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登遭遇重大挫折!
美國總統拜登對主要產油國施壓的計劃宣告失敗。近日,以沙特、俄羅斯為首的「歐佩克+」無視白宮的請求,同意每天減產200萬桶,令國際油價再度走強。有外媒表示,主要產油國的這一決定暴露出美國外交的失敗,這是對拜登的沉重一擊。在距離中期選舉1個月的當下,油價上漲將破壞民主黨在選舉中的機會。
而為應對日益嚴峻的能源危機,法國政府6日推出全國節能計劃,以避免冬季出現能源停供的危險。德國能源監管機構聯邦網絡管理局也表示,如果不大幅削減用氣量,德國冬季將面臨嚴峻的能源危機。
可是,即便被能源危機壓得快喘不過氣,歐洲也不忘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歐盟委員會6日宣布,鑑於俄烏局勢發展,歐盟已批准對俄新一輪制裁措施,包括對俄羅斯石油出口價格設定上限等。
不過,有外媒分析認為,此次「歐佩克+」大幅減產,給設置俄羅斯石油價格上限的舉措投下陰影。減產或將推高油價,即便銷量下降,俄羅斯的石油收入也可能繼續增長。這樣一來,美歐試圖通過制裁削減俄羅斯收入的目標將更難實現。
10月5日,以沙特、俄羅斯為首的「歐佩克+」無視白宮保持石油供應的請求,同意每天減產200萬桶。有外媒指出,這是對拜登的沉重一擊,對中期選舉不利。白宮方面指責稱,歐佩克「與俄羅斯站在一起」。
當地時間10月5日,「歐佩克+」(沙特阿拉伯為首的13個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和10個非歐佩克產油國)第33次部長級會議決定自2022年11月起,將石油總產量日均下調200萬桶。這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最大規模的石油減產,此次減產相當於全球石油需求的2%左右。受此消息影響,國際油價近日持續走強。
5日當天,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和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迪斯發表聲明稱:「總統對這一短視決定感到失望。」白宮聲明稱,拜登對減產的「短視決定」感到失望,他將「就減少歐佩克對能源價格控制的額外工具和權力與國會協商」。彭博社稱,這或將為拜登政府推動「禁止石油生產或出口卡特爾」法案「打開大門」。該法案允許美國政府以「操縱能源市場」的理由,對歐佩克成員國提起訴訟。
美方還宣布,在拜登的指示下,能源部將在下個月從戰略石油儲備中再向市場提供1000萬桶石油。拜登呼籲美國能源公司繼續通過縮小批發和零售汽油價格之間差距來降低油價。
據參考消息援引法新社報道,「歐佩克+」做出減產決定,這可能導致能源價格上漲。距離關鍵性的中期選舉還有1個月之際,這個決定對拜登不利。
報道指出,距離中期選舉1個月的當下,油價上漲將破壞民主黨在選舉中的機會。「歐佩克+」的沉重一擊帶來的政治麻煩對拜登同樣也是一種外交羞辱。
今年7月,拜登訪問沙特,希望推動以沙特為代表的產油國作出增產承諾,而沙特方面在同一天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並未提及將要增加石油供應量。「歐佩克+」在8月份小幅增產後,又開始「象徵性」減產。
美國汽油價格近期再次開始攀升,此時距離美國關鍵的中期選舉也只剩下1個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這構成了白宮極力避免的政治風險,「歐佩克+」此時宣布「重大減產計劃」將給拜登政府帶來嚴峻挑戰。法新社評論說,美方說對減產決定表示「失望」,但這顯然不只是「失望」,這對美國拜登政府在中期選舉前穩住油價的努力是一個重大打擊。
美國《紐約時報》近日也刊文指出,主要產油國的這一決定暴露出了美國外交的失敗。文章特別指出,在今年7月份,美國總統拜登為了石油增產,前往沙特,但沙特無視美國的壓力,支持石油減產,這標誌着兩國的戰略關係又遠了一步。
據參考消息網援引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7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沒有排除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的可能性。
