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章來源:橙柿互動記者 程瀟龍

(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圖片上的女人是一個浙江母親,名叫楊素慧,31年前,她的兒子被拐走。離婚、被騙、被打、疾病……都沒讓她放棄。

2017年元月23日凌晨,楊素慧大姐是帶着遺憾走的,時年57歲。

她用生命在尋找兒子。癌症晚期,她拒絕化療,只因為「怕變了模樣,兒子認不出媽媽」。

因為想兒子,眼睛哭瞎了一隻。尋子路上被人搶走包後,她跪在地上求他們留下兒子的照片。

去世後,她的墓碑上刻着,「到此願知萬事空,但悲不見小劍鋒……心愿未了,含悲九泉……」

那個晚上凌晨3時38分,遠在千里之外的廣東惠州大亞灣,年輕漁民徐劍鋒突然失眠了。

他輾轉反側拿出手機刷到一個朋友圈信息,備註為「尋子楊姐」的人說,「媽媽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楊素慧的女兒,我媽媽剛剛走了……」

徐劍鋒在這條朋友圈下寫下了第一條評論:「一路走好楊阿姨。」

六年後的2022年3月,他突然接到警方電話:DNA檢測結果,這個去世的微信好友,正是他的親生媽媽。

昨天(3月14日),被拐31年的徐劍鋒回到家鄉浙江台州。他在母親墓前祭拜,細細擦拭着墓碑,「媽媽,我回來了。」

可這次錯過,就是一輩子……

母親死在尋子途中

抱團取暖,尋親者接下她的找尋之路

十多年前,尋親者李芳在北京的某次尋親活動現場,第一次見到了楊素慧,「她人很實在,不善於言辭表達,每次尋子活動都會到場,她不會往前擠,默默拿出一個牌子高高舉起來,全是兒子的信息。」

關於孩子的失蹤,李芳告訴橙柿互動,「楊姐是這麼講的,1991年6月5日,她永遠也忘不了這一天:丈夫帶着兒子徐劍鋒逛街,吸了一個陌生人遞來的一根香煙,然後昏睡過去,醒來後,再也找不到4歲的孩子了。

兒子失蹤後,楊大姐辭去在台州的幼師工作,去了廣州。每天天一亮,她就出門去找兒子。丈夫回到台州後,她獨自一個人留在廣州,繼續尋找兒子。

為維持生計,楊大姐先是開了一家小餐館,後來開了一家按摩理療店,每個店裡,她都貼上大幅尋子的海報。客人來了看到海報,也只能安慰安慰這個可憐的媽媽。

她專門做了塊大廣告牌,一有空就去人多的地方舉着,一次又一次向路人講述自己的遭遇。儘管每說一次兒子的事情,心裡就像被刀子割一次,但她咬牙忍着痛,她明白,越多人知道自己的遭遇,找到兒子的機會就會多一些。

她走遍了廣東省的所有城市,還去了北京、貴州、雲南、河北、江西、廣西、江蘇等地。

這一找就是很多年,直到死,楊姐都沒能見到兒子。我的兒子也丟了,我們都是相互鼓勵、滿懷希望繼續走下去。

2014年,參加廣州的尋親活動,楊姐把我接到她家裡。因為找不到兒子,她經常哭,眼睛突然出現問題,做了檢查,醫生說,因為她長期流眼淚,把眼睛哭瞎了。

我看見,她的一隻眼球都塌陷了,像白色的玻璃彈珠,看手機信息很吃力。凌晨一點多,她就咳個不停,我帶她到海珠婦幼保健院,但沒檢查出問題來。

分開後,我們經常聯繫,大部分時間,她還是奔走在各個地方。漸漸地,身體其他部位也發生了問題。

那年下半年,楊姐開始咳嗽,以為是感冒,連續吃了幾個月的藥,還是沒有好。去醫院查了查,確診為肺癌。

兩年後的2016年,一次在鄭州的尋親活動,我又見到了楊姐:她瘦了很多,隨身帶了很多中藥袋子。

在她病重的時候,尋親志願者燕子和在廣州的十多個尋親家長,輪流照顧她。大家募捐了一些錢。其實每個尋親的家庭,因為多年奔波,手頭都不寬裕,但還是想辦法幫她。我路途遙遠,郵寄了一些保健品。

她終於「被迫」住進了醫院接受治療,但怎麼也不肯化療,跟別人說化療太痛苦,不想做。但其實不是,她擔心化療會使容貌發生太大變化,她悄悄告訴我『怕孩子會認不出我……』

「2017年,楊姐去世了,大家特別難過,接力楊大姐的尋子之路。這裡面有孫海洋和杜小華(電影《親愛的》人物原型)),只要認識楊姐的,每一次尋親都會帶上她兒子徐劍鋒的尋人啟事。

