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全國兩會,一組數據亮了:
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
養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

端穩中國人的飯碗,
我們做出了怎樣的努力?
今天,從一碗螺螄粉說起,
帶你探尋答案。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是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及貴州省水稻品種展示評價看禾選種基地。(南方電網貴州凱里供電局 楊啟志攝)

01

辣、爽、鮮、酸、燙,

獨特的風味,
讓螺螄粉一度成為國內外餐桌上的網紅頂流。

中國廣西柳州小吃螺螄粉。(圖源:視覺中國)

撬動人類味蕾的同時,

這碗平平無奇的螺螄粉

還串起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從原材料種植,到配料的自動化生產線,

再到螺螄粉小鎮等旅遊經濟的發展,

這,是一條鄉村振興鏈。

而「藏」在這條振興鏈背後的,

還有一張巨大的「網」,

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着源源不斷的動能,

這就是,農村電網。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龍場鎮漁山村。(南方電網貴州凱里供電局 蔡興文 攝)

以中國南方五省區為例。

目前,中國南方五省區約有

6000萬左右農村用電用戶。

在「桂北糧倉」柳州柳城縣,

農村電網升級、用電設備更新,

提高了工廠產量。

丹軍米粉加工廠的米粉日產量

從100多斤增加到8000多斤,

月產值可達50萬元。

而在螺螄粉產業示範區,

南方電網廣西柳州供電局

開展農網升級和線路綜合治理,

線路跳閘同比減少70%以上。

吹上了空調的酸豆角,

每年為企業增收超過200萬元。

中國廣西柳州小吃螺螄粉。(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供圖)

在奧運跳水冠軍全紅嬋的家鄉

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的邁合村,

近年來村民生活條件向好,用電需求增大。

2018年至2021年期間,

南方電網廣東湛江麻章供電局

為該村的供電台區新增兩個電源布點,

並開展低壓線路的整改工作。

426戶老鄉用上了「放心電」。

農村電網不僅為村民的生活提供着基礎保障,

也為鄉鎮的特色產業發展提供着充足的動力。

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集團服務隊為瑤族同胞檢查供電線路。(馬華斌 攝)

還有一個更直觀的例子,電能替代。

「一線牽南北,一碗匯天下」的蒙自過橋米線

是中國粉面界的另一位「網紅」,

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雲南紅河,米線日生產加工量達80噸以上,

年產業規模達4億元左右。

但在最開始,蒙自米線的網紅之路

走得並不那麼順暢。

蒙自過橋米線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雲南美食代表,也是紅河州人必不可少的每日一餐。(南方電網雲南紅河供電局陸奉兵 攝)

米線從蒸製到烘乾過程的用熱需求極大,

傳統的米線製造企業靠燒煤產熱,

生產成本高、污染嚴重。

而電能替代項目扭轉了局面。

原來用煤、天然氣、石油等的設備,

逐漸被用電的設備取代,

這不僅促進了農村能源結構轉型,

也達到了保障能源安全、

促進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

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等目的。

供電人員來到米線加工廠了解電能替代後的生產情況。(南方電網雲南紅河供電局子曉東 攝)

在南方電網雲南紅河供電局的協調幫助下,

米線生產企業實現設備的電能替代,

用上更為節能環保的全電加熱設備

——電蒸汽發生器,

米線的製作流程達到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的標準,

日生產能力提升到5噸,

同比減少了20%的能耗。

生產成本下降,農產業實現了增收。

金山銀山有了,綠水青山也有了。

田間地頭裝上了智慧灌溉用電共享終端,農戶可自行通過小程序掃碼取電。(南方電網雲南玉溪通海供電局代薇 周于欣 儲耀穎供圖)

如今,農村電網還開始了數字化轉型。

智慧灌溉用電共享終端、衛星、機器人、

無人機、智能監測等先進裝備陸續投入使用,

智能配電房、不停電作業、

無人機自動巡視等新技術也來了。

南方電網在河池東蘭、雲南迪慶等地全面開展

數字配電示範區建設,

實現智能在線監控、智能網關等技術的有效落地,

全面提升設備監測智能化水平。

春耕時節,南方電網還用優質電力

為「中國糧」保駕護航。(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在廣西南寧市江南區蘇圩鎮敬團村,供電人員夜間對供電線路進行巡視維護。(馬華斌 攝)

這張網

支撐着南方五省區特色農業產業集群

紛紛走上「鄉村網紅」之路。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

《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

我國2021年糧食總產量13657億斤,

比上年增產267億斤,再創歷史新高。

2021年脫貧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1元,

比上年名義增長11.6%,實際增長10.8%。

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中國人的飯碗,端牢了。

02

農網升級帶動了鄉村發展,

也為年輕人提供了回鄉創業的機會。

張芮是雲南普洱的「咖二代」,

她放棄攻讀海外博士學位的機會,

選擇返鄉和父母一起

探索莊園經濟、電商直播帶貨等

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左手咖啡右手茶。

在北上廣深,這是辦公室白領的加班文化,

在雲南普洱,卻是以張芮為代表的當地人

增收致富的真實寫照。

南方電網雲南普洱供電局供電人員對咖啡種植區域相關輸電線路進行特巡。(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賴增鵬 攝)

