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摘要



在2021年的《YY | 貿易城投再審視——誰與均和同行》中,我們梳理過均和的基本情況:正值壯年的福建籍掌舵人帶領、主營大宗貿易、營收榜單中的中國五百強企業。藉由「成熟的貿易代理」和誘人的「產業園區建設運營」名號,均和與各地方國企城投達成了貿易合作。一年過去,我們再看均和,發現其產業園區建設計劃已從「畫餅」階段進入到了實際建設階段。本文梳理了均和的貿易和產業園投資板塊,尤其着重於其與國企城投合作的部分:

01 貿易板塊:近一年新增合作速度放緩,目前合作的國企主要在山東、福建、河南等區域,從報表計算相關敞口多在1-6億元左右,JCGT、FJLY、WFCT、DYGZ和TSWL敞口相對較高。根據調研信息,部分城投的貿易合作採取「託管」模式,城投只負責按股比實際出資,均和負責具體運營並承諾應收款兜底回收。此種模式下,城投的風險敞口即為實際出資額,普遍在2-10億之間,其中WFCT、DYCZ、TSWL、YTGF投資額較大。
02產業園區建設板塊:高速拓展,布局山東、河北、福建、陝西等多個省市。目前與城投直接合作的項目較少,涉及發債城投僅CYSZ、FZJK和WFCT,財務報表角度風險敞口比例上不算大,但從投資角度測算,WFCT、FZJK相關項目按持股比例累計已投10.67和2.95億元。
貿易先行,產業園區建設跟進,均和給出的合作誘餌對政府國企的吸引力又上一層。貿易板塊至少依託均和積累的合作關係能夠維持運轉,國企也可以忍受符合行業特徵的微薄利潤;產業園區項目仍處在建設階段,對毫無經驗的均和而言,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多個項目順利完工、順利招商是兩道大坎。


01 均和的雙輪擴張:

貿易與產業園建設



在2021年的《YY | 貿易城投再審視——誰與均和同行》中,我們梳理過均和的基本情況:正值壯年的福建籍掌舵人帶領的、主營大宗貿易、營收榜單中的中國五百強企業。一年時間過去,均和系的股權架構沒有重大變化,在2022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憑藉1,369.57億元營收前進至第187名,而盈利情況和財務指標依然秘而不宣。
「500強」名號是均和與國企合作交流的底氣。在均和的官網上可以看到,不斷有各地高級別領導帶隊來訪「洽談合作」,2021年至22年11月,均和宣傳了53次地方領導來訪、15次合作協議簽訂、12次項目開工儀式,一派欣欣向榮。細看新聞內容,雙方頻頻提及的探索合作領域是「大宗商品貿易、產業園區建設與運營、城市更新與產業基金等」。
均和的住宅地產和產業基金項目還在啟動階段,目前與地方國企實際落地的合作主要是兩大板塊:貿易和產業園。
01 貿易合作:在前文中,我們主要通過均和系與地方國企合資的貿易子公司(模式通常為國企持股51%並表、均和系持股49%),摸排出了與均和有合作的發債平台,並測算了相關貿易敞口。本文將順着這一邏輯,繼續梳理2022年版的合作平台清單及貿易敞口。從結果來看,貿易板塊增速明顯放緩,區域集中在山東與福建。
02 產業園合作:前文中我們推測均和可能以產業園投資為「餌」,在推進與國企的貿易合作。而從現狀來看,貿易合作更像是均和的第一步棋,近一年均和集團在「大躍進式」布局「均和雲谷」產業園。本文通過新聞搜索和產業園板塊主體——上海均和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對外投資摸排,梳理出了均和目前所有的產業園項目,以及其中與城投合作的項目敞口。區域而言,也是重倉在山東、河北和福建。

02 貿易合作摸排:

增速放緩,以山東與福建區域為主




本次梳理方法論仍然是股權摸排與文字檢索相結合:
股權穿透:逐一核查均和系各層級公司的對外投資,過濾出其中與國企合資設立的子公司;
文字檢索:在全量發債主體的募集與評級公告中,文字檢索「均和」、「聯傑」、「電解銅」等關鍵詞,再逐一過濾。

