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 |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


致讀者:8月儲能政策從國家到地方共有60餘項發布或徵求意見,涉及儲能規劃、直接補貼、輔助服務市場等方面,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對本月儲能政策進行了梳理解讀,希望與業界同仁共同交流探討。


國家政策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方案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開展「光伏+儲能」等自備電廠、自備電源建設。引導企業、園區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多元儲能、智慧能源管控等一體化系統開發運行,推進多能高效互補利用,促進就近大規模高比例消納可再生能源。加強能源系統優化和梯級利用,加快新型儲能規模化應用。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布《關於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文件指出要加強新型儲能電池產業化技術攻關,推進先進儲能技術及產品規模化應用。研究突破超長壽命高安全性電池體系、大規模大容量高效儲能、交通工具移動儲能等關鍵技術,加快研發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氫儲能/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池。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加強替代材料的開發應用。推廣基於優勢互補功率型和能量型電化學儲能技術的混合儲能系統。支持建立鋰電等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平台,開展電池碳足跡核算標準與方法研究,探索建立電池產品碳排放管理體系。


重點應用領域政策


本月重點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儲能規劃、輔助服務市場、直接補貼等方面。

各地儲能發展規劃

安徽省能源局正式印發《安徽省新型儲能發展規劃(2022-2025年)》,明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全省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3GW以上。

對於不同的應用場景規劃指出:一是加快發展電源側新型儲能,重點圍繞風光資源集中區域,支持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新能源配建集中式儲能電站項目,探索利用退役火電機組既有廠址和輸變電設施建設新型儲能或風光儲設施。二是重點支持電網側儲能建設,重點在淮北、宿州、淮南、蚌埠、亳州等電力外送困難地區和合肥、滁州等電力負荷中心建設集中式儲能電站。三是靈活開展用戶側儲能建設。此外,規劃結合安徽省內各區域電力情況,提出了各地儲能裝機規模建議並推薦了49個電網接入站點,其中淮宿、阜陽規模最大分別為40~60萬千瓦。

河南省發改委正式發布《河南省「十四五」新型儲能實施方案的通知》,在新型儲能裝機規模上,明確到2025年實現2.2GW裝機,2030年實現全面市場化發展。

方案特別明確共享儲能電站的市場運行機制:一是共享儲能電站容量原則上不低於10萬千瓦時;二是落實國家相關文件要求明確獨立儲能電站向電網送電的,其相應充電電量不承擔輸配電價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三是現貨運行前獨立儲能放電時可作為發電主體參與中長期交易,用電時作為用戶享受峰谷價差或參與中長期交易,現貨運行後上、下網電價按市場價結算;四是調峰補償價格報價上限暫為0.3元/千瓦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調用,並研究開展備用、爬坡等輔助服務交易;五是每年調用完全充放電次數原則上不低於350次;六是新建併網新能源項目,要購買一定掛鈎比例儲能規模,租賃費為200元/kWh/年,這也是首個明確租賃指導價並以電量為租賃標準的地區,這將有益於長時儲能的租賃收益。


輔助服務方面

華東能監辦發布《華東區域電力輔助服務管理實施細則(模擬運行稿)》,《華東區域電力輔助服務管理實施細則(模擬運行稿)》,其中併網主體包括發電側併網主體、可調節負荷和新型儲能等。電源側、負荷側電儲能經所在電源側、負荷側法人同意並具備相關條件,可以從電源側、負荷側獨立出來,按照公用電儲能方式參與輔助服務補償(同時參與併網運行考核)。

新型儲能可參與的有償輔助服務包括:一次調頻(400元/MWh)、AGC(容量補償360元/MW·月、里程補償3元/MW)、APC(容量補償240元/MW·月、里程補償4.5元/MW)、調峰補償(160元/MWh)、低頻調節(電量補償800元/MWh)、無功調節(15元/兆乏時)、自動電壓控制(浙江0.5元/MWh、其他0.1元/MWh)、旋轉備用(10元/MWh、參與現貨市場的50元/MWh)、黑啟動(啟動1萬元/次、動作2000元/MW·次、試驗50元/MW·次)。

江蘇監管辦發布《江蘇電力輔助服務管理實施細則》《江蘇電力併網運行管理實施細則》,文件指出,鼓勵新型儲能、可調節負荷等併網主體參與電力輔助服務。電力輔助服務補償費用由發電企業、新型儲能、一類用戶、售電公司及電網企業共同分攤。光伏、風電、儲能執行調度機構指令,在調相工況運行所提供的有償無功服務的,按15元/兆瓦時補償。


