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韓國電視劇《魷魚遊戲》火了。
先來解釋一下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其實魷魚遊戲是韓國80年代流行的一種兒童遊戲,特點是簡單且極具對抗性。
在這部劇中,同樣有一系列極為簡單的遊戲,玩家則是456位被生活逼得走投無路的底層人士。每當有一位玩家被淘汰,獎池就會增加1億韓元,最後勝出的那個人就能贏得456億韓元巨款,徹底改變自己的人生。
和印象中的兒童遊戲不同,遊戲中被淘汰的玩家不只是簡單出局,而是直接死亡。
簡單而殘忍的設定,使得每場遊戲都扣人心弦,不斷刺激觀眾的腎上腺素。
而拋開視覺衝擊,許多人的觀影感受,落在這部劇背後關於人性的考量上。
豆瓣上有這麼一則高贊評論: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不過就是容錯率高一些的魷魚遊戲。」
仔細想想,的確如此。劇中遊戲雖然是虛構的,但為了勝出所需要的4種能力,卻在現實中不斷體現其價值。
誠然人生沒有那麼多「一局定終生」,但對這4種能力的習慣性漠視,會將我們一點點推向淘汰的邊緣。
懂得按規矩辦事,
你就能超過一半的人
劇中第一項遊戲是「123,木頭人」:
當裁判喊「1、2、3」的時候,玩家可以往前跑,而當裁判喊完「木頭人」後,玩家就必須像木頭人一樣停住。
規則聽起來很簡單,可就是這第一項遊戲,只有不到一半的玩家進入下一關。
原因是大部分人發現淘汰就會死亡時,當即不顧規則,紛紛四下逃竄,結果無一倖免。
劇情畢竟劇情,我們很難要求一個正常的人,在生死面前保持絕對鎮定。
但現實中卻有很多「冷靜」地無視規則的人,哪怕規則再簡單,再明白不過。
《窮查理詞典》中有一段情節。
霍金斯是查理的投資公司新招的員工,畢業於斯坦福大學,本科時就有豐富的實習經驗,上班頭一天就鬥志滿滿,想要做出一番成績。
可在實習期的前一個月,查理只給他分配了整理財報數據的工作,並對他說:「你的工作很簡單,把每家公司的營收數據一條一條輸入,最後把整理好的報表打印出來,交給你的直屬經理。」
沒過兩天,霍金斯覺得這種重複性工作是在浪費自己的才能,再也沒有耐心一條一條地去輸數據,而是上網找現成的報表,草草交差了事,餘下的時間去找那些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
在一次層級很高的會議上,一位高管發現報表的數據有誤,而這嚴重延誤了會議進程。
當時霍金斯正向經理提交自己主動編寫的行業分析,本以為能得到表揚。可經理在接到上層的電話後,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轉手將霍金斯的行業報告丟入垃圾桶,並對他說:「年輕人,不是所有能讓你出風頭的事,才是你該做的事。」
《哈佛商業評論》曾在2013年對12000名專業人員進行了調查,其中有87%的人認為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
但事實上,最終能夠脫穎而出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找到有意義的工作的人,而是把別人眼中沒有意義的工作做好的那13%.