2.1過去一年的邊際變化:新馬甲、節奏放緩、部分城投離場
出資主體方面,在近一年新的合作中,均和系主要以新面孔出資:2021年及以前的均和系出資主體是下圖中標藍的公司,而22版新增的貿易合作則主要由「新馬甲」負責出資,如下圖標綠。
新增來看,近一年均和系新開拓的國企貿易合作數量不多,新增節奏有大幅放緩,如下圖,2021年均和系新設立了21家合資子公司,而2022年1-11月中僅有7家。
此外,過去一年間有8個國企選擇從均和貿易合資中離場:XCWD、WFBT、QZKT(20年底有敞口1.75億元)、LYCF、AKGX和WHLG註銷了合資子公司,ZKCT與GSJT則將貿易子公司49%股權從均和系手中收回,全資控股。

2.2仍在合作的國企分布與明細:山東、福建領頭
截至2022年11月,仍與均和有合資貿易子公司的國企共56家,大多是地市和區縣級別國企平台,區域分布上,以山東(9)、福建(7)、河南(5)領頭。
合資國企自身發債或向上穿透有發債股東的共36家,仍然是山東最多(7家),涉及青島、濰坊、煙臺、濟寧、聊城、東營;其次是均和大本營福建(5家),集中在福州;山西、新疆、江蘇各有3家,具體名單如下。

2.3貿易相關敞口測算
2.3.1 對手方敞口
如前文所述,均和系貿易相關疑雲主要在對手方風險。我們梳理了以上城投公司的電解銅貿易上下游,發現集中度仍然很高,同一夥企業(杉杉、正威等大型貿易公司+均和系馬仔們)反覆扮演前五大供應商與客戶,尤其是客戶近八成都是疑似均和系白手套。
這些城投的貿易業務模式普遍為向上游先款後貨、向下游先貨後款,因此軋差的風險敞口主要是上游預付和下游應收。我們仍然沿用以下口徑測算發債主體在均和系貿易中的風險敞口:
風險敞口=預付款+應收款+存貨-應付款-預收款+擔保餘額 (僅計算貿易業務對手方對應款項,不考慮存貨跌價)
敞口測算結果如下表,絕對規模而言並算不大。與2020年底的敞口相比,僅TSWL、LSNC、QDCY和HZCT連續兩年上榜,其他都是新面孔,或許存在滾動結算碰到某一時點的巧合性。
2.3.2 出資敞口
另一種更直接的敞口測算方式是對貿易子公司的實際出資。有國企披露,貿易合作主要是信任「五百強」均和集團的成熟經營經驗,全額實繳後,將貿易業務「託管」給均和運作,並簽訂有補充協議,如賬期超過一定時間,則均和集團無條件全額回收該筆應收款。在這種情況下,平台在貿易方面的風險敞口直接等於對貿易子公司的實際出資。下表列式了兩種出資敞口估計:按股比計算的應出資金額(WFCT、DYCZ、LCXY、TSWL出資金額最高),以及21年末或22H1末報表中的長投餘額(WFCT、DYCZ、YTGF餘額較大)。

03 產業園合作摸排:

加速布局,重倉山東區域



3.1 產業園股權模式:均和全資為主,少數城投合資
均和集團產業園業務運營主體為上海均和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00%)及其旗下子公司,股權模式歸納為三種:
1)均和持股100%,此類項目政府站台,並給予政策優惠;
2)均和與國企(多為城投平台)合資;
3)均和與民企合資。
其中,均和全資持有最為常見,數量約占74%,即使合資的產業園也絕大部分由均和並表,僅天橋城發均和(濟南)智能產業園有限公司由城投持股51%(尚未啟動對應項目)。

