之最。
除騰訊控股外,同日,還有包括友邦保險、小米集團-W、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在內的多家公司在港交所發布公告進行回購。據統計,截至9月29日,年內港股上市公司回購總金額已達638億港元。此外,今年南下資金買入港股金額為2529億港元,兩者合計達到3167億港元。
一邊是資金的持續湧入,一邊卻是港股的「跌跌不休」。9月29日,恒生指數再次下跌,繼續刷新近11年新低,為2011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發生以來的最低水平,恒生國企指數亦跌至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騰訊控股公告,於9月29日回購128萬股,回購價格為268.4港元/股—283.2港元/股,共耗資約3.51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在本周的四個交易日內連續回購,至今已連續29個交易日進行回購,年內累計回購次數達到66次,累計回購金額達到202億港元,遠超去年全年的回購額26億港元。這一數據既是今年港股回購金額之最,也是騰訊歷史上的回購金額之最。
此前有市場人士指出,騰訊大手筆回購表明管理層對於公司未來經營的信心,持續回購有助於二級市場人氣恢復。騰訊近期股價低位震盪,若短期價格仍維持在當前區間,後續公司或仍有回購動作。
9月29日,騰訊控股再次下跌,盤中創出268.2港元/股的年內新低,截至收盤跌幅收窄至1.24%,報收270.6港元/股,總市值為2.6萬億港元。數據顯示,騰訊控股股價年內已經下跌38.68%,而相較2021年的高點747.15港元,已下跌超過六成。

除騰訊控股外,9月29日,還有多家港股上市公司公告回購: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9月29日,年內已有203家港股上市公司實施回購股份,回購總金額達638億港元。其中,騰訊控股和友邦保險年內回購金額居於港股市場前兩位,均超過150億港元,分別為202億港元和172億港元。滙豐控股、長城汽車、小米集團-W、長實集團、中國燃氣、太古股份公司A、中國移動、藥明生物年內回購金額分別位列三到十位。
除港股上市公司自購外,今年南下資金買入港股金額為2529億港元,兩者合計達到3167億港元。
近期的港股仍在持續下跌,9月29日,恒生指數再次下跌0.49%,收於17165.87點,繼續刷新2011年11月以來的收盤新低;恒生科技指數下跌1.24%,盤中已創出年內新低。
農銀國際最新專題報告指出,恒生指數值本周已跌至17500點以下,為2011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發生以來的最低水平。恒生國企指數亦跌至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從今年年初開始,市場不斷下調恒生指數和恒生中國企業指數2022年和2023年的盈利前景。預期利潤下降以及較低的盈利率是導致以PER或P/B衡量的市場估值較低的根本原因。
2022年盈利疲軟是由於以下主要原因:1)2022年,大盤科技股投資組合出現巨額投資虧損,而2021年投資收益巨大。2)受股市和債市波動影響,保險公司盈利減少。3)中資地產股盈利下滑,投資物業可能貶值。4)港幣與美元掛鈎,美元升值也意味着港幣升值,在香港國際金融機構面臨非美元資產貶值風險。5)儘管能源資源價格上漲,對能源股有利,但能源相關股在基準指數中的權重較低。
對於港股投資,博時基金認為,2022年四季度港股仍面臨海外流動性易緊難松等宏觀經濟因素,預計整體延續震盪走勢。結構上,有幾大類機會值得關註:一是全球能源緊缺與供應鏈重構給新老能源板塊帶來持續性機會,如光伏、煤炭、油氣開採以及航運等板塊;二是互聯網板塊的國內外監管環境大幅好轉,需耐心等待海外通脹顯著緩解後緊縮預期轉向,以及國內需求好轉後的投資機會;三是消費板塊也可關注國內需求修復彈性的進一步釋放後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希瓦私募創始人梁宏再度樂觀發聲:「港股的整體估值已經跌到2008年時的低位附近。哪裡是底部?還要跌多久?我不知道。我知道看久一點,一年或者兩年港股指數向上概率很大。結合PE、PB、ROE、股息率等估值判斷,完全可以做出持有或者越跌越買的決策。不少上市公司,我都願意掏自己的錢買了,這樣的股票有啥好怕呢?堅持和執行自己的一貫策略。」
責編:王璐璐
校對:蘇煥文
A股又到3000點保衛戰!"殺白馬"行情過後,股市如何演繹?2018年曾經上演這一幕…切勿如此操作
罕見!歐洲能源"大動脈"告急,發生了什麼?"華爾街空神"突發警告!一場危機背後,美國能源巨頭賺瘋了
重大圖謀曝光!攻擊滲透我國基礎設施,美國網絡攻擊西工大目的公布!入侵細節進一步披露
突發!美駐俄大使館發聲,建議美國公民儘快離俄!這國全境停電,啥情況?北溪管道爆炸,誰是幕後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