法新社報道稱,拜登6日被記者問道,會不會趁下個月到巴厘島出席G20峰會,與普京進行直接對話,拜登回應說:「到時候再說。」白宮此前說,不排除兩人見面的可能性。
據報道,白宮此前稱,如果普京出席G20峰會,那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應該出席,即使烏克蘭不是G20成員國。不過,拜登和普京的行程安排均尚未確定。
為應對日益嚴峻的能源危機,法國政府6日推出全國節能計劃,號召全國積極行動起來,以避免冬季出現能源停供的危險。
據新華社消息,當天,法國總理博爾內率領多位部長在巴黎凡爾賽門展覽中心宣布了這項節能計劃,涉及公共行政部門、經濟領域和家庭生活等多個方面。
博爾內在講話中指出,俄烏衝突加劇了能源危機,整個歐洲面臨着冬季能源供應短缺和價格上漲的嚴峻挑戰。如果法國不採取全國節能行動,冬季將面臨能源停供的危險。推出全國節能計劃的目的,不是要減少生產、影響經濟發展,而是要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費,最終實現未來兩年內全國能源消費減少10%的目標。
根據這項節能計劃,住宅、教育機構、辦公室和對公眾開放場所的冬季供暖溫度不得高於19攝氏度,餐廳、體育館等場所在沒有顧客時供暖溫度應降至17攝氏度,夏季空調溫度不得低於26攝氏度;除機場、火車站和地鐵站外,全國從凌晨1時至6時將禁止一切照明廣告;通過財政支持鼓勵遠程辦公,減少出行帶來的汽油消耗;鼓勵共享拼車,公共服務車輛高速公路最高時速由每小時130公里降至110公里等。政府還計劃加快普及安裝樓宇溫度自動化控制系統,減少能源浪費。
在歐洲國家中,德國面臨嚴重的天然氣短缺。德國能源監管機構聯邦網絡管理局當地時間6日表示,德國家庭和小型企業上周天然氣消耗量比之前4年同期平均水平高出近10%,如果不大幅削減用氣量,德國冬季將面臨嚴峻的能源危機。
聯邦網絡管理局局長克勞斯·穆勒表示,為避免今冬出現緊急狀況,家庭和小型企業必須節能至少20%。一周前穆勒也發表過類似倡議,但收效甚微,全國用氣量不降反升。
據央視新聞消息,日前,德國擬投入20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39萬億),以實現國內能源價格下降的目標;但該計劃自公布以來,卻遭到許多歐盟國家的反對。當地時間6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參加歐洲政治共同體領導人會議的多個歐洲國家領導人也對德國的這一能源計劃表示不滿。多國領導人稱,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的這一措施可能對地區小國造成不利影響,並損害歐盟團結。
拉脫維亞總理卡林斯表示,並非所有國家都有提供此類援助的預算能力,在能源危機面前,歐盟經濟體量大的國家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和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表示,德國的這一能源計劃破壞了歐盟統一市場,歐盟的能源政策不該由一家說了算。
據參考消息網援引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0月5日報道,歐盟內部一位負責應對危機的官員警告說,與烏克蘭衝突相關的能源供應短缺可能導致歐盟在今年冬天出現大範圍停電狀況。
報道稱,負責危機管理的歐盟委員亞內茲·萊納爾契奇對德國編輯網記者說,隨着氣溫下降,歐盟正在增加資源,並做好了應對兩種「可以想到的情況」的準備:一種情況是少數幾個成員國停電,另一種情況是許多成員國同時停電。
報道稱,在第一種情況下,歐盟國家可以介入,向受影響國家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包括提供緊急發電機。但是,萊納爾契奇還說,如果出現更大範圍的停電,歐盟委員會將被迫動用其戰略能源儲備,而各國將對緊急援助的交付設置上限。
