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冰雪盛會,中國代表團獲得15枚獎牌,穿着的裝備全部都是安踏。
在20年前,情況卻完全不同。當時的中國工廠,生產力主要都用來為國外品牌代工,品牌意識薄弱。哪怕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絕大多數的中國運動員穿着的都是外資品牌——28個參賽項目中,有22支國家隊是耐克贊助的。
隨奧運健兒一同登上領獎台的安踏,是中國品牌崛起的一道縮影。而關於中國品牌的集體蓄能釋放,央視2月22日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品牌強國盛典」則是更加全面的佐證。
除了前文提到的安踏,格力、飛鶴、寧德時代等一眾國民品牌都出現在了榜單中。在空調行業,「好空調、格力造」深入人心,寧德時代則帶動了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共同發展。
在乳業,飛鶴髮展的故事更是波瀾壯闊。
曾經,國產品牌陷入低谷,消費者一度更願意選擇國外品牌。飛鶴靠着紮實的耕耘,以高品質重拾消費者青睞,帶領國產奶粉全面崛起。


飛鶴做起了從一株牧草,到一頭奶牛,再到一罐奶粉的全產業鏈創新,實現了技術和產品的不斷升級。
來到2015年,我國奶粉市場出現重要轉折。
飛鶴牧場奶牛專屬「媽媽」在幫小牛穿棉襖
2018年,飛鶴聯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和中國農科院奶業創新團隊首創「新鮮標準」 ,涵蓋了六大產業鏈環節的標準建設。這意味着行業里,第一次有了新鮮奶粉標準體系。
在奶粉行業,新鮮就是營養,而對新鮮的追求可以無限突破。2021年,飛鶴又聯合上述機構升級了「新鮮標準」——提出「6+1+1」新鮮嬰幼兒配方奶粉標準體系,在飼料、奶源、配方、加工、智造、儲運等各個環節都進行了全面的升級。
最新的標準體系之下,飛鶴新鮮奶源標準菌落總數≤5000(CFU/mL),遠低於歐盟標準。奶源里的菌落總數會影響產品最終的新鮮度,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降低菌落總數,可以適度降低後期殺菌溫度和時間,更好地保證產品的新鮮度和營養均衡。
不僅在一些指標上進行了更為嚴苛的要求,飛鶴這次升級還有不少行業創舉。例如,飛鶴引入了「糠氨酸」這一關鍵指標,奶粉中糠氨酸的含量越低,說明牛奶的受熱程度低、保存時間短或運輸距離短,意味着奶粉中的活性營養物質保存更完整。
而糠氨酸的含量控制其實非常困難,這也是國際上第一次將糠氨酸作為嬰幼兒配方奶粉新鮮的衡量標準。
「新鮮標準體系」的制訂,看似是品牌對自身產品品質的死磕,但其實遠不止如此。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蓓薇這樣解釋,「該標準體系的制定及實施,對於提高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競爭力和美譽度,促進我國乳製品行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從超越標準到定義標準,飛鶴對品質和創新持之以恆的追求,是一個企業對自我的不斷突破,也是頭部企業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國產奶粉全球競爭力的責任擔當。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以中國母乳為黃金標準研製嬰配粉也一直是奶粉研發的原則。由於每個國家的民族特性、地域環境和膳食結構不同,母乳的成分也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差異。
有研究表明,DHA和ARA是嬰兒腦部發育所需關鍵營養,二者比例影響吸收。但實際,中國母乳中DHA:ARA比例為1:1.7,美國為1:3.16,日本為1:0.51,中外存在明顯差異。因此,能做出適合中國孩子體質的奶粉,一定是最懂中國母乳的品牌。
國內奶粉的適配性決定了本土化是我國奶粉行業的必然趨勢,而根基就在母乳研究。我國對母乳展開系統性研究可追溯至2009年的「863計劃」,當時營養強化食品的研究與開發專項提出要建立中國母乳數據庫,這對研製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嬰幼兒配方食品起着重要作用。
那年也是飛鶴推開科學研究中國母乳大門的日子,作為「863計劃」參加單位之一,飛鶴承擔了黑龍江、北京這兩個地區母乳的採集和檢測任務。以此為契機,飛鶴建立了規範的母乳採樣、檢測標準,並着手建立中國母乳數據庫,開始規範、科學、系統地研究中國母乳。
經過十餘載的系統研究,飛鶴逐步建立了地域廣、數據大、維度多的中國母乳數據庫,如今已納入近20000個樣本量,覆蓋國內27個省份。
如果說數據庫是飛鶴探究中國母乳奧秘的眼睛,那中國母乳譜系研究和CHMP中國母乳計劃兩大技術路線就是飛鶴深耕這項基礎科研的大腦。
前者讓飛鶴的母乳研究突破了單課題的小樣本、橫斷面數據的局限,後者則勾勒出目前生物學領域國際前沿的研究方法,它將母乳看作一個複雜的生物學系統來研究。
對母乳研究的實際投入正是飛鶴踐行這份長期主義的側寫。從2016年至2020年,中國飛鶴的研發人員就擴充了3倍,基本每年新增一個外部高水平研發平台——北大醫學部、哈佛醫學院、朱蓓薇院士團隊、農科院奶業創新團隊、江南大學等等;5年間的研發投入更是增長了10多倍。
結果就是,飛鶴在2020年發表10篇高水平論文,2021年發表數又達到21篇,論文產出量均居中國奶粉企業第一,其中還包括在國際一級期刊發表的9篇高水平學術文章,影響因子最高到9.3。
量的積累之下,更有質的挺進。飛鶴在母乳分類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突破了母乳低聚糖定量檢測的世界性難題,開發了12種母乳低聚糖的定量檢測方法,並在此基礎上,開創性地把母乳按照不同的特徵和對寶寶的影響進行分型,將中國母乳研究的水平帶到了世界領先的位置,為中國乳業贏得了世界尊重。

[1] 董明珠:等我有孫子的時候,我一定讓他喝飛鶴奶粉!央廣網
[2] 飛鶴:從孤獨的產業建設者,到國產奶粉的領頭羊,銷售與市場(營銷版)
[3] 進擊的國產奶粉龍頭,護城河持續加深中,中泰證券
[4] 飛鶴乳業:危機中崛起的民族品牌,清華管理評論
[5] 中國傑出企業家管理思想精粹,蘇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