3.2 產業園業務發展與分布:21年來爆發式增長,項目集中在山東省
均和官網僅披露3個產業園項目,通過關鍵詞百度、檢索均和產業集團子公司信息等方式共搜集到23個項目(城投參股5個)。
從發展時間軸看,21年呈現爆發式增長:均和產業集團成立於2020年5月,我們整理出的均和首個產業園項目亦成立於此時。而後,均和產業園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20、21、22年成立項目分別為2、7、14個。考慮到產業園開發周期較長、資金沉澱較嚴重、後續招商引租及運營亦有難點,理論上開發商初期拿地應更為謹慎,且政府亦會傾向於有經驗、有代表作的開發商。均和目前尚沒有成熟的運營項目,卻已將攤子全面鋪開,預計後續將面臨較大的運營壓力。
從項目地域分布看,山東省(6個)、河北省(5個)、福建省(4個)產業園數量位列前三。聚焦城投參與項目,則分布於山東青島(2個)、濰坊(1個)、濟寧(1個)及福建福州(1個),均是與均和有貿易合作的區域,可見這些區域與均和合作逐漸加深。

3.3 產業園相關敞口測算
3.3.1 財務報表角度:敞口很小,應有低估
從財務報表角度上,城投在均和產業園項目上的風險敞口很小,均不足0.5億元,幾乎可忽略不計。但考慮到報表披露的有限性以及項目尚處於初期,真實資金壓力尚未在報表體現,存在較大低估可能。
特別注意到,1)存在少量城投墊資行為:CYSZ與均和合作了均和雲谷·青島未來創新園、均和雲谷青島智造港兩個項目(CYSZ均持股5%),CYSZ 21年末應收產業園項目公司0.97億元,22H1未出現在前五大,或已結清。
2)WFCT信息披露的時滯性:WFCT與均和共同出資成立濰坊均和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日期2021年7月,註冊資本1億元,WFCT間接持股40%),負責運營濰坊市人才科技小鎮項目(總投資40億)。截至最新評級報告和22半年報,均未披露相關信息,因該項目投資額較大,公司潛在風險上升,需關注項目後續開工及資金情況。
3.3.2 投資測算角度
本節從投資視角對風險敞口進行測算。
情景假設一:產業園項目停工爛尾
假設產業園項目停工爛尾,不考慮後續施工資金,僅將累計投資額作為風險敞口,按城投全額墊資測算,FZJK、WFCT風險敞口分別為29.5億元、26.7億元;按照股比出資測算,WFCT敞口達10.67億元。
情景假設二:產業園項目完工,但招商引租失敗
因均和並無產業園運營方面成熟經驗,存在項目失敗可能,在此情形下以計劃總投資額進行風險敞口測算。該極端假設或高估敞口,但亦有參考價值。按城投全額出資計算,WFCT、FZJK、CYSZ敞口分別為40、29.5和8.94億元;按出資比例計算,WFCT、FCJK、CYSZ敞口分別為16、2.95和0.45億元。

04 總結



均和集團在貿易和產業園兩大板塊藉助國企的力量進行擴張,且最近一年的擴張重心已從貿易過渡為產業園投資。
貿易板塊,近一年新增合作速度放緩,目前合作的國企主要在山東、福建、河南等區域,從報表計算相關敞口多在1-6億元左右,JCGT、FZLY、WFCT、DYCZ和TSWL敞口相對較高。根據調研信息,部分城投的貿易合作採取「託管」模式,城投只負責按股比實際出資,均和負責具體運營,並協議承諾應收款兜底回收。此種模式下,城投的風險敞口即為實際出資額,普遍在2-10億之間,其中WFCT、DYCZ、TSWL、YTGF投資額較大。
產業園區建設板塊拓展迅速,布局山東、河北、福建、陝西等多個省市。目前與城投直接合作的項目較少,涉及發債城投僅CYSZ、FZJK和WFCT,財務報表角度風險敞口幾乎可忽略不計,但從投資角度測算,WFCT、FZJK相關項目按持股比例累計已投10.67和2.95億元,有一定敞口。關注現有合作項目開發及招商引租情況,以及其他展業區域後續是否會以「均和+城投」方式增加新項目。

本文全文與底稿為機構付費服務,請聯繫:









全文已於2022年11月18日上傳Odin系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