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股東回報力度創新高。

作者|小鑫

編輯 |小白

2月24日盤後,阿里巴巴-SW(09988.HK,BABA.N)公布2022財年第三財季(截至去年12月底的季度)業績。

該財季,公司實現收入2426億元,同比增長10%;淨利潤192億,同比下降75%;調減掉商譽減值和公允價值變動的淨利潤446億,同比下降25%。

粗略一看,這個業績確實不好。公司美股股價盤前大跌近9%,一度跌破100美元。不過,開盤後股價又拉了回來,美股最終收跌0.72%。

(來源:富途牛牛)

是投資者對季報的看法有所變化,還是只是俄烏衝突帶來的一時波動?下面是風雲君的看法。

天貓超市才是未來?

阿里巴巴有多達7個業務分部,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國商業,不僅貢獻了季度總收入的71%,而且是7個分部中唯一實現盈利的。

第三財季,中國商業收入同比僅增長了7%,經營利潤同比下降21%,毫無疑問是業績下滑的主因。


仔細看這個7%的營收增長,客戶管理收入占大頭,而且同比減少了1%;直營及其他增長了21%;批發商業貢獻的收入較少。直營指的是高鑫零售(06808.HK)、天貓超市和盒馬。

這種收入結構的變化說明,阿里巴巴正在越來越「京東化「。


這次季報沒有披露高鑫零售對增長的貢獻。從FY2022上半年來看,高鑫零售收入415億元,同比減少5%,對阿里「直營及其他「的貢獻度為38%。高鑫零售毛利率為26.3%,低於阿里整體的毛利率。

這兩個角度都說明,收購高鑫零售很難給阿里帶來真正的增長,更多是對阿里現有自營業務的一個補充。

在2021財年三季度合併高鑫零售之後,阿里各個季度的毛利率同比都有所下降,降幅在5-7個百分點不等。


自營中的其他業務還有天貓超市和盒馬。

假設天貓超市的毛利率(包含履約費用)和京東集團-SW(JD.O,09618.HK)差不多,後者在14%左右。盒馬目前還沒有盈利,競爭對手叮咚買菜(DDL.US)和每日優鮮(MF.US)扣掉履約費用的毛利都是負的。

因此也可以說,阿里自營收入和盈利增長的希望更多應該是在天貓超市身上。而且由於自營模式下毛利率較低,公司毛利率下降的趨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來源:《300家店,百億美元估值,盒馬能否自力更生?》,創業邦)

聯想到前不久的新聞報道中,阿里將開設天貓自營旗艦店,並對手機天貓進行改版,這也算是對風雲君上述推測的一個印證。只是不知道曾經不看好京東模式的馬雲現在會怎麼想。

(來源:雷達財經)

阿里雲和菜鳥接近盈利,但增長有待觀察

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儘快在中國商業以外培養出另一個可以穩定盈利而且有成長性的業務非常關鍵。

目前看來,有一定規模而且接近盈利的就是菜鳥和阿里雲了。這兩項業務最新季度的增速分別為15%、20%,表現還可以。


不過從趨勢上看,兩者都處於增長放緩的狀態。


菜鳥收入來自國內和國際一站式物流服務以及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從公司描述的增長原因看,跨境和國際零售業務貢獻較大,那麼在疫情對跨境快遞影響嚴重的情況下,該業務增速下滑也就不難理解了。


阿里雲則是受到字節跳動停止使用阿里雲海外服務的影響,以及互娛、在線教育的需求放緩。字節跳動的影響從2021財年Q4(即去年一季度)開始,當季阿里雲的增速直接掉到了37%,公司股價近一年的大幅下跌也與此有關。至於離開字節跳動後的阿里雲表現究竟如何,到下一財季就能夠看到。


在對股權激勵費用和無形資產攤銷進行調整後,阿里雲已經連續四個季度盈利。菜鳥則是從最新一個財季才開始單獨披露,經調整EBITA利潤率為-1%,同比提高一個百分點,也已經接近盈利。


首次不提雙11,股東回報力度創新高

除了具體的財務數據外,用戶和GMV的增長無疑也是投資者非常關注的。

截至FY2022Q3的12個月,中國商業活躍消費者為8.82億,環比增長2.2%,已經連續多個季度處於非常低的增速。


而且公司早已不再公布GMV數據,而是代之以「單位數增長「這樣模糊的描述,今年更是連雙11都不提了。


這些同樣說明,公司急切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淘特的數據雖然亮眼,但是從財務數據上看,只是對現有天貓、淘寶模式的一種補充而已。


利潤的下滑也帶來了現金流的下滑。2022財年的前三季度,自由現金流達到1139億元,同比減少34%。不過,公司回報股東的力度倒是創了新高,前三季度共回購了491億元的股票。



對於阿里巴巴乃至所有中概股而言,去年都是難過的一年,這其中既有互聯網監管的原因,也有疫情下商業和消費放緩的影響。

阿里巴巴作為曾經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股價從2020年的高點已經下跌了66%。

(來源:choice數據)

不過,疫情期間京東的優秀業績以及生鮮電商賽道、社區團購的長期燒錢也讓阿里下定決心,天貓超市很可能成為公司中國零售業務的重要增長點。

另一方面,培育新的盈利點也是公司的重中之重。目前看來,阿里雲連續4個季度EBITA為正,菜鳥接近盈利,這兩個業務應該是最有希望的。

對於投資者來說,清晰的增長戰略比起業務上的四面出擊更為重要,這份季報似乎給出了那個答案。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雲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雲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以上內容為市值風雲APP原創
未獲授權 轉載必究
郵箱:yangfeng@wogoo.com/微信:yangfeng56293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