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
區住建局高品質譜寫城鄉建設精彩華章

城鄉建設,本質在於塑造一種「有價值、有意義、有夢想」的生活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餘杭區住建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嚴格落實中央和省市黨委決策部署,在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下,全力抓好行業管理、專項建設、民生服務等各項工作,推動城鄉建設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十年以來,杭州西站、文一西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建成;城鄉風貌、美麗城鎮、未來社區等專項工作成效顯著;安置房建設、老舊小區改造、電梯加裝等民生實事碩果纍纍;EFC、奧克斯中心等摩天大樓此起彼伏,撐起餘杭新天際線,匯聚成一幅波瀾壯闊的城建發展時代畫卷。



回首過往:

十年聚力發展,城建精彩蝶變


十年前,上海世博會一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口號,讓中國人重新審視城市的巨大能量。與之相呼應,這十年,我們親身見證了餘杭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環境面貌的持續改善,群眾生活的不斷提升,體會到了社會改革發展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幸福紅利。

十年間,餘杭區住建局持續推動建築行業轉型升級,內育外引優質企業,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築、綠色建築等新形式、新業態,推動原餘杭區建築業產值從188.67億元增長至661.8億元,實現年均增速17%,其中2021年區劃調整後,現餘杭區完成建築業產值310億元,同比增長32.9%。飛闊控股、浙利藍建設、中建三局、天工裝飾等一大批高資質建築企業相繼落戶餘杭,實現建築行業從粗放型向高質量轉變。

綠色低碳的餘杭建築

十年間,餘杭區住建局堅決貫徹國家和省市房地產調控政策,在擴大房地產投資的同時,加強房產預售管理,強化預售資金監管,做好房地產領域研判分析和風險防控,積極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穩定。2012至2016年,原餘杭區累計完成商品房成交面積1010.32萬方;2017至今,現餘杭區完成商品房成交面積1151.11萬方。

杭珹未來中心項目效果圖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在貫徹落實國家「房住不炒」政策過程中,餘杭區住建局積極構建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房『三房一體』的住房保障體系,推動保障範圍從城鎮低收入家庭逐步擴大到新市民、新青年、高層次人才等。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完工公租房項目14.1萬方,新開工公租房26.8萬方;累計認定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31個,涉及房源10799套(間);已啟動共有產權房項目2個,涉及房源1000套。

未來科技城公租房

「加快安置房建設,儘早滿足征遷群眾的回遷夢,是我們工作的最大目標和動力」,餘杭區住建局負責人介紹,十年間,餘杭區累計完成安置房開工103個,1394.21萬方;竣工安置房項目84個,710.81萬方;完成棚改安置房項目開工49個;累計完成回遷安置14500戶,讓更多群眾從老破小搬進了嶄新高大的新樓,居住品質得到巨大提升。

樂有所居的回遷安置房

當前,住房市場正在逐步進入追求品質改善的時代,餘杭區住建局結合現代社區、未來社區建設,努力謀求房地產業轉型發展。按照「一統三化九場景」建設理念,落實「一老一小」服務需求,打造5分鐘、15分鐘公共服務圈。2022年,餘杭良渚文化村、葛巷社區、翡翠社區獲評首批省級未來社區,數量位居全省各區(縣、市)第一;全區共11個城鎮社區入圍全省首批「一老一小」服務場景名單。

良渚文化村未來社區

古今輝映、一夢千年的良渚,禪茶一味、文旅融合的徑山,逍遙國風遊園會、盡顯宋韻之美的閒林埠老街……剛剛過去的國慶小長假,餘杭區重點景區遊客接待量65.73萬人次,營業收入達3212.06萬元。備受遊客青睞的背後,是餘杭區住建局縱深推進城鄉基礎建設、扮靚空間環境、提升風貌品質的成果,展現出新時代餘杭區宜居宜游、創業創新的城鄉新風貌。

魅力閒林風貌

十年間,餘杭區有序實施靚城行動(東部崛起)、靚城行動「1466」計劃,打好「交通大發展、環境大提升、配套大完善、空間大優化」四大領域攻堅戰。文一西路、湖杭鐵路(杭州西站)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建成投運;軌道交通2號線、3號線、4號線、5號線、10號線以及機場快線餘杭段相繼通車;浙醫一院餘杭院區、餘杭第一中學等公共配套投入使用,城市能級發生了質的飛躍。

