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計算 找華算】理論計算助攻頂刊,10000+成功案例,全職海歸技術團隊、正版商業軟件版權!
經費預存選華算,高至15%預存增值!
1. 功能介孔材料設計合成(自組裝化學、多孔材料化學);2. 催化、儲能、器件等應用研究(如:光電催化CO2還原,光解水,水系鋅離子電池等)。2. 具有較強的英文寫作能力,已在國際重要學術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研究論文;3. 同時也歡迎有興趣申請科研助理或者報考博士、碩士的同學來信交流。1. 團隊將提供發展所需支持,基礎薪酬年薪25萬元/年起;2. 享受博士後相關福利待遇(根據學校政策子女可在內大附屬幼兒園、附小就學);3. 支持博士後個人發展,積極協助申報博士後基金、國、省、市基金等(拿到國家「博新計劃」,年薪可達50萬+)。4. 工作突出者出站時,推薦申報校內科研教職或其他高校教職。團隊將保證充分的津貼補助,碩士不低於1000元/月,博士不低於2000元/月,並提供與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學習交流的機會。趙東元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介孔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催化、能源、環境、生物應用研究,發展合成了19種復旦大學命名的介孔材料及系列新組分、結構的有序介孔材料,提出了一系列合成新方法體系,取得了國際公認的開創性成果,發表SCI論文800餘篇,包括Science, Nature, Nat. Mater., Nat. Chem., JACS, Angew, Adv. Mater等頂級期刊,被引12萬餘次。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何梁何利科學進步獎、中國化學會-化學貢獻獎、中國分子篩成就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任國際介觀材料協會主席、ACS Central Science執行編輯、National Science Review副主編等。趙東元老師主頁鏈接:https://emc.imu.edu.cn/szdw/zdy.htm趙再望,內蒙古大學能源材料化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於2021年獲得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博士學位,師從趙東元院士,隨後留組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於2022年8月隨團隊加入內蒙古大學能源材料化學研究院。主要從事功能介孔材料的設計合成及能源轉換和存儲研究。目前發表SCI論文40餘篇,以第一作者在Sci. Adv.,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等國際知名 SCI 期刊發表論文 12 篇,且一篇入選為「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百篇論文之一」, 6篇為ESI高引用論文,2篇封面文章,論文總引用次數達5000次(引用超1000次的2篇,單篇最高被引1500 次),h指數:24。趙再望老師主頁鏈接:https://emc.imu.edu.cn/szdw/zzw.htm有意加入的博士後、博士、碩士及科研助理將材料發送至:zwzhao@imu.edu.cn標題「應聘職位-單位-姓名」,我們將儘快回復並安排面試交流,謝謝。為加快推進內蒙古大學(211和雙一流高校)「雙一流」建設,根據教育部《復旦大學與內蒙古大學對口合作協議》文件精神,內蒙古大學與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達成戰略合作協議,2022年7月正式成立內蒙古大學能源材料化學研究院,趙東元院士擔任院長,張凡教授(傑青)為執行院長,圍繞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產品研發及與當地特色產業對接開展創新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力爭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帶動內蒙古大學化學、材料學科水平明顯提升,其中內蒙古大學為趙院士團隊提供中心建設經費2億元(五年建設期)。目前趙院士團隊在中心已聚集了一批年富力強、活躍在科技前沿的高水平科研隊伍,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內蒙古大學「駿馬計劃」引進人才等。團隊將力爭建設成為培養學生批判性、邏輯性思維及獨特個性的研究型隊伍,營造自由的學術氛圍,注重思維創新;同時承諾提供充分的科研條件和個人待遇,並給予良好的指導和建設性意見。地處內蒙古自治區省會城市:呼和浩特,距離首都北京較近,高鐵2小時。球差、冷凍電鏡、原位TEM、HR-TEM、EDS-Mapping、SAED、HADDF-STEM、EELS、ABF-STEM應有盡有!Science、Nature級別水平!發頂刊,拍TEM,找我們就對了!添加下方微信好友,諮詢張老師:18165785257(電話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