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巴菲特

對於曾經的醫藥女神葛蘭,現在已經被罵成了葛大媽;那麼我們回過頭看,醫藥這波跌出來的是風險還是機會?

截止到2月15日,醫藥生物行業PETTM為37倍,處於歷史35%的分位。相較於2020年7月份最高70多倍的PE,目前已經下跌了超一年半的時間,PE下降幅度接近50%。

另外生物醫藥行業的基金持倉比例也從2020上半年的16.2%的高位逐漸下降至2021年底的10.48%,雖然距離歷史最低配8%仍然有一些距離,但是目前這個基金配置比例已經處於一個底部區域。

這也意味着醫藥板塊已經進入悲觀的區域。

01 「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重點

創新驅動轉型成效顯現——全行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0%以上;到2025 年,創新產品新增銷售占全行業營業收入增量的比重進一步增加。

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可控——規模化體系化優勢進一步鞏固。培育形成一批在細分領域具有產業生態主導帶動能力的重點企業。

供應保障能力持續增強——重大疾病防治藥品等供應充足,小品種藥供應穩定。

製造水平系統提升——藥品、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得到加強,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數量進一步增加。

國際化發展全面提速——醫藥出口額保持增長;中成藥「走出去」取得突破;培育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形成一批研發生產全球化布局、國際銷售比重高的大型製藥公司。

02 加快產品創新和產業化技術突破

大力推動創新產品研發——推動企業圍繞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加大投入力度,開展創新產品的開發;推進中藥守正創新,開發與中藥臨床定位相適應、體現其作用特點和優勢的中藥新藥。

化學藥——發展有明確臨床價值的改良型新藥。

中藥——重點開展基於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研製,以及醫療機構中藥製劑向中藥新藥轉化;開展中成藥二次開發,發展中藥大品種。

生物藥——重點發展針對腫瘤、免疫類疾病、病毒感染、高血脂等疾病的新型抗體藥物;重點發展新靶點創新藥物等。

醫療器械——重點發展新型醫學影像、體外診斷等數十種產品;加快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醫療裝備領域應用。

看得出來,上面提及最多的地方是我們接下來幾年需要重點關注——創新藥、中藥、醫療設備進口替代、CXO等方向。而相對的,那些研發能力弱,產品結構單一,主要依賴仿製藥的公司需要我們避開。

在創新藥方面,公司的研發實力需要排在第一位。就算國內藥企很難研發出First-in-Class,但是他們能以極快的速度在原研藥專利保護期內fast-follow出Me-Too創新藥也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

另外做出創新藥後能走出國門,擁抱全球市場,也是中國藥企的更廣闊的出路。

2021年8月,國家衛鍵委印發《全國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行動計劃(2021-2024年)》,針對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紅包」、回扣等行風問題,從五個方面提出了20項具體措施。

加上國家進行的集中採購,慢慢的使得中間的賄賂環節不復存在。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醫藥公司的銷售費用會逐漸下降,其研發支出將會逐漸加碼。

中國醫藥的研發實力將越來越強!

只要鋤頭舞的好,沒有挖不了的牆角。識別圖中二維碼,免費領取機構研報,挖掘底部機會。

👆掃碼火速領取機構研報↑↑↑
免責聲明
本文為上海中和應泰財務顧問有限公司特約發布推廣所提供觀點與本號無關證書編號:911102281029993028所涉及投資信息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