靚麗新中心城市俯瞰

十年間,原餘杭區28個小城鎮完成整治提升,獲評省級樣板15個。2020年美麗城鎮建設工作啟動,全區累計創建閒林、倉前、良渚、瓶窯等4個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省級樣板,五常、中泰、徑山、黃湖、鸕鳥、百丈等6個市級樣板。與此同時,2021年城鄉風貌整治提升工作全面實施,按照「三廊串四區,七核耀餘杭,城鄉共富美」整體思路,餘杭統籌推進夢想未來城市新區、雲上科創特色產業區、瓶窯老街傳統風貌區、徑鸕縣域風貌區等一批城鄉風貌區建設。其中,徑鸕縣域風貌區、瓶窯老街傳統風貌區已成功獲評省級樣板,餘杭城鎮面貌實現精彩蝶變。

徑山綠道

除此之外,在民生建設領域,十年來餘杭區投入巨大,成效顯著。期間,累計實施老舊小區改造125個(含零星獨幢小區),面積61.1萬方,受益居民6100餘戶;完成加裝電梯聯合審查100台,其中已建成交付使用50台;累計實現城市擴綠958萬方,25個公園列入市級名錄,4個公園獲評省級優質綜合公園;累計建成綠道63條378.8公里,7條綠道獲評省、市級最美綠道;累計新建改造污水管網373公里、供水管網5026公里,新增天然氣管線1223公里,新建5G基站2620個,新增地下空間461.7萬方;累計完成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改造312個,農污設施提升改造327個,小區二次供水改造31個……一串串數據,真實印證了餘杭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展現了新時期安居餘杭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展望未來:
以人為本,創新為鑰
聚焦城市新中心建設

01
聚焦融合發展 高水平推進城市基礎建設

全省第十五次黨代會中提出「要着力推進更高水平城鄉一體化」,建設城市新中心,要進一步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加快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居民收入均衡化、產業發展融合化,夯實共同富裕和現代化「兩個先行」的基礎保障。

「全力推進交通暢達工程,高起點前瞻謀劃軌道交通、快速路、主次干支路等城市道路建設,加快實施一批重大道路項目,切實改善交通環境,強化區域輻射帶動能力」,餘杭區住建局負責人介紹。

文一西路

其中,軌道交通方面,結合城市發展需求,根據杭州地鐵四期規劃批覆,加快區內各重點版塊軌道交通建設,緩解主要節點交通擁堵難題,構築高效便捷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快速路方面,加快建設文一西路提升改造(五常港河-荊長大道)、文一西路快速路西延至臨安,完善科技城區域東西向快速通道、良渚片區南北向快速通道、核心區南北向主要軸線通道等建設;主次幹路方面,開展專題計劃研究,梳理出一批道路項目,併合理安排建設時序,有效暢通城市微循環。

杭行路

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統籌做好城市新中心規劃編制及核心區塊城市設計,以規劃為龍頭引領高水平城市建設。堅持「項目為王」,牢牢抓住重大項目、重點工程「牛鼻子」不放鬆,以點帶面,實現城市能級提升。

萬象城效果圖

其中,城區功能配套方面,加快國際體育中心、「三館一窗」、之江實驗室、中法航空大學、華潤萬象城等一批項目建設,全面提升區域輻射帶動能力;公共服務方面,圍繞現有問題短板,加快水、電、氣管網,5G新基建等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重點加快「污水零直排」村、小區建設,統籌實施全域電力「上改下」、加快5G基站全覆蓋建設,加大良渚新城核心區域地下空間開發,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互補共享,切實改善居民生活質量。

02
聚焦全域大美 高質量推進環境品質提升

深刻把握黨的二十大召開,全省「兩個先行」建設,杭州「舉辦亞運會、建設大都市」歷史機遇,對標建設城市新中心目標定位,全力推進城鄉風貌、未來社區建設,進一步放大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的綜合效應,加快推動點狀「盆景」向全域「風景」轉變。

「禪徑尋農·徑鸕」縣域風貌樣板區

全力推進「五星幸福體」工程,一方面,加快城鄉風貌整治提升,結合城區大提升行動,統籌考慮城市發展、自然環境、生活需求等關鍵要素,在全面提升的基礎上,突出不同區域個性亮點,重點謀劃打造一批標誌建築、軸線道路、區域景觀、公園綠道,形成具有餘杭韻味的城市風景線。其中,城市風貌整治提升聚焦城市中心城區,突出重要節點和重要區域建設;縣域風貌整治提升聚焦美麗城鎮和美麗鄉村等美麗細胞串珠成鏈、聯動發展。