領導眼中員工的價值,首先是完成分內之事的價值。
當你還沒有在一份工作上得到100%的信任,就不要整天想着如何打破常規。
請記住,在這個誰都想出頭的世界,懂得按規矩辦事,你就已經超過了一半的人。
比努力更重要的,
是破自己的壁
劇中有一段設計非常精妙的遊戲情節。
在第二場「摳糖」遊戲中,玩家拿到一根細針,還有一塊糖片,他們的任務就是將糖片中的圖形完整摳出來。
男主角不幸抽中了最難摳的雨傘型圖案。眼看遊戲時間快到了,他才摳出不到一半的圖案,危急中他索性丟掉了細針,轉而用舌頭去舔糖片。
因為圖案和周圍只粘連着薄薄的一線糖,接觸到唾液後會很快融化。於是,男主角不費吹灰之力就從糖片中取出了雨傘。
劉潤曾說:「平庸的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而最高級的人改變思維。」
人生許多困境,往往並非事有多難,而是固守眼前那一條路。
所謂窮則變,變則通,讓思維轉個彎,一籌莫展的問題興許便迎刃而解。
明初首富沈萬三,在還沒有發財之前,曾跟隨商隊去收購茶葉。
當時他家底很薄,競爭不過城裡來的大商行,於是他靈機一動,把附近的竹筐全部買下。
茶商們返程時發現缺少足夠的載具,最後只能以高出平時五倍的價格,去沈萬三那裡買竹筐。
就這樣,沈萬三哪怕一片茶葉也沒賣,依舊賺得盆滿缽滿。
《認知突圍》中有一個「破壁理論」:當你想讓牆上的影子消失,一個辦法是費九牛二虎之力把牆壁打破。
而更輕鬆的方法,是跳出牆壁的二維圈層,在更高維度的世界中,移動投射影子的物體。
想要辦成一件事,有各種不同的方法。
但實際情況卻是,一種方法在成為共識後,大部分人都相互擠着去做,其結果就是平均收益的不斷稀釋。
遇事懂得轉變思路,破了自己的壁,才有另一番天地。
成年人的勝利,
不以打敗對手為準
《魷魚遊戲》中「彈彈珠」這一關開始前,每個玩家被要求選擇一位拍檔。
大家以為是合作闖關的遊戲,想當然地選最熟悉的人作為拍檔。
可當所有人選好拍檔後,裁判卻告知:「與你的拍檔進行彈彈珠遊戲,贏者晉級,輸者淘汰。」
相信許多朋友看到這一幕時會頭皮發麻。瞠目之餘,我們不由會問自己,現實中我們是否也會面對同樣的抉擇。
知乎上就曾有一個討論熱度很高的問題:「如果某天要與你最親近的朋友競爭一個崗位,你會怎麼做?」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任由人性往不擇手段的方向發展嗎?
答案是未必。
劇中彈彈珠的遊戲,是一種零和博弈。也就是在生存資源極度有限的環境中,任何一方的勝出,都會導致另一方的出局。
現實則充滿更多可能性,即使面對競爭,也往往不會是非此即彼的局面。
正如稻盛和夫曾說:「成年人的競爭,不是以打敗對方為準,而是以成就自己為準。」
如果認為彼此只能留下一個,往往不是世界太殘酷,而是眼界太狹隘。
前段時間熱播的職場劇《我在他鄉挺好的》中,有一段劇情給我印象很深。
公司大範圍裁員之際,資深員工喬夕晨好心收留沒有個人項目的同事,把自己的資源分享給她。
可這個同事不僅沒有感恩在心,反而覺得職位有限,把喬夕晨這樣的優秀員工淘汰出局,自己留下來的機會就會更大。
她偷偷將喬夕晨的報價單丟到公共洗手間,故意讓競爭公司的員工發現。如此一來,項目在喬夕晨手上蒙受巨大損失,領導對她的印象就會大打折扣。
當這一手段被項目總監發現,她還理直氣壯:「總歸有人要走,不是我就是她,我為自己考慮有錯嗎?」
總監告訴她:
「你以為你把別人陷害出去了,憑自己的能力就能留下來嗎?相反,如果你有能力,我們公司難道會只有這一個崗位嗎?
