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實地參與當地人的生活,在一個有一個嚴格定義的空間和時間的範圍內,體驗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思想境界,通過記錄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來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滿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會如何構成。」這便是田野調查。
——王銘銘

田野調查是來自文化人類學、考古學的基本研究方法論。

通俗地說,就是觀察和參與,調查者深入社區,以一個觀察者或者參與者的身份,以特定的視角進行研究或實驗。

它是「直接觀察法」的實踐與應用,也是研究工作開展之前,為了取得第一手原始資料的前置步驟。所有實地參與現場的調查研究工作,都可稱為「田野研究」或田野調查」。

那田野調查法僅適用於文化人類學、考古學嗎?並不一定。

實際上,田野調查涉獵的範疇和領域相當廣泛,例如語言學、考古學、民族學、行為學、人類學、文學、哲學、藝術、民俗乃至經濟學、政治學,都可透過田野資料的收集和記錄,架構出新的研究體系和理論基礎。

但受限於學科和實際參與、應用經驗,許多學者都未曾系統地接受過這方面的學習和培訓。

那麼對於一個從未涉足過田野調查的學者來說,該如何開展田野調查,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又如何構建理論框架呢?

基於此,本次學術成長學苑特意邀請到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首屆與第四屆費孝通田野調查獎獲得者——周紹東教授,為我們帶來:《田野調查研究的方法與案例——以數字經濟推動共同富裕為例》專題講座。

本講座將以數字經濟與農村居民共同富裕關係作為切入點,運用政治經濟學唯物史觀分析框架和田野調查方法,開展了一個典型案例的調查研究。

通過構建一個「生產力-生產方式-生產關係」的分析框架,揭示數字技術應用改變農村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內在機制。
講座時間:4月6日晚19:00-21:00,
限時特惠1元!

本次講座採用直播的方式
可與老師在線互動
支持免費回看!

專家介紹



周紹東,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首席專家、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中國政治經濟學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楚天學者」。

學術作品見於《經濟研究》、《管理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出版專著多部。曾獲第三屆劉詩白經濟學獎(著作獎),首屆、第四屆費孝通田野調查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湖北青年學者論壇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第五屆全國社會學青年學者論壇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主編有《中國政治經濟學學術影響力評價報告》、《經濟思想史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通史》。擔任《政治經濟學研究》等刊物的編委。

課程目標


在理論上,介紹政治經濟學唯物史觀的分析框架;在方法上,全景式地展現基於紮根理論的田野調查方法的運用。

適用人群


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原理、社會學、農業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師。

講座大綱


1.課題展開的背景、意義和內容
2.調查地點
3.田野調查開展的流程
4.基於紮根理論的分析框架構建
5.課題研究的主要結論

報名後,你還將享受以下四項權益:

專屬學習交流群:群內將統一進行上課提醒和課後問題收集回復;

課中互動答疑:老師將在課上針對大家問題進行細緻回答;

課件資料免費領:免費領取老師授課講義,溫故知新;

課後免費回看:隨時隨地,想學就學。


4月6日
晚19:00-21:00
周老師和你不見不散!

立即掃碼預約

更多編輯講座、學術工具、論文乾貨、思維導圖

敬請關注「學術成長學苑」公眾號


你也可以把講座分享給好友一起學習哦~

↙點擊閱讀原文參加講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