直接補貼方面

重慶市銅梁區經信委發布《銅梁區支持新型儲能發展八條措施(試行)(徵求意見稿)》,文件指出:一是支持「新能源+儲能」一體化模式開發,對建設新型儲能設施配比容量達到發電站裝機組量10%及以上的發電企業,每年按建設新型儲能設施投資額的5%給予補貼,連續補貼4年;二是支持建設獨立儲能站參與電網調度,對參與電網調度的獨立儲能站每年按照建設投資額的5%給予補貼,連續補貼4年;三是大力推進用戶側新型儲能發展,對項目年利用小時數不低於600小時的,在項目投產運營後,按照儲能設施每年實際放電量,連續3年給予項目運營主體0.5元/kwh的資金補貼;如果企業在建設儲能設施的同時新建光伏設施,按照光伏設備每年實際發電量,連續3年給予項目運營主體0.5元/kwh的補貼,每年新建光伏設施補貼不得超過儲能設施補貼;四是加大新型儲能項目金融支持,爭取由重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銅梁區產業發展基金按1:1比例共同出資成立重慶市新型儲能先進技術成果轉化基金,基金總規模5億元,用於支持區內新型儲能項目建設。

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徵集2022年蘇州工業園區光伏和儲能項目(第一批)的通知》,申報對象為在園區備案實施的分布式光伏、光伏建築一體化應用(光伏組件作為建築構件)、光伏配置儲能項目,項目應於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併網(以國網提供的併網時間為準),並按要求接入園區碳達峰平台。申報項目正式入庫後方可享受補貼,補貼標準為:

1.分布式光伏項目自項目投運後按發電量補貼1年,每千瓦時補貼建築業主方0.1元。(光伏發電設施建設要求納入土地出讓條件和規劃條件的項目除外)

2.光伏建築一體化應用(光伏組件作為建築構件)項目自項目投運後按發電量補貼3年,每千瓦時補貼項目投資方0.1元。

3.光伏配置儲能項目自項目投運後按發電量(放電量)補貼3年,每千瓦時補貼項目投資方0.3元。

表1:8月重點領域政策匯總

致讀者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以下簡稱儲能聯盟)是北京市一級社團法人,中國社會組織評估5A級社團,是中國第一個專注在儲能領域的非營利性國際行業組織。儲能聯盟致力於通過影響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儲能應用的推廣促進儲能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聯盟在協同政府主管部門研究制定中國儲能產業發展戰略、倡導產業發展模式、確定中遠期產業發展重點方向、整合產業力量推動建立產業機制等工作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對相關政策有任何疑問,可諮詢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工作人員,聯盟將盡力做好解答和意見反饋工作,並與能源領域相關專業機構合作共同開展儲能政策研究工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政策制定做好支撐工作,為會員企業提供政策解讀和諮詢服務。

撰寫人:張佳寧 政策研究經理

李 臻 副秘書長

聯繫方式:010-65667069






第十一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


第十一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ESIE2022)已定檔11月16-18日在首鋼國際會展中心(北京冬奧場館)舉辦。30+場主題論壇,聚焦儲能熱點話題,200+儲能頂級專家學者、企業高管帶來精彩演講。ESIE2022分別設置了陽光電源館、寧德時代館、海博思創館、鵬輝館四大展館共計40000平米展覽區域,將匯聚200+國內頭部企業盛裝出展。第六屆國際儲能創新大賽頒獎盛典,將為儲能創新者加冕!CNESA Data Link全球儲能數據庫2.0重磅發布、2022儲能企業系列榜單發布、儲能領袖閉門會、全球儲能新品路演……首次開通線上平台,線上線下雙線融合。

報名諮詢:

馮先生:18600530735(同微信) jinlei.feng@cnesa.org

曹先生:13552712189(同微信) shuo.cao@cnesa.org

任女士:18713515424(同微信) kaili.ren@cnesa.org

掃碼註冊


相關鏈接



1

6月儲能政策月報 | 國家地方齊發力,加快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

2

5月政策月報 | 儲能政策地域特徵明顯,涉及規劃、補貼、示範項目類

3

【年終盤點】2021中國儲能政策盤點—「雙碳目標」下,開啟儲能規模化發展的元年

【END】

聯盟官微

關注政策、項目、企業、市場活動

聯盟官方小秘書

入會、入群、產業交流、活動對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