你只看到淘汰機制下機會有限,卻沒看到有能力的人機會無限!」
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活,只看到眼前那一畝三分地,卻不考慮能力提升與圈層突破。這樣的競爭,只會淪為同一群體間的內耗,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講,就是內卷。
惟有跳出零和博弈的思維困局,不再把競爭的意義框定在爭奪有限的機會上,才能創造更多屬於自己的機會。
人生沒有最優解,
永遠只有滿意解
如果說前面幾個遊戲是針對特定能力的考驗,那麼「雙子玻璃橋」的設定則帶有許多運氣的成分。
通往彼岸的玻璃橋共分16層,每層有左右兩塊玻璃,其中一塊是鋼化玻璃,另一塊是普通玻璃。
玩家每前進一步,都要決定是往左還是往右,如果選中鋼化玻璃那邊就能穩穩站住,但同時就有一半的幾率踩到普通玻璃,隨即出局。
劇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主角在挑選號碼的時候,發現只剩下1號與16號。
中間的號碼總是最先被選擇,人一遇到危險,就會想着躲到群體中。
他內心陷入反覆糾結:
「如果是玩遊戲的順序,前面的號碼比較有利,因此先開始比較好。」
「等等,又不曉得要玩什麼遊戲,先玩很危險。」
這種兩難局面,直觀反映了現實中的「決策困境」:無論你怎麼選,都達不到最優的結果。
一件事情,首先去做的人必然承受最大的探索成本,越晚去做的人雖然前期投入越小,可也要面對最終收益為零的風險。
因此在兩個極端之間,有一個收益最大化的拐點。
《波斯公主選駙馬》中有一個決策情景。
公主要從100位候選人中選出最英俊的那個做駙馬,規則就是要從第一個人開始往後依次篩選,如果某個人被她拒絕,她就不能再返回去選擇這個人,而一旦她選中了自認為最英俊的男人後,評選立刻結束。
有數學家基於正態分布的規律,提出了一個「37%法則」的決策思路。
公主先從前37位候選人中找出最英俊的那個,但並不選擇這個人,如果在後63位候選人中發現比這個人英俊的,則選擇後一位。
這能確保公主選中最英俊的那個人嗎?不能,畢竟這個人仍有一定幾率落在前37個人當中。但這個方案卻在可執行層面上,儘可能提高了成功率。
瑞-達里歐曾說:「最聰明的人是能夠明白,現實中沒有最優解,只有滿意解。」
實際情況瞬息萬變,如果非要等到萬事俱備,那麼機會早已從手邊流走。
最好的做法就是,在能預推出一個滿意解的時候便着手去做,然後在做的時候逐漸修正既定方案。
相比於《魷魚遊戲》,現實最大的優勢就是有着更高的容錯率。
所以面對人生中的雙子玻璃橋,最大的風險不是踩到了普通玻璃,是害怕踩到普通玻璃而一直留在原地。
△
寫在最後
前面很多地方提到「容錯率」這個詞。
《魷魚遊戲》和現實生活最大的差別就是,失誤即出局,容不得半點差錯。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人生的幾個關鍵點上,容許出錯的機會並沒有那麼多。
劇中有句台詞令人印象深刻:「比起魷魚遊戲,現實才是真正的地獄呀。」
在男主角發出這樣的感慨之前,他沉迷賭博,無所事事。最後妻子帶着女兒與他離婚,母親亟需做手術卻付不起醫藥費,只好偷偷從醫院溜出來。
生活在一步步走錯後支離破碎,其實早已失去翻盤的機會,只能用鋌而走險的方式加以挽回。
所以對每個人來說,真正重要的不是如何在「魷魚遊戲」中取勝,而是如何在平時保持基本的判斷能力,不至於步步走錯,最終淪於必須玩一場「魷魚遊戲」以自我拯救的局面。
學會走一步看一步,時刻保持人生的高容錯率,或許才是這部人性巨製背後,最值得我們去領會的。
-THE END-
●本文為MBA智庫原創首發,轉載請聯繫我們。作者:姜榆木,MBA智庫專欄作者。慢節奏的職場寫作人,頂着榆木腦袋,尋找生活的浪漫。MBA智庫——管理者專業學習成長平台,兼具熱點與乾貨,頂尖管理知識、進階職場指南。APP、頭條號、微博@MBA智庫。圖源網劇《魷魚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