尋親者是抱團取暖,不然很難走到現在……」

對面相逢不相識年輕漁民並不知道

朋友圈有個親和忙碌的阿姨

對惠州大亞灣的漁民徐劍鋒來說,今年3月,一切來得意外和突然,結局卻是命運交錯:他認識楊素慧好多年了。

一位尋親志願者告訴橙柿互動,「 2016年楊大姐病重,在廣州治療,那是她最後一次尋找兒子。」

大姐的命運引起了媒體關注,也引起了徐劍鋒的關注,他在網絡上披露了這次母子「對面相逢不相識」的經歷——

「這個阿姨一直在找孩子,最後落得如此慘狀,我就覺得那個照片有點像我。」

同為尋親者的徐劍鋒,馬上加了楊素慧的微信,雙方還通過話核對細節。

楊素慧說,兒子屁股上有個胎記,但徐劍鋒小時候屁股被燙傷過,沒法確定自己到底有沒有胎記。這場尋親也無疾而終。

後來的日子,被楊素慧的事跡感動,徐劍鋒一直關注着這個母親的朋友圈動態:她一直很親和也很忙碌。

2017年,楊素慧抱憾離世,女兒徐麗嬋在母親的微信朋友圈發了訃告。

八分鐘後,徐劍鋒刷到了這條消息,在下面第一個留言,「楊阿姨,一路走好。」

2022年2月17日下午,他突然接到惠州警方的電話,叫他去一趟。

徐劍鋒帶着親朋好友忐忑不安地去了,」原來虛空一場,只是采個血。「

3月5日,徐劍鋒又接到警方來電:「你就是楊素慧所尋找的孩子。」

他驚呆了,「我和媽媽擦身而過……」

全國人大代表、寶貝回家創始人張寶艷在微博上感嘆,「這是電影劇本不敢演的悲哀,命運捉弄人。」

對母親來說

生命的全部意義就是找到孩子

1200公里的路程,一萬多個日夜的等待,徐劍鋒終於和闊別31年的親人相見。

3月13日晚,在孫海洋、杜小華一眾尋親志願者的陪伴下,被拐31年的徐劍鋒從廣東惠州回到家鄉浙江台州。

後排左三起:李芳、徐劍鋒、孫海洋

徐劍鋒有一個大家族,媽媽兄弟姐妹七個,都趕到現場,迎接30多年未曾晤面的親人。

舅舅代表媽媽給他介紹身邊的親人,長輩們都送上了紅包,親人們還準備了團圓蛋糕,一大家人陪着他。

認親那一刻,酒店裡一片烏泱泱的人群,可茫茫人海中,卻沒有最想看到的那個人,徐劍鋒突然情緒失控「我只想要媽媽」,然後像個孩子般止不住地委屈大哭。

他和姐姐徐麗嬋從見面那一刻開始,兩人的手就一直緊緊地牽在一起。

3月14日上午,回鄉認親後,徐劍鋒去母親墓前祭拜。

他仔仔細細地擦拭着媽媽楊素慧的墓碑,哽咽說:「媽,我回來了。」

尋親者李芳也趕到了現場,她說,「陰差陽錯非常遺憾。

」在楊姐墳前,我對她說,雖然有遺憾,但也讓你知道:你現在有個賢惠的媳婦,兩個可愛的外孫女,您九泉下放心吧。」

「楊媽媽一生受盡了苦難,作為她終生執着的尋子路,到此終於畫上了句點……"

尋親志願者告訴橙柿互動說,「徐劍鋒被拐走後,楊素慧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尋找孩子的身上,從一名年輕的媽媽變成滿鬢白髮的老人。對她來說,生命的全部意義就是找到自己的孩子。」

離世前,楊素慧大姐曾留給兒子的一段話——

「小劍,你小時候是放在臨海阿婆家帶到4歲的,還記得那裡嗎?阿婆家獨門獨戶有院子,房子後面是山,前面是河。

你小時候,阿婆教你識字,你經常去摘葡萄、摘橘子。阿婆家也有個小孫子,和你差不多大,你們一起玩。

4歲以後,媽媽把你帶到廣州來,租的是平房,旁邊是一個藥材鋪,屋子前經常曬着藥材。

小劍,你姐姐已經結婚生子,你已經當舅舅了,你外甥已經4歲,長得跟你小時候很像……」

今年全國兩會的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強調,對拐賣婦女兒童的犯罪行為要嚴厲打擊、嚴懲不貸。

上個月,公安部發文:自3月1日起開展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專項行動。對疑似被拐人員和尋親人員,要第一時間採集DNA等信息,加強信息研判。

⊙免責聲明:本圖文(或視頻)來源於網絡,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如涉及版權請直接聯繫我們!

延伸閱讀

第一代獨生子女,到了送別父母離去的時候 | 愛不能等

為彌補爺爺去世時的遺憾,這位攝影師帶85歲奶奶拍遍最美花海,數十萬人點讚 | 愛不能等

北漂媽媽買下45平二手房為女兒搭建一座城堡 | 愛不能等

楊振寧&翁帆:三四十年後人們會覺得我們的愛情是羅曼史丨愛不能等

愛不能等丨原市長劉小華自殺身亡後,「初戀情人」寫悼念文章感動千萬人


來半城讀燦爛的書
歡迎加入半城交流群
請各位半城的朋友
添加半城小姐的微信號
missbancheng1984
方可邀請您入群

文 編MISS 半城丨美 編張卓冉
半城編輯部


點擊以下關鍵詞查看半城往期精彩文章
黃菡|葉檀|陳文茜|黃佟佟|野夫|張明|潘知常
周曉虹|白岩松|徐士進|裴諭新|薛冰|劉嘉
李麗淑|金一虹|晉鋒@一貓一藝術|呂莎莎
張默雪|魯敏|陶向南|傅國涌|曹立群|於海青

憑一顆強大內心
在世間砥礪前行
終有一天
能收穫想要的精彩
請大家多點在看
感謝你的支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