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 / 初見泉

一輛雪蠟車的誕生

你聽說過雪蠟車嗎?

或許你不曾熟悉,但伴隨今年冰雪賽事的舉辦,這個曾經鮮有人知的陌生工具,如今也變得小有名氣。

當谷愛凌要做出偏軸空翻轉體1620度的高難度動作時,她腳下的滑雪板至關重要,因為只有當滑雪板在滑行時和地面產生適當的摩擦力,運動員才能節省體力,提高競技水平。

優化地面摩擦力,則需要一名經驗豐富的打蠟師就地打雪蠟。而雪蠟車其實就是打蠟師的工作夥伴。不過,打蠟對工作環境有嚴苛的標準,它要求合適的溫度,要求一套排風系統迅速吸走有毒物質,要求良好的光照以便打蠟師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滑雪板,迅速找出細微瑕疵……

但兩年前,當國家體育總局將研製國產雪蠟車的緊急任務委託給山東省時,承接該項目的指揮部人員卻都是一臉問號。

因為他們也沒有親自見過雪蠟車,而和雪蠟車相關的核心技術,基本都被歐美國家壟斷了。

擺在山東眼前的,是一個無從借鑑的棘手難題。好在山東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84家「隱形冠軍」企業、1502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還有海爾、中國重汽等各領域的巨無霸企業。在眾多企業的合力下,最終僅耗時11個月,山東交付出中國第一台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雪蠟車,並在功能上超過了歐美強企。

工賦模式的崛起

國產雪蠟車的誕生,可以說體現了山東製造業的最高水平,而在這個項目中發揮作用的,除了眾多智能製造企業,更少不了工業互聯網平台。

比如,研發團隊利用海爾旗下的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台,運用數字孿生等技術快速推演出雪蠟車的整體布局及功能分區,令首台套設備研發所需時間減少了60%以上。

那麼,工業互聯網平台,對企業轉型、自主研發,乃至對區域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到底意味着什麼?

工業互聯網最初的目的是降本增效。2012年,美國通用電氣(簡稱「GE」)首次定義了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通過數字化,鏈接核心設備、人和數據。它還闡述了工業互聯網「The power of 1%」的願景,即在未來15年內,任何一個行業可以降低1%的損耗(或提升1%的效率、節約1%的能源……)。

這一理念連同德國的工業4.0共同影響着全球產業界的發展,並掀起了一股工業互聯網發展熱潮。而根據預測,到2025年,中國的工業互聯網將創造9.42萬億元的經濟規模。

面對前景廣闊的龐大市場和新的產業發展機遇,像山東這樣的製造業大省,在傳統產業轉型的實踐中成為了它的擁躉,還形成獨特的工賦強國模式:利用工業互聯網盤活當地的中高端智造業,加速區域經濟的數字化轉型。

一個標誌性節點是打造出以海爾卡奧斯為代表的全球引領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山東的不少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在它的幫助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實現了自主創新和那「The power of 1%」。

比如,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紐氏達特,它是協作機器人領域的隱形冠軍。在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一直存在核心零件被歐美壟斷、利潤率低的痛點,企業通常要賣1000台才能盈利。對於紐氏達特而言,設備分散在全國各地,檢測和運維更是一大難題。

當時卡奧斯為紐氏達特提供了兩個解決方案:

◎ 第一是定製開發工業機器人智能雲平台。平台支持邊緣接入和焊接工藝系統包裝管理,可以實現遠程實時監控、管理和診斷設備。卡奧斯為其打造的平台上線運營後,紐氏達特設備運維成本降低了40%,設備停機率降低了10%。

◎ 第二,共同研發自動裝車系統。通過3D激光雷達對火車進行掃描定位,配合機器人完成自動裝車,每小時可裝車1600袋,打通了工業生產企業自動化的「最後一公里」。

這套系統的另一大貢獻是,幫助企業實現了從賣產品到賣場景的升級,利潤率從20%提升到40%,產品的附加值大大提升。

諸如紐氏達特這樣在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台賦能下提質降本增效的企業不勝枚舉。

山東淄博企業魯中耐材,核心痛點是能源成本。而在卡奧斯平台的支持下,傳統的窯爐變成智慧窯爐,能耗成本降低15%,人工成本下降25%;同位於淄博的德佑電器,搭上工業互聯網後,2021年智能配電設備銷售額同比增長3倍,溢價率平均提升5%—7%。

這就是卡奧斯的優勢,它能讓核心業務流程(研、產、供、銷)物聯網化,通過數據開發定製工業應用,實現企業內部轉型、降本增效,甚至對行業上下游和外部企業賦能,最後帶動區域經濟的數字化轉型。