美好家園示範創建小區

另一方面,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高質量推進現代社區建設,重點聚焦社區公共服務優化提升、強社惠民落地集成改革、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提升等專項工作,加快實施涵蓋養老、托育等功能的社區鄰里中心建設,構建完善5分鐘、15分鐘生活圈;推動業委會(物管會)組建,提升住宅小區物業服務水平,加快物業服務向農村地區延伸,夯實城鄉共同富裕基礎。

未來社區鄰里服務場景

同時,全域推進未來社區建設,圍繞社區「一老一小」「城市新青年」「外來打工者」等不同人群實際需求,不斷加強特色IP打造,增加優質公共服務供給,提升生活舒適度、出行便利度、創業舒心度。同時,堅持「一地創新、全區共享」理念,統籌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快上線未來社區數字平台,實現公共配套的可見、可享、可評價。積極探索片區整體運營和「市政+物業+商業」綜合集成運營,形成未來社區可持續運營「餘杭模式」。

宜居宜游的餘杭山水風貌

據了解,餘杭區計劃2022年建設4個城鄉風貌樣板區和20個未來社區,至2025年建設14個城鄉風貌樣板區,未來社區建設覆蓋全區50%的現狀城鎮社區,爭創「新時代富春山居圖」城鄉風貌樣板區。

03
聚焦現代共富 高水平推進民生優化服務

牢牢遵循全省第十五次黨代會上「辦實每件事、贏得萬人心」的要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共同富裕為目標,抓好住房保障、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綠道建設等涉及群眾利益的關鍵小事、民生大事,切實提升群眾就業餘杭、居在餘杭的幸福感、滿意度。

煥顏升級的餘杭老舊小區

全力推進住房保障提質擴面。大力推進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房等三類保障性住房建設。其中,公租房聚焦「雙困」家庭的精準保障;保租房針對解決無房新市民的階段性住房困難;共有產權房主要提供擁有產權式的住房選擇。通過集中建設、存量轉化等多種方式籌建房源,打造結構完善、供需匹配、職住平衡、長效發展的住房保障體系,有效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需求,助力全區人才高地建設。

藍領公寓

同時,圍繞省市「2023年基本完成、2024年全面完成現有在外過渡戶回遷安置」目標要求,加快安置房建設和回遷安置工作,在項目建設的同時,同步規劃建設周邊配套,提前啟動回遷準備工作,確保拆遷群眾早日回遷、滿意安居。

住有宜居的餘杭安置房

全力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圍繞老城區居民對現代化生活的實際需求,結合現代社區、未來社區等先進理念,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電梯加裝工作,加大空間挖潛、提升公共配套、建設數字場景,全方位提升舊改成效。同步推進加裝電梯,大力推行成片加梯和小區全加梯,打造一批舊改、加梯的省市樣板,創新現代社區建設「餘杭模式」。

加裝電梯

「2023-2026年,我區計劃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31個48萬方,屆時,全區所有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均將完成改造提升」,餘杭區住建局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介紹。針對「加梯難」問題,通過黨建引領、第三方組織、民間團體等方式,共同解決加梯過程中的「民意統一」問題,讓老年人上下樓更方便,讓更多居民享受到現代生活福利。

雙溪綠道

全力推進城市綠道建設。圍繞新一輪《餘杭區綠道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部署安排,謀劃好城市核心區域的公園綠地建設,着重打造未來科技城片區「科技創新智慧綠道環」、中部片區「千年文化體驗綠道環」,西部片區「鄉村生態旅遊綠道環」,同時進一步完善已建綠道的配套設施,包括綠道沿線驛站、標識系統、室外家具、市政公用設施等的建設和投用,注重智慧理念的植入和智慧設施的配套建設,加強綠道的線下串聯和線上聯網,努力打造一批省市精品綠道。




城建十年櫛風沐雨,而今再邁嶄新征程

在喜迎二十大,建設新中心的啟程之際

區住建局堅決貫徹落實省市區部署要求

以更強信心、更高標準、更實作風

全力投身城鄉建設新浪潮

奮力爭當「兩個先行」排頭兵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E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