歐洲官員堅稱,與烏克蘭戰爭開始時相比,他們對未來的情況有了更好的準備。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周三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時說,歐盟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以確保它能夠迅速應對能源供應的「突然中斷」,並「更好地保護」歐盟的關鍵網絡。
歐盟委員會6日宣布,鑑於俄烏局勢發展,歐盟已批准對俄新一輪制裁措施,包括對俄羅斯石油出口價格設定上限等。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同日表示,歐盟批准包括油價上限在內的對俄新一輪制裁再次表明,美國和歐盟與市場經濟原則背道而馳,俄羅斯將重新調整其石油出口方向。
據中新社報道,扎哈羅娃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俄方一再指出,七國集團提出設定所謂石油「價格上限」,此舉再次證明美國和歐盟與市場經濟原則背道而馳。他們對所有經濟行為進行人為干預並施加政治壓力。其最重要的地緣政治任務就是削弱俄羅斯,並幫助向西方政界提供實際支持和資金的那些公司、巨頭、壟斷組織獲取高額利潤。俄羅斯將重新調整其石油出口方向至準備與俄開展正常合作的國家。俄方領導人對此已多次闡述過。
分管能源工作的俄副總理諾瓦克5日曾警告稱,如果西方國家對俄石油實行限價,在俄方無法將石油轉運至其他市場的情況下,俄將減產至必要的水平。他說,俄方反對這種非市場手段,其對能源市場非常不利,只會導致赤字和能源價格上漲,消費者將為此買單。他強調,俄方將不會向實施石油限價的消費國供應石油,而只對確保市場機制的消費國供應石油。
「北溪」管道泄漏事故,也有了新消息。據新華社報道,瑞典安全局6日宣布,該局對「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泄漏點的現場調查已完畢,瑞典附近的「北溪」管道泄漏點周圍海域已被解封。
瑞典安全局當天在一份新聞公報中說,自上周末開始的現場調查表明,瑞典專屬經濟區內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附近發生了爆炸,對管道造成了嚴重破壞。該局將對在現場採集到的材料進行處理和分析。安全局認為現場調查「增加了蓄意破壞的嫌疑」。
瑞典5日拒絕了俄羅斯參與「北溪」管道泄漏事件調查的要求。對此,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6日表示,俄羅斯沒有被邀請參與對「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事件的調查 ,俄方認為,這樣的調查無法做到客觀公正。
另據俄羅斯衛星社莫斯科報道,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謝爾蓋·韋爾希寧6日表示,莫斯科正在「考慮所有選項」,以確定北溪天然氣管道遭恐怖襲擊的原因。報道稱,在被問及如果調查出現問題,俄羅斯可能採取哪些措施來確定北溪管道恐怖襲擊的原因時,韋爾希寧說:「所有選項都正在考慮。」
目前在「北溪-1」和「北溪-2」管道上共發現4個泄漏點,分別位於瑞典和丹麥附近水域。瑞典測量站9月26日在「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發生泄漏的水域探測到兩次強烈的水下爆炸。瑞典檢察院10月3日宣布封鎖「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點附近海域,並展開刑事調查。
校對:祝甜婷
慘烈拋售!12萬億資產告急,華爾街"嗜血"抄底!英國"黑天鵝"魅影閃現,影響有多大?歐洲能源危機再添陰霾
國慶"捷"!港股集體爆發,恆指狂拉近千點,科技指數直線漲超7%!這些板塊聯袂飆升,A股節後穩了?
世衛警示,奧密克戎變異株不斷"內卷"!一地緊急通報,大客車違規甩客,車內已有陽性!假期返程,各地防疫政策來了
一夜狂歡!美股暴漲超750點,特斯拉卻蒸發5000億,發生了啥?國際能源署警告歐洲,這國CPI飆漲83%
證券從業人員新風向!經紀人跌破5萬,投顧超7萬,保代"轉會"新動向,研究員又站上了風口…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55-83514034
郵箱:bwb@stcn.com