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
在今年7月啟動試點後,時隔三個月,證監會發聲,已原則同意開展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向投資者實物分配股票首單試點,該試點花落上海臨理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基金君就此採訪了多家私募股權創投機構,他們認為實物分配股票試點的啟動,是解決股權創投行業退出難問題的有益嘗試,也有利於平滑私募基金減持對二級市場的影響,同時能夠滿足投資者多樣化資產配置需求,將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據了解,目前也有不少私募機構在積極申請,證監會將及時總結評估試點情況,逐步擴大試點範圍。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末,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有1.47萬家;存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合計有4.92萬隻,存續規模合計為13.69萬億元。
10月14日晚間,證監會表示,已原則同意上海臨理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實物分配股票試點申請。申請人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證監會關於私募基金實物分配股票試點的要求,履行相應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適時向投資者分配股票。
這意味着在今年7月證監會啟動了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向投資者實物分配股票試點工作以來,首單試點正式落地。該試點工作主要是為拓寬私募股權基金、創業投資基金退出渠道,促進投資-退出-再投資良性循環,平滑私募股權創投基金退出對二級市場的影響。
據證監會介紹,試點啟動以來,行業機構積極響應。行業機構表示,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向投資者實物分配股票,有利於兼顧投資者差異化減持需求,避免集中減持造成市場波動,豐富私募股權創投基金退出渠道,進一步優化私募股權創投基金退出環境,促進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另外,據了解,其他符合條件的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實物分配股票試點申請也正在積極有序推進過程中。
下一步,證監會表示,將推動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實物分配股票試點工作有序開展,及時總結評估試點情況,逐步擴大試點範圍,持續推進完善私募股權創投基金退出機制,更好地發揮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對實體經濟和創新創業的支持作用。
基石資本董事楊傑表示,此次首單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實物分配股票試點申請落地,是監管積極推動優化私募股權創投基金髮展環境、支持行業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的創新舉措,也是解決創投行業退出難問題的有益嘗試,這有利於豐富股權創投基金項目退出渠道、緩釋首發上市前股票解禁後的集中減持壓力,推動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交易基礎設施,進一步優化股權創投基金可持續發展環境。
楊傑進一步說,此政策主要有兩個方面影響:第一,增強行業信心,鼓勵更多股權創投機構積極申請實物分配股票試點,縮短基金項目整體退出周期,切實促進投資-退出-再投資良性循環;第二,平衡企業估值觀點的差異,保障科創板、創業板等成長期的創業創新企業在公開資本市場更加平穩的發展。
久銀控股表示,從首單試點三個月快速落地來講,各方包括私募管理人、中基協、中證登等能夠多方面協同高效配合,未來不排除更多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的專業機構LP要求GP進行此類方式儘快分配,縮短退出周期。
上海臨理是怎麼樣的一隻基金?
此次首單試點花落上海臨理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天眼查信息顯示,上海臨理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於2015年11月23日,出資額為12.63億元,主要位於臨港新片區。執行事務合伙人包括上海臨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理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具體來看,上海臨理的合伙人隊伍可謂強大,包括崑山理成盛聯股權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上海理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瀾柏商務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比例分別為20.48%、14.73%、13.21%;還有,國資背景的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參投的上海臨港智兆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及同創偉業、深創投等知名PE/VC機構也參與其中。
天眼查信息也顯示,目前上海臨理已經入股了幾家公司,包括科創板上市公司瀾起科技,上海臨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瀾至電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等。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上市公司公告,今年8月上海臨理通過詢價轉讓了瀾起科技503萬股,占比0.44%,轉讓後仍然持有公司4847.68萬股,持股比例降至4.28%。
基金業協會網站信息也顯示,上海臨理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在2016年3月30日完成私募基金備案,基金類型是股權投資基金,基金管理人是上海臨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託管人是國泰君安證券。
據了解,上海臨芯投資成立於2015年5月26日,並在2015年12月9日完成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備案,目前管理規模區間在50-100億元。公司表示,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向投資者實物分配股票,是中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改革的重要舉措。試點啟動以來,臨芯投資和行業同行一樣,積極響應政策。日前,臨芯投資所發基金——上海臨理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實物分配股票試點申請已收到證監會原則同意。下一步將積極配合證監會推動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實物分配股票試點工作的有序開展。
股權創投私募看好實物分配股票政策
積極探索相關業務層面實操細節
據了解,在海外市場,私募基金在被投企業上市後向投資者實物分配股票是比較常見的制度安排。其既有利於優化私募股權投資退出環境,也能夠平滑私募基金減持對二級市場的影響,還能滿足投資者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需求。一些私募股權創投機構也向基金君表示他們也非常關注這個試點政策,打算積極參與。
「目前針對此類創新業務在觀察和探討中當中,同步徵詢基金LP的意見,對於相關操作細節進行觀察,在各方麵條件更加成熟的前提下積極申請此類業務。」久銀控股說。
久銀控股也表示,證監會7月進行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向投資者實物分配股票目的主要為了緩解二級市場限售期解禁後集中減持壓力對於市場的衝擊,化解基金GP和LP(主要是機構LP和關鍵LP)之間關於退出時點的矛盾,同樣緩解新設基金募集壓力狀況,拓寬私募股權創投基金退出渠道,促進投資-退出-再投資良性循環。
同時,私募股權創投機構也非常關注實物分配股票的具體業務開展實操層面的一些問題。
楊傑認為,實物分配股票是創投減持改革的一個好的開始,該業務有些點值得探討:一是由於股票價格可能會有大幅度的波動,在滿足監管規定和投資人商業訴求的前提下,方案實施過程長短可能會影響LP對方案的接受度;二是標的股票的價值評估影響投資人實際收益以及管理人的業績報酬,並可能產生LP以及管理人即時的納稅成本,如何平衡需要更多市場智慧;三是稅務成本與補償機制等方面,也會深刻影響投資人的利益,值得關注。
某中型私募人士告訴基金君,實物分配是比較好的政策,在國際成熟資本市場一直有這樣的一個選擇,給了私募和投資人更多的退出方式,更加靈活。「從實操層面來說,實物分配主要是在中登那邊做非交易過戶,但是前期私募機構需要跟投資人溝通、做相關的方案設計,比較複雜。除此以外,我們還比較關注實物分配相關的稅收、定價、額度分配等問題。」
編輯:喬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繫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