普洱咖啡年產量5.8萬噸,綜合產值24.4億元,

這背後,有穩定強大的農村電網做支撐:

2021年,南方電網雲南普洱供電局建成大規模

基於4G無線公網的鄉村「自愈」配電網,

大大縮短了客戶平均停電時間。

無論是北上廣深,還是雲貴山村,

用好電,就能過好生活。

03

第一二產業發展起來,

勤勞能幹的老鄉們又開始積極探索第三產業

——鄉村旅遊。

哈尼族古村落阿者科,

地處紅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遺產核心區。

發展旅遊經濟帶動鄉村振興,

阿者科有天然的優勢。

但首先得發展農村電網,

滿足龐大消費群體的用電需求。

美麗的阿者科。(南方電網雲南紅河供電局 楊亞嫻 攝)

2016年至2021年,

南方電網雲南紅河元陽供電局

下達農網改造和應急項目9個批次,20個單項工程,

對供電線路進行綜合治理,

保障梯田景區及沿線群眾的安全穩定用電。

電力服務也在同步升級。

村長普計華說:

「有什麼問題,報修電話就在電錶箱上,

打個電話,供電局的人馬上就來了!」

供電人員走進貴州黔西化屋村。(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陳立楷攝)

貴州黔西化屋村,

也在這張「網」的助力下,吃上了「旅遊飯」。

村子旺不旺,通過電力數據一目了然。

楊文麗在化屋村生產開發以苗繡為主的旅遊產品,

2020年她用電2萬多度,去年漲到了6萬多度。

與此相對應的是,

她公司的產值從2020年產值100多萬元,

到2021年400萬元,翻了三倍。

旅遊業越來越紅火,

化屋村的年用電量也從2020年的59萬千瓦時,

躍升到2021年的90萬千瓦時。

南方電網貴州畢節黔西供電局還新建了

雨屋線、雨新線兩條10千伏線路。

越發堅強的農村電網,

有力保障了該村發展建設和生活用電。

04

鄉村一二三產業快速發展,用電需求增加,

電力負荷變大,農村電網就要升級。

南方電網從四個方向加強農村電網建設:

(終於說到重點!)



科學規劃 ↓↓

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制定了《加快推進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建設攻堅工作方案》和《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的投資建設力度,緊緊扭住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的目標任務,加強農網項目建設進度管控。今年《南方電網公司服務經濟穩定發展的重點舉措》提出,全力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紮實推進現代化農村電網建設。



資金保障 ↓↓

「十三五」時期,南方電網公司全面完成7665個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4709個機井通電和262個貧困村通動力電三大攻堅任務,完成「三區三州」、抵邊村寨農網改造升級攻堅建設……「十四五」期間,南方電網公司將持續加強城鎮配電網建設,鞏固提升農村電網,服務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新型城鎮化配電網示範區、現代化農村電網示範縣等建設。加強配網智能化建設,以區縣為單位開展規模化改造升級。



加強管理 ↓↓

南方電網公司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推行「四個標準」建設管理模式,覆蓋到配電房、電纜、架空線、箱變等所有農配網類型,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實現可複製式標準建設。除此之外,南方電網公司還針對農網改造升級任務重的地區,建立「創一流」結對共建、「補短板」結對攻堅的幫扶機制,促進技術和管理水平提升。



技術賦能 ↓↓

山區農網線路停電故障點精準定位,台區出現重過載情況一目了然實時跟蹤,還有配網自愈,將故障復電時間降低到5分鐘甚至2分鐘以內,農村電網配電網技術融冰、無人機、智能巡檢機器人、智能開關、配網自動化、計量自動化……一張安全、可靠、綠色、高效、智能的鄉村現代化電網正在緊密織就。



一日三餐,人間煙火,離不開電,

更離不開中國老鄉每一日的辛勤耕耘。

未來,現代化農村電網將繼續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鄉村將越來越美,

中國糧產量穩步增高。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龍場鎮漁山村村民在採收辣椒。(南方電網貴州凱里供電局 蔡興文 攝)

南網傳媒全媒體編輯|李潔 姚純銘

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劉洋洋 帥泉林丹丹楊彬 黃雅熙袁帥李潔賴增鵬 陳克遷 藍家亮 陳立楷

通訊員|葉琳浩黃雯靜 陳其勛 王春山 殷浩欽 楊紹豪 陳欽榮 黃愛凌 孔德淇 楊雅潔 莊楚瑜 朱玉 謝國聰馬莎 祁彥君 子曉東楊亞嫻 龍定錦 李嘯梟 劉勵耘劉佳陳曦鄒振遠 馬聰

海報設計|翁冬莉

校對|鍾倩靈

點擊下方名片

右上角關注@南網50H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