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訂閱報名▲收聽音頻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藥品網售新規


9月1日消息,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58號),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辦法》共6章42條,對藥品網絡銷售管理、平台責任履行、監督檢查措施及法律責任作出了規定。

主要內容包括明確從事藥品網絡銷售的藥品經營企業主體資格和要求,並依法明確疫苗、血液製品等國家實行特殊管理的藥品不得在網絡上銷售;明確第三方平台應當設立藥品質量安全管理機構;要求平台與藥品網絡銷售企業簽訂協議,明確雙方藥品質量安全責任;明確對處方藥網絡銷售實行實名制;強化藥品安全風險控制,依法明確藥品監管部門可以採取告誡、約談、限期整改以及暫停生產、銷售、使用、進口等措施。(中國證券網)

|點評| 藥品網絡銷售是在線醫療行業的重要一環,這些年來一直處於不斷摸索階段。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我國在線醫療用戶規模達3億,占網民整體的28.5%。這意味着在線醫療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藥品網售的瓶頸在於銷售處方藥需要醫師開具處方,這就需要有在線問診的配合。而在線問診又需要有專業的醫師,且其專業程度要得到用戶的認可。現實的操作是,從醫院拿到處方後上傳由在線醫師審核,各種煩瑣環節限制了藥品網售的發展。目前,在線訂購、藥店配送的模式,可能更受用戶歡迎。

山東全面推行先驗房再收房


9月1日消息,對於日前山東全面推行的先驗房再收房制度,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工程質量安全監管處處長劉明偉表示,實行「先驗房後收房」制度,消費者可以從買房到收房全過程了解房屋質量狀況,知道自己所購買的房子是由誰設計的,誰建造的,使用的是什麼材料,符合不符合合同約定,提前解決房屋的質量問題,化解矛盾的糾紛。

此前,山東省住建廳發布《關於全面推行「先驗房後收房」制度推動提升住宅工程交付質量的通知》,強調將在全省範圍內推行「先驗房再收房」制度,並指出要為業主創造條件,全面了解房屋質量問題。《通知》指出,山東將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業主參與、專業保障」的原則,在新開工建設的商品住宅中全面推行。(光明網)

|點評|山東本次推行的制度,是對期房監管措施的重大完善。房屋建設中涉及的環節較多,周期較長,購房者從房屋建設時就參與到對房屋質量的監督中,可以有效提高房企對房屋建設質量的重視度。先驗房再收房制度的推行,將極大減少購房者因為房屋質量問題和房企的糾紛,提高購房者對期房的放心程度。

不過,購房者對房屋的建設缺乏專業性知識,往往只有驗收後,親自住進去才能發現房屋質量上存在的不足。房產不同於一般商品,可以採用更換的方式解決問題。房屋的質量,不能僅依靠監管解決,房企只有從根源上認識到房屋品質對於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性,才能提升購房者對房企的認可度。

華為Petal出行計劃進軍全國市場


8月31日消息,華為網約車服務Petal出行將接入首汽約車、神州專車和T3出行等服務商,目前支持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未來或有進一步擴張業務城市的計劃。

在今年7月底的鴻蒙OS 3.0發布會上,華為宣布正式推出打車服務Petal出行。Petal出行基於華為自研的花瓣地圖引擎能力,提供聚合打車服務。用戶無需下載應用,通過服務卡片就可獲得與應用相同的體驗,並且可在手機、手錶、平板、PC等設備間協同使用。(綜合界面新聞)

|點評|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活下去」的言論目前仍是網絡中的熱議話題,但華為卻開始大刀闊斧地擴張網約車業務,令不少人有些費解。我國的網約車市場基本已經飽和,就算是聚合打車平台,美團、阿里旗下的高德等互聯網平台在此也已深耕多年。華為網約車服務的首要任務並不是爭奪市場,而是豐富花瓣地圖的使用場景。

在萬物智聯、智能汽車這兩項華為的戰略性業務中,花瓣地圖都充當着基礎設施的角色。華為的目標是「有質量的活下去」,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對戰略性業務的投入必不可少。上線聚合式打車服務,雖然無法為華為帶來現金流,但前期投入相對較低,又可以提高花瓣地圖的用戶黏性。如果華為日後開展造車業務,也可以模仿吉利的曹操出行,使網約車業務和新能源車業務形成互補。華為在網約車上的布局,算是「好鋼用在了刀刃上」。

東方甄選三個月帶貨20億元


9月1日消息,#東方甄選三個月帶貨20億#繼續占據微博熱搜。此前,在2022財年業績電話會議上,新東方在線執行董事兼CFO尹強表示,東方甄選近三個月GMV應該在20億元左右,利潤率要比純做直播帶貨或者MCN公司高很多。

根據新東方在線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截至5月31日,新東方直播電商營收為246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董宇輝等主播走紅於6月,因此2460萬元的營收額為東方甄選「躥紅」前的業績。從6月到現在,短短三個月時間,新東方在線股價已經暴漲近680%。(綜合中國基金報)

|點評|新東方在「雙減」政策後,轉型的第一步可謂非常成功。東方甄選相比走紅初期,熱度略減,不過依然穩坐抖音直播帶貨的頭把交椅。董宇輝等新東方老師們寓教於樂的雙語帶貨方式,形成了固定的觀眾人群。近期,東方甄選趁熱打鐵,發力自營業務,並和順豐、京東兩大物流企業合作,以自營產品,構築東方甄選新的護城河。

不過,解決了物流問題後,東方甄選的自營業務,仍然面臨多重考驗。供應鏈的協調、產品的品控、流量的轉化等都是東方甄選下一步需要考慮的要點。對於新東方來說,只依靠東方甄選難以實現召回此前所有員工的夢想,並不是每位老師都適合直播或運營崗位的,東方甄選也無法令新東方重回往日規模。新東方的轉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微博二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65%


