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梁建章、任澤平等多位專家聯合發布了2022版《中國剩餘成本報告》。報告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統計年鑑2020》為基礎進行估算得出,中國家庭養育一個孩子到18歲的平均成本為48.5萬元,為人均GDP的6.7倍,排在全球第2位,僅次於韓國,高於眾多發達國家。
總的來說,撫養成本相當於人均GDP的倍數越高,意味着養育壓力越大,因此生育率也往往越低。
「這一倍數差異主要源於多數國家對於降低生育成本有充分的政府補貼,教育和房價的負擔也相對較低。」梁建章強調,不僅生育成本過高、中國女性還要付出時間和機會成本。難以兼顧家庭和工作,加之房價、教育等一系列原因導致中國人的理想子女數也幾乎是世界最低的。多次生育意願調查結果表明,中國人的平均理想子女數均低於2個。
報告還測算了我國31個省份及直轄市 0-17歲孩子的的平均養育成本,其中, 北京和上海家庭0-17歲孩子的平均養育成本分別為96.9萬元和102.6萬元;相比之下,西藏家庭0-17歲孩子的平均養育成本只有29.3萬元,貴州省家庭0-17歲孩子的平均養育成本只有33.3萬元。
來源:育媧人口研究
報告還指出,雖然中國法律規定18歲是成年年齡,父母沒有義務撫養已滿18歲的子女,但實際上大多數大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仍然依靠父母支付。在中國,平均一個孩子大學四年的平均養育成本為14.2萬元。
對此,梁建章,任澤平等專家呼籲,全國層面應儘快出台減輕育齡家庭生育成本的政策。其中,現金和稅收補貼、購房補貼、增建託兒所這三項措施,是最重要的鼓勵生育措施,能夠大幅降低養育成本,有效提升生育率。總共需要的財政投入占GDP的5%左右,但生育率可以提升50%左右,每年能多生500萬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