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未來有一天會靠近閱讀,我們最好首先去關注以下這些品質。

當一群家長聚在一起的時候,焦慮會不可避免地爬上來。「算了,今天不談孩子了。」有人會及時提醒大家。但很快,「你的孩子」就又跑出來了。他們帶着各種毛病,帶着他們的課堂表現、老師的一言一語在家長中間橫衝直撞。你只好苦笑,繼續聊生活,聊學習,聊他們的未來。突然有一個家長說:我的孩子就是不喜歡讀書。
你仿佛被戳中了一樣,頻頻點頭,因為你的孩子也不喜歡讀書。
你的孩子不喜歡讀書,可能因為他生性好動,或者沉迷電子產品,以至於「讀不進去」。
你的孩子不喜歡讀書,可能因為他受困於學業。作業太多,讓他倍感吃力。哪還有空閒時間讀書?反正讀的那些書又不會考試。
不過,你的孩子不喜歡讀書,也可能是因為你太在乎這件事情了。你不斷提醒他,你應該讀書。你會不斷嘮叨讀書的好處。當遇到一個老師或機構推薦的書單,你總會忍不住買上幾本,然後把它們推到孩子面前。甚至,你會突然氣憤地沒收他所有的電子產品,因為他在完成作業後,在那兒打遊戲,刷抖音,而不是讀書。
在教育中,「欲速則不達」實在太有道理了。青春期的孩子尤其如此。你讓他讀書,僅僅為了拒絕,他可能就不再讀書了。
《小敏家》劇照
放過自己,也放過孩子,好嗎?我們後退一步,不要去在乎孩子現在是否喜歡閱讀。把目光傾注在他懷有熱情的領域。你的孩子喜歡打籃球?那就多和他聊一聊籃球,聽他告訴你NBA新賽季的比分。生日的時候,可以考慮送給他一個籃球。他喜歡科比?那也可以考慮送給他一本科比的傳記。是的,一本書。但是,你送給他,並不是為了讓他讀書,而是因為他喜歡科比。他會愉快地接受,並且閱讀這本書的。
作為語文老師,我還發現了一個常常發生的錯位。家長又來抱怨了:「哎,我的孩子不喜歡讀書。」但是,昨天他明明在語文課上偷偷看書呢。家長會說:「他看的不是書,是亂七八糟的偵探小說。」「偵探小說不是書嗎?」「不是好書,也不是能夠提高語文成績的書。最起碼,他們不是經典的文學作品,對吧?」
如果這樣想,那你就失去了一次難得的機會。我是這樣做的。我聽他分享自己喜歡的偵探故事,聽他談論其中的角色和情節。果不其然,大多數都是日本的推理小說。試一試英美的偵探故事吧,我會說。剛好我家裡有一本《羅傑疑案》,我就帶過來交給他。當然,看完後,我們又聊上了。其實,我最喜歡的是美國的硬漢派推理,我會說。比如達希爾·哈米特,他可是被稱為「推理小說的破壞者」呢,比那些只講邏輯的推理小說現實多了。於是,他去讀了《馬耳他之鷹》。下一步當然是雷蒙德·錢德勒,這個被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票選150年偵探小說創作史上最優秀作家的第一名,犯罪小說的桂冠詩人,美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名字之一。至此,他的閱讀已經不單純是偵探故事了。當然,他可能會困惑,可能會愛上錢德勒的文字,可能會想要換一本。但不要急,讀完這本書,等結尾出現,我們再聊。如果幸運的話,我們會從錢德勒那裡走向海明威,或者美國歷史。但要注意,閱讀的樂趣來源於每本書獨一無二的內容。當它們被扔進「讀書」的神聖義務,搞得面目模糊時,也就往往變得瞭然無味了。我會警惕這一點,避免讓自己變成一個布道者。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歡讀書,也許是因為你太在乎書籍的血統問題了。一本書如果不是經典作品,如果沒有獲得某些權威認可,似乎就不再是書。但是,邏輯怎麼能夠這麼簡單呢?不必說經典作品的選取和孩子的立場向來無關,也不必說大多數經典作品都做出一副嚴肅的面孔。單是這些嚴肅作品被強加的各種闡釋所造就的沉重,就會讓一些孩子打起退堂鼓。甚至,我猜想過這樣一種可能。現代文學經典哪些可以入選中學語文課本呢?去掉那些過長的,比如《四世同堂》;去掉某些不夠健康的,比如張愛玲;再去掉……最後剩下的,就是可以選入課本的作品。消極選擇,而不是積極判斷。
