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2日消息,人社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1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發布會上,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亓濤表示,2020年底,各省份都實現了基金省級統收統支,從今年1月開始實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2018年7月,我國建立實施了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適度均衡了省際之間養老保險基金負擔,邁出了全國統籌的第一步。2018-2021年,中央調劑制度實施四年間,共跨省調劑資金6000多億元,其中2021年跨省調劑的規模達到2100多億元,有力支持了困難省份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綜合澎湃新聞)
|點評|在人口多達14億、各地區發展極不均衡的中國,統一施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這其中的難點就在於由於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加上老齡化程度也不一樣,導致各地養老基金結餘水平不一。當一些地方養老保險基金的缺口大了,就必須由國家層面來進行調劑,所以建立了中央調劑制度。地方有結餘的,交由中央來調劑給困難省份。而進入全國統籌階段,理論上等於是統收統支,養老保險金都交給國家,放在一個大池子裡,然後由國家統一安排支出。這樣統籌力度更大,靈活性更高。不過,目前還只是省級統收統支下的全國統籌,還沒有辦法做到全國統收統支。養老保險的積極意義在於社保水平全國均等化,公共福利平等化,抹平了地區差距,當然,缺點就在於地方的靈活性沒有了,地方失去自行統籌的騰挪空間。
2月22日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命令,承認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並簽署俄羅斯與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友好合作互助條約。
受烏克蘭局勢緊張影響,國際市場劇烈波動。2月22日,亞太股市開盤普遍重挫,截至當日收盤,上證綜指跌0.96%;香港恒生指數跌幅高達2.69%。美股周一休市(美國公共假期),但周二盤前,三大美股期貨已經重挫超1%。歐洲股市周二大幅低開,泛歐斯托克600指數下跌1.9%至七個月低點,德國股市下跌逾2%,斯托克50波動率指數升至2020年11月新高。(第一財經)
|點評|全球經濟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更何況涉及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俄烏衝突加劇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表面來看,會限制俄羅斯對歐洲國家的天然氣出口,以及影響烏克蘭半導體原材料的輸出,進而影響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深層來看,俄烏衝突的本質是俄羅斯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之間的政治角力,雙方的博弈將延伸至外貿服務、貨幣政策、科技制裁等層面。俄烏衝突越嚴重,全球貿易的動盪也會圍繞這幾個層面發生劇烈動盪。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與俄美雙方,以及雙方背後的陣營國家,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經貿往來。如果這兩股勢力的分歧加劇,也會給中國的外貿行業帶來極大的變數。
2月22日消息,大眾汽車擬斥資數十億歐元收購華為自動駕駛部門。據悉,大眾汽車和華為方面證實,談判已經進行了數個月,其中涉及到一些大眾不太有優勢的技術系統。
數據顯示,2021年大眾汽車在華銷量下降了14%,其中新能源車在華銷量約11.9萬輛,大眾ID系列純電動車僅為7.06萬輛,未能實現年初設定的銷售8萬至10萬輛的目標。而大眾ID系列是大眾汽車在中國上市的第一款MEB平台新能源車型,大眾汽車僅在其研發上就投入了約500億元人民幣。(證券日報)
|點評|華為在汽車領域的研發已經持續多年,其部分技術已經實際應用到賽力斯等汽車品牌上。大眾想要向智能車領域快速轉型,直接收購華為成熟的研發團隊確實是最省事的方式。但是自動駕駛將是下一代智能汽車的核心能力,任何有雄心的公司都希望在這一領域擁有話語權。而大眾與華為在各自領域均為強勢方,大眾自然不甘心採用華為的整套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而華為也不會甘心僅為大眾一家公司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從這個角度來說,雙方深度合作的可能性要大於大眾全面收購華為自動駕駛項目團隊。
2月22日消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2021年四季度「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其中,營銷員、餐廳服務員、商品營業員、車工、家政服務員、保安員、包裝工、客戶服務管理員、保潔員、快遞員等職業位列排行前十。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與上一期相比,排行前十的職業略有變化。本期車工、包裝工進入前十,並且100個職業分布中有43個屬於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此外,智能製造領域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調整工、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等職業排位也在上升。(澎湃新聞)