工賦模式的曲折探索

在最近幾年,場景化和垂直化的新趨勢又為各行業的轉型帶來機會。不過,工業互聯網的普及卻並非一帆風順。

根據埃森哲的一組數據,73%的受訪企業未制定有關工業互聯網的切實行動,只有7%的受訪者表示所在企業已制定全面戰略,可見工業互聯網的推廣非常緩慢。從全球發展現狀來看,工業互聯網的定義者GE早在2018年就出售了自己的平台Predix,根本原因或許是無法實現數據的徹底貫通和核心業務的協同。數據採集、協議統一、數據利用、數據產權定義都是核心難題。

為解決這一難點,政府的作用至關重要,無論是在政策引導,還是親身參與方面。遺憾的是,在工業互聯網的誕生地美國,平台和反壟斷是關聯在一起的,如果政府或行業組織推進某個工業互聯網平台的發展,很有可能會面臨法律風險。

然而在這方面,中國卻截然不同。一方面,國家抱以開放的態度,引導發展開源工業互聯網聯盟,推動技術路徑多元化發展;另一方面,政府深入其中,工業互聯網在企業、產業和政府間開始深度融合。

在正在舉辦的「兩會」中,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雲傑對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經濟也發表類似的提議。

他認為:

第一,開放開源將助力中國在關鍵技術上彎道超車,應打造15家雙跨平台為核心成員的中國工業互聯網頂級開源社區;

第二,數字經濟的競爭將極大地改變全球格局,如果說數字經濟是摩天大樓,那麼底座就是工業互聯網,我們更應該聚焦如何利用工業互聯加強數字經濟的優勢,因此希望支持全國重點城市先行,將工業互聯網作為串聯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渠道,比如加快產業園區的數字化升級,提升園區內製造資源的共享和協同水平。

基於這樣的理念,我們再放眼到山東區域經濟轉型中,發現「城市(政府)+平台」作為一種特色轉型範式已進入實踐。可以說,它是工賦模式的新發展。

「城市+平台」:工賦模式新發展

就在2021年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上,山東省青島市政府聯合卡奧斯,對工賦強國「1+N+X」模式進行了系統闡釋。

以青島為例,具體來說,「1」指的是工業互聯網企業綜合服務平台,青島市打通城市產業數據,把整個工業系統鏈接起來;N是特定行業特定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如智能家居、智慧物流、生物醫療等每一個行業各自形成的工業互聯網系統;X則是工業互聯網示範工業園區。

這是青島對打造智慧城市的一次探索。

周雲傑認為,工業互聯網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城市的數字化包括「城市治理數字化」「居民生活數字化」和「城市經濟數字化」三大領域,其中經濟數字化是基礎和驅動力,能夠為前兩者提供時間、空間和經濟基礎。

這或許正是青島聯合卡奧斯打造工賦強國模式的原因所在。也正因如此,和杭州等城市數字化不同的是,青島更加着眼於城市經濟數字化,而非聚焦於城市治理數字化。

這也正是工賦強國模式的獨特之處。它的核心理念是在政府、行業、企業間建立數據資產共享機制。

對政府而言,當它知道產業鏈、技術鏈、供應鏈、人才鏈的數據,也就摸清了自己的產業家底,從而更好地決策。

對企業而言,平台有900多項公共服務、1.5萬個賦能應用、26個產業垂直平台,所有的青島企業都能享受到全生命周期服務。從2021年的數據來看,平台已賦能青島3561家企業,工業產值增加了約210億。

除了工賦青島項目,這一模式還具有很強的複製性。

比如在四川德陽,上線了首個工業互聯網企業綜合服務平台「海川雲服」,並打造了裝備製造、通用航空、醫藥食品、先進材料、新型化工五大優勢行業的垂直工業互聯網平台,以及若干個工業園區。

在安徽蕪湖,當地政府提出了「1%工作法」,希望藉助工業互聯網,實現全市企業平均利潤率提高1%。為此,蕪湖市與卡奧斯合作推出「工賦蕪湖」項目。在項目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卡奧斯和奇瑞汽車,它們共同開發的首個汽車行業大規模定製工業互聯網平台——海行雲,它將上中下游企業的數據打通,全部納入到一個平台中。

數字轉型,範式即成

回顧工業互聯網在山東區域經濟轉型中的進化和實踐,縱觀工賦強國模式從青島複製到德陽、蕪湖,乃至輻射山東、全國,當我們看到一個傳統行業裂變着、痛苦着、升華着,當我們看到一項核心技術的壟斷被打破而心潮澎湃,我們或許能感悟到,這是中國經濟數字化轉型在黑夜中的一次突圍,我們變得越來越開放,我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範式,這在國外已經很難找到對標物了。

我們要做的,只是等待下一個明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