當然,我們不是說經典作品不應該閱讀。而是說,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我們可以做什麼?他們的困難,他們的抵制,他們的興趣,我們都需要考慮進來,而不再僅僅強調閱讀的重要性,或者堅持閱讀的純正血統。
換句話說,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我們就更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觀看閱讀這件事。
《潘神的迷宮》劇照
如果從孩子的立場出發,我們也許會慢慢感知到:1)閱讀最好是有趣的;2)閱讀最好和他們相關;3)閱讀最好是自由的;4)閱讀可以落到生活中;5)閱讀無比豐富;6)……
當你真正走入,並且能夠開放地看待閱讀,你就會有更多發現。
所以,孩子們不僅僅可以閱讀偵探小說,還可以閱讀間諜小說、科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網絡小說、雜誌、圖冊。也可以推薦他們閱讀一些當代作品,因為他們更容易在作品中發現自己,發現身邊的生活。一定要在書桌面前正襟危坐地閱讀嗎?當然不一定,我就很喜歡把自己放入懶人沙發。另外,如果你願意和孩子一起閱讀,或者創造這樣的氛圍和關注,願意談論故事中的內容,閱讀的可能性一定會大大提高。在一些地方,社區和學校常常會創造戲劇演出的機會。能夠將自己閱讀的作品演出來,或者反過來,為了參與演出,而去閱讀一部作品,都會強化孩子和閱讀的關聯。哪怕他們只是作為觀眾。所以,偶爾帶孩子去看戲劇演出,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嗎?
《我的天才女友》劇照
不過你會說,要做好這些事情,我是不是也應該開始閱讀?
當然,如果可以,你最好如此。
不過,讓我們都現實一點。如果你的孩子現在不喜歡讀書,也沒必要擔憂。不是所有人都應該喜歡讀書。書本是呈現或者想象世界的一種方式,但絕對不是唯一的方式。教育學的經典作品《愛彌兒》中,盧梭認為孩子在12歲之前都可以不接受知識教育,當然也不需要閱讀。那麼,愛彌兒去做什麼?接觸自然、勞動、認識世界……
《蝴蝶》劇照
是的,那些我們期待孩子在閱讀中涵養的品質,其實還有很多道路。而反過來,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未來有一天會靠近閱讀,我們最好首先去關注以下這些品質。比如,他自律,面對手機的誘惑有抵抗的能力;他熱愛思考,他關心身邊的人和空間;他可以對美產生自己的認識,從而具有基本的審美能力。在此之後,他不會拒絕拿起一本書的。等待,往往比催促更有用。
常青藤式閱讀計劃
「整本書」閱讀專項訓練
招募
課程目標

通過沉浸式的閱讀,讓學生看到文學作品的豐富和多樣,激發他們自主閱讀的可能;在課程的引導下,希望學生能夠發現深入文本的諸多路徑。
閱讀訓練

我們選擇了不同風格,不同時期,不同文體的幾部作品:既有中國文學,也有外國文學,有長篇小說,也有短篇小說,有虛構,也有非虛構。
能力達成

1學期訓練,7本書精讀精講,50萬+字沉浸閱讀,培養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共情能力、獨立精神、思想價值。



點擊閱讀原文,一鍵加入「常青藤式閱讀計劃——整本書閱讀專項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