|點評|通過100個職業分布來看,43個屬於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這反映出製造業用工需求相對旺盛,而且缺工比較嚴重。實際上,從2019年第三季度以來,製造業類職業排行占比一直都較高,可見缺工狀況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緩解。着眼於未來,隨着老齡化加劇,以及新出生人口的大幅減少,中國的勞動力優勢或者說「人口紅利」將消退甚至消失,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擔憂。但是,基於傳統教育理念影響,儘管國家大力提倡職業教育,家長們仍然不太能夠接受這一現實。說到底,這會是一個漫長的時期,可能需要一兩代人的調整。
2月22日消息,上海寫字樓中介機構反映,2021年上海寫字樓淨吸納量130萬平方米,同比2020年強勁增長達160%,空置率回落至16.6%,而陸家嘴地區目前平均出租率達90.3%。租金方面,2021全年租金漲幅約1.1%,是上海近五年以來寫字樓租金的首次增長。
從行業來看,2021年上海新增寫字樓租賃需求中,以電商、社交媒體、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主導的TMT行業需求達到26%,超過金融,占比第一;金融占比19%;其後是消費品製造和醫藥類企業。(央視財經)|點評|寫字樓租賃市場的緊俏,背後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公司數量和從業人員的增長。這幾年上海在人才引入、產業升級方面下了不少力氣,還放寬了落戶要求,並且打出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這一張牌。從租賃需求的分布也可以看出,TMT行業的快速崛起產生了大量的辦公場地需求。上海寫字樓的這次漲價很可能只是剛剛開始。因為產業往往存在聚集效應,企業集中度越高、發展越快,就會吸引越多相關企業的進駐。
2月22日消息,據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去哪兒網關聯公司北京趣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一則行政處罰,處罰事由為該單位違反勞動法的第四十一條規定,處罰結果為對該單位給予警告,並處3250元罰款,處罰單位為北京市海淀區人社局。
對於被罰,去哪兒網官方回應稱,確因疫情在徵得員工同意的情形下安排了長假期間加班,以保障疫情期間儘快響應消費者訴求。雖已支付了加班費並安排了倒休假緩解,但確實違反了加班限制性時間規定。(中國經營報)
|點評|這次的處罰表明有關部門開始採取實質性的動作來遏制日漸盛行的「加班文化」。但從「3250元」這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處罰金額來看,懲罰力度實在太小,聊勝於無。這到底是在懲罰,還是在鼓勵長時間加班?正如有網友留言的,罰款這麼少,企業都可以名正言順地不給加班費了。不是什麼加班都違反勞動法,但超長時間加班的害處也是不言而喻。這讓很多公司重新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人力資源。攜程就在本月中旬宣布推出「3+2」混合辦公模式。與其盲目讓員工內卷加班,不如好好思考如何整體提升辦公效率,減少無效工作。
2月22日消息,據浙江建投公告,公司股票自2022年2月7日至2022年2月21日連續十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累計漲幅為170.88%,累計換手率為278.59%,期間多次觸及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因近期公司股價異常波動,公司將就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況進行核查。公司股票自2月22日開市起停牌,自披露核查公告後復牌。
此前,由於浙江建投股價連續上漲,引起監管注意。深交所曾對其下發關注函,要求其詳細說明近期接待機構和個人投資者調研的情況,是否存在涉嫌內幕交易的情形等。(新浪財經)
|點評|浙江建投近期的暴漲主要是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得益於政策面的利好,春節之後,整個A股市場的政策方向都指向了大基建,相關板塊備受資金青睞;另一方面,受冬奧會熱點事件的影響,與此相同題材的杭州亞運會自然也受到市場歡迎,相關受益板塊迎來上漲行情。因此,浙江建投在大基建和浙江板塊雙重利好的條件下實現暴漲。但是,11個交易日出現10個漲停,這就太不尋常了,引起監管關注是必然的。對於這類股票,跟風追漲的投資者應不在少數,但背後應該還是有機構操盤。對此,監管部門也不可能睜一眼閉一眼吧。
2月22日,受外圍市場影響,三大指數低開低走,創業板指一度跌至2%。板塊方面,培育鑽石、黃金股、油氣等避險板塊逆勢拉升,東數西算概念股持續活躍;雲遊戲、元宇宙概念股集體下挫,新冠檢測、CRO概念等醫藥股走弱。總體而言,避險情緒升溫,個股呈普跌態勢,兩市超3700股飄綠,但成交有所放量。
截至收盤,滬指跌0.96%,報3457.15點,成交額為3877億元;深成指報13297.11點,跌1.29%,成交額5906億元;創業板指報2765.91點,跌1.38%,成交額2351億元。(新浪財經)
|點評|周二市場的走勢主要是受到外圍市場的影響,俄烏局勢突然升級使得周二兩市低開低走,權重股整體表現疲軟,市場熱點轉換較為頻繁。其實,全球股市也是跌成一片。不過,周二市場成交量卻有所放量,現如今市場處於縮量上漲而放量大跌的局面,短期市場情緒依舊低迷,還需等待合適的機會出現。在市場熱點不斷切換的行情下,可以多關注政策消息面、資金動向以及外盤的變化情況。從中長期來看,業績為王,短期出現波動的優質個股最終會出現估值回歸。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魏英傑
責任編輯|何夢飛|主編|鄭媛眉

用數據來說話,把握2022年的投資風向
點擊下圖▼立即訂閱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