微博發布第二季度財報,第二季度淨收入4.502億美元,同比下降22%;廣告及營銷收入3.856億美元,同比下降23%;經營利潤9390萬美元,經營利潤率為21%;歸屬於微博股東的淨利潤為283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淨利潤8100萬美元,同比下降65%。

微博2022年6月的月活躍用戶數為5.82億,同比淨增約1600萬用戶。移動端用戶占月活躍用戶數的95%。2022年6月的日均活躍用戶數為2.52億,同比淨增約700萬用戶。(華爾街見聞)

|點評|微博的主營收入是廣告和營銷,受經濟影響非常直接。二季度受疫情衝擊,許多行業都在採取降本增效措施,導致廣告營銷開支縮減,這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微博的營收和淨利潤。既然是靠天吃飯的行業,天不下雨,大勢無從避免。只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平時要有所預見,籌謀在前。

當然,微博作為國內頭部社交媒體,和微信等社交媒體的區別化特徵明顯,所以一時半會兒其地位比較牢固。其日活用戶也相對穩定,這也給了微博相對穩定的運營預期。微博的危機反倒是想做的東西太多,樣樣功能都想往平台上裝,這會讓用戶感到不適,從而降低用戶黏性。

上半年A股企業盈利3.25萬億元‍


9月1日消息,根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滬、深、北證券交易所共有482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半年度報告。上市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4.54萬億元,同比增長9.24%,占GDP的比重進一步擴大。實現淨利潤3.25萬億元,同比增長3.19%,一季度、二季度增速分別為5.49%、1.16%。

從行業層面來看,不同行業上半年業績分化較為突出。煤炭油氣、基礎化工、動力電池原料、新能源行業增長迅猛;而受疫情反覆、原材料價格高企等因素影響,航空、餐飲、旅遊、養殖等行業公司仍處困境。從營業收入增速來看,電力設備行業上半年營業收入達1.10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0.99%,全行業排名第一。(經濟參考報)

|點評|由於上半年歐美國家持續通脹和歐洲能源緊缺等因素影響,能源類企業整體上半年業績表現突出。在世界各國致力於減少碳排放的大背景下,我國以光伏為代表的電力設備行業得到迅速發展。上半年,全球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我國上市公司頭部效應凸顯,抗風險能力更強,整體表現高於市場普遍預期。

今年下半年,國內疫情的反覆仍然是我國上市公司面臨的最大不確定因素。隨着我國穩增長政策逐步加碼,企業經營環境得到優化,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保持低位,上市公司的整體業績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萬科旗下萬物雲上市通過聆訊


9月1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於分拆萬物雲境外上市提交聆訊後資料集的公告。這也意味着,萬物雲已通過港交所聆訊。今年4月1日,萬物雲向港交所正式遞交上市申請。今年7月,關於分拆萬物雲境外上市的申請獲得中國證監會核准。

今年上半年,萬科半年報顯示,萬物雲實現營業收入143.5億元,同比增長38.2%。其中,社區空間居住消費服務收入80.8億元,同比增長34.8%,商企和城市空間綜合服務收入51.1億元,同比增長39.7%。截至2022年6月30日,萬物雲在物業及設施管理服務方面簽約管理的項目數量達到1929個,在管項目數目達到1706個。(澎湃新聞)

|點評|通過港交所聆訊,意味着萬物雲距離上市又近了一步,接下去就可以發布招股書了。萬科分拆物業公司赴港上市,可以說是起了個大早,趕了晚集。像碧桂園服務、綠城物業,早就在港交所上市交易,而萬科卻遲至去年才正式公告,擬分拆萬物雲赴港上市。

又或許是覺得,單純把旗下物業公司分拆上市不夠有吸引力,在此之前,萬科物業更名為現在的萬物雲,把所謂設施管理、智慧城市服務打包了進去。結果反倒讓人感覺雲裡霧裡,不知所云。不知道的人也許會以為這是搞雲服務的公司。如今,物業服務公司的估值已不如從前,但是相對江河日下的房地產業務的收益,物業服務的毛利率還是要好一些。

周四三大指數縮量回調滬指失守3200點


9月1日,三大指數繼續回調,滬指失守3200點整數關口,創業板指跌超1%,再創本輪調整新低。板塊方面,煤炭、石油等資源股走強,地產、農業相關板塊全線活躍;機場航運、旅遊、雲遊戲等板塊走弱,儲能等賽道股持續低迷。總體來看,市場情緒趨冷,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近3000股飄綠,成交再度不足萬億元。

截至收盤,滬指報3184.98點,跌0.54%,成交額為3370億元;深成指報11712.39點,跌0.88%,成交額為4578億元;創指報2533.85點,跌1.42%,成交額為1459億元。北向資金全天淨賣出8.42億元。(新浪財經)

|點評|周四整體從指數上看,上午場內多頭試圖扭轉頹勢,多次出現上攻動作,但在上漲的過程中缺乏響應者。臨近尾盤,部分投資者對周四的行情有所失望,拋盤增加。場外投資者在等待更有性價比的價格出現,以及更有利的政策環境,導致市場整體買盤不濟。

由於連續數個交易日的回調,指數從8月初形成的上升趨勢已經被徹底破壞,部分趨勢投資者開始離場。不過,市場暫時還沒有恐慌性拋盤出現。國內近日多地疫情狀況出現反覆,為市場的短期走勢,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魏英傑
責任編輯|何夢飛|主編|鄭媛眉

2022金物獎重磅開啟,尋找下一個國貨之光

點擊下圖▼立即解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