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優選私募基金50指數(含穩健型指數)周報
(數據截至2022年3月25日)
一、市場回顧
三月下旬以來,國內外局勢有所緩和,俄烏衝突的烈度在降低,多輪和談化解了部分市場緊張情緒,通脹壓力有望緩解。國內方面,國務院金融委、央行、銀保監會和財政部等提出要防範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加之恆大積極債務重組,房地產行業預期趨穩,另外新能源領域方面,發改委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 年)》。
上周國內A股市場橫盤下跌,成交額在1萬億元上下,市場熱點圍繞房地產、氫能源等主題,板塊上跌多漲少,漲幅居前的板塊主要是煤炭、農林牧漁、房地產等,跌幅較大的主要是酒店餐飲、半導體、物流等,大小盤風格不是很明顯。基差方面,滬深3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維持年化10%幅度以上的負基差,其中滬深300指數貼水幅度在14%左右,中證500指數貼水略小一些,在11%左右。
港股方面,恒生指數處於反彈後的橫盤階段,電信、製藥和能源板塊相對較強;美股方面,主要股指也處於反彈後的震盪過程,汽車、電子、通訊、消費、互聯網、化工、能源、保險等板塊表現較好,中概股反彈後走勢較為平穩。
大宗商品方面,俄烏衝突的緩和平息了商品市場的緊張情緒,國際油價高位震盪,LME金屬價格也多處于震盪盤整過程。國內商品經調整後重拾漲勢,工業品表現強於農產品,有色、黑色、化工均有所上漲,農產品中軟商品有一定的漲幅,穀物和油脂小幅下跌。
總體上看,上周股票市場表現不佳,商品市場小幅反彈,中基50指數對沖策略獲得盈利,CTA及衍生品策略微虧,股票多頭策略小幅虧損。
二、指數走勢
(一)中基優選私募基金50指數
中基50指數在3月25日當周收於1684.85點,較3月31日當周微跌0.52%。
指標方面,中基50指數年化收益率超20%,遠超滬深300指數年化收益率3%;風險方面,中基50指數的年化波動率在12%左右,最大回撤不超過10%,均顯著低於滬深300指數;風險收益比方面,中基50指數的夏普比率在1.6左右,而滬深300指數不到0.1。
(二)中基優選私募基金50穩健型指數
中基50指數的首個二級指數——中基優選私募基金50穩健型指數(以下簡稱「中基50穩健型指數」)的基準日為2020年1月1日,3月25日當周收於1534.50點,較3月18日當周微跌0.03%。
最近一年,中基50穩健型指數的收益率為6.71%,這是「優選」和「配置」的綜合結果。中基50穩健型指數以「穩健」為目標,在以對沖策略為主的基礎上,優選波動性較大的股票多頭策略和CTA及衍生品策略的子基金,二者經均衡配置,波動有望降低,穩健收益十分可期,基金收益率能夠成為基民收益率。
中基50穩健型指數以穩健收益為目標,成立以來指數年化波動率不到8%,最大回撤不超過4%;收益方面,中基50穩健型指數累計收益超過50%,年化收益率超過20%,夏普比率在2.5以上。
三、成份表現
(一)中基50指數成份表現
上周,中基50指數微跌0.52%,三大類策略中,對沖策略貢獻了0.04%,股票多頭策略和CTA及衍生品策略分別虧損0.55%、0.01%。
對沖策略下的多數子策略盈利,其中中高頻T0策略拔得頭籌;股票多頭策略下多數策略虧損,但另類策略一枝獨秀;CTA與衍生品策略下的基本面中長期策略、量價中長期策略獲得了一些盈利。
上周50支成份基金中有17支盈利,從統計指標上看,對沖策略、CTA與衍生品策略的盈虧分布比較均衡。
(二)中基50穩健型指數成份表現
上周,中基50穩健型指數微跌0.03%,其中配比占據半壁江山、扮演組合業績穩定器角色的對沖策略貢獻盈利0.07%,經均衡配置的CTA及衍生品策略貢獻盈利0.08%,股票多頭策略小幅虧損0.18%。
二級策略上看,對沖策略下絕大多數子策略盈利,其中中高頻alpha策略盈利最多,CTA及衍生品策略下的子策略全部盈利,股票多頭策略下多數策略虧損,但另類策略取得了一些盈利。
說明:
1、中基50指數、中基50穩健型指數及走勢圖,每周更新(發布截至上周末的淨值),可在《中國基金報》官方網站(網址https://www.chnfund.com/)、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APP相關專欄進行查閱,相關周報、月報、季報、半年報、年報等固定報告,也將通過上述媒體渠道公開。
2、如果私募機構有意參與未來系列指數的基金優選,可將公司、產品等材料發送至zgjjbsmzs@chnfund.cn,我們將安排後續對接。
相關資料:
1、《投資圈大事件!中國基金報私募基金指數正式發布!》
2、《中基優選私募基金50指數編制說明》
3、《中基私募50指數十問十答》
4、《投資圈大事!剛剛,中國基金報主動型指數:中基私募50穩健型指數正式發布!如何編制?表現怎樣?權威專家解析,十問十答全看懂》
5、《中基優選私募基金50穩健型指數編制說明》
6、《中基私募50穩健型指數十問十答》
風險提示及聲明:
1、本報告版權歸「中國基金報」所有,未經事先書面授權,任何機構和個人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對本報告的任何部分製作任何形式的複製、轉發、轉載、引用、修改、仿製、刊發,或以任何侵犯本報版權的其他方式使用。經過書面授權的引用、刊發,需註明出處為「中國基金報」,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刪節和修改。未經授權刊載或者轉發本報告的,中國基金報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2、本報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其他投資工具或任何交易策略的依據或建議。中國基金報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對任何因直接或間接使用本材料或其中任何內容而造